灌木五椏果

灌木五椏果

灌木五椏果(學名:Dillenia suffruticosa (Griff.) Martelli):是一種高大的灌木到灌木狀的樹,高6-10米,有很深的主根,可以到達地下水源。具有交替的葉型,葉大片狀,15-35厘米,橢圓形和'捲心菜'型,有齒邊和靠近莖的摺疊。幼葉微紅,葉脈有明顯的“波紋”紋理。花很大,寬10-13厘米,黃色,有五個大而薄的花瓣,數朵花在一個長莖上。花沿著花序一次開一朵,花芽在開花前一天早晨明顯膨脹並變黃。沒有香味。

生長在東南亞熱帶的次生林和沼澤地中,海拔700米的河岸。也可以在沼澤、紅樹林、河岸等沖積物上找到,但有時也出現在山坡和山脊上,這些地方具有粘性到沙質的土壤結構。分布於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夏威夷和新加坡。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五椏果是一種高大的灌木到灌木狀的樹,高6-10米,有很深的主根,可以到達地下水源。具有交替的葉型,簡單,盤狀脈,葉柄沿著整個莖長有翼,葉大片狀,15-35厘米,橢圓形和'捲心菜'型,有齒邊和靠近莖的摺疊。幼葉微紅,葉脈有明顯的“波紋”紋理。
花朵很大,寬10-13厘米,黃色,有5個大而薄的花瓣,數朵花在一個長莖上。花沿著花序一次開一朵,花芽在開花前一天早晨明顯膨脹並變黃。沒有香味。它們存在於長莖上,面朝下,植株不產生花蜜。花每天大約在凌晨3點開花,在日出前一小時就完全開花了。花瓣在下午4點前脫落,花萼在晚上摺疊在幼果上。花梗從開花時的向下旋轉到開花時的向上旋轉,速度很慢。花芽朝下,幼果朝上。

生長環境

這種植物生長在東南亞熱帶的次生林和沼澤地中,這些次生林和沼澤地是未受干擾的森林,如海拔700米的河岸。它們也可以在沼澤、紅樹林、河岸等沖積物上找到,但有時也出現在山坡和山脊上,這些地方具有粘性到沙質的土壤結構。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夏威夷和新加坡。

繁殖方法

蜜蜂是收集花粉的傳粉者,也有小甲蟲和蒼蠅,它們爬在花上會在適當的位置移動,將花粉傳播到其他地方,為果實的生長做準備。

主要價值

漿果需要5周的時間才能發育出來。這種水果是粉紅色的,是一種帶有紫色種子的星型膠囊,有著肉質的鮮紅色假種皮。這些水果是鳥甚至猴子的食物。
灌木五椏果的大葉子被用來包裹諸如豆餅之類的食物,或者形成淺的圓錐體來容納傳統的“快餐”,比如馬來西亞色拉(rojak)。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