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組

由趙家驤、何紹勛於1945年命名為灌口層,命名剖面位於四川大邑縣灌口鎮。參考剖面在四川邛崍縣夾關場觀音崖。1976年四川地質局第二區測隊在砂岩之下增加一層礫岩,擴大其含義,改稱灌口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灌口組
  • 時代:K2
  • 命名人:趙家驤、何紹勛
  • 命名時間:1945年
沿革,特徵,

沿革

灌口層系指分布於灌縣、大邑一帶青城山礫岩之上,沖積層之下逾千米厚的棕紅色砂岩、頁岩及泥頁岩互層的一套岩層,時代定為白堊紀。1976年四川地質局第二區測隊在砂岩之下增加一層礫岩,擴大其含義,改稱灌口組,將其定為上白堊統。1984年王孟筠、1986年郝詒純等將其定為白堊紀三分的晚白堊世(K3)。

特徵

為棕紅等色粉砂岩、砂質泥岩不等厚互層,時夾泥灰岩、細粒砂岩、細礫岩、石膏及鈣芒硝。在中、上部含有豐富的介形蟲:Talicypridea parva,T. gigantea,Limnocythere paomagangensis 等;及少量的有孔蟲: Nonion sichuanensis;輪藻:Grambastichara longicanica;孢粉:Schizaeoisporites certus 等。為乾旱氣候條件下的河流-微鹹水湖相沉積。下與夾關組、上與名山組均為整合接觸。厚540-12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