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水流域聚落

瀟水流域聚落

瀟水為湘江兩大源頭之一,位於湖南省南部,南嶺北麓,瀟水因其水流清綠幽深而得名,行政區域屬於永州市。瀟水流域是湘南地區商周遺址比較密集的地區,但由於遺址多在山坡上,原生文化層不易保存,文化層也普遍較薄,所以長期以來,沒有對此進行過主動性的發掘,這一地區商周文化的面貌一直比較模糊。 2008年6月、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永(州)連(州)公路建設,會同永州市、縣文物部門,發掘了寧遠縣官家岩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瀟水流域聚落
  • 所屬年代:商周
以此為契機,從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開展了大規模區域聚落考古調查與發掘,發掘與試掘了十八處商周遺址,發掘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取得了重大成果。至此,瀟水流域商周文化面貌已初現輪廓。1、瀟水流域絕大部分商周遺址都處在岩石山的山頂或山坡上,一般高出地面20米左右,石器、陶片一般裸露在地表,文化層很薄,但在一些石窩或岩縫中,依然保存較厚的文化層。利用裸露的山岩、岩叢、岩廈,加以人工的搭建,形成窩棚式的居址,是這一時期遺址的一個普遍特點。通過對官家岩、坐果山遺址的大面積揭露,首次揭示了瀟水流域商周時期這一類型聚落的特徵。在遺址的平面分布方面,遺址間保持適當的距離,相對集中,很象以後村寨的分布。典型的如以坐果山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以望子崗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以拱門山遺址為中心的遺址群等。它們很可能代表了一個又一個相對獨立的部落單位。這些發現為進一步開展南嶺山地小流域聚落的研究,展示了開闊的前景。
2、首次提出在瀟水流域存在“坐果山”與“望子崗一期”兩類商周文化遺存,並指出了它們各自的陶器組合、年代分期與分布地域。初步建立了瀟水流域商周文化譜系與年代序列,為湘南地區以及相鄰粵桂山區同時期考古文化的研究,樹立了一個標尺。 此外,兩類遺存都出土了豐富的石製品、石料、半成品、石廢料,從這些遺物的痕跡上,大體可以復原石器取料、成坯、分割、琢擊、打磨、管鑽等各個環節。為這一時期石器製作工藝研究提供了難得的資料。望子崗一期遺存還出土了環玦製品和環砥石等一批反映石環玦製作工藝流程的資料,填補了這一地區的空白。
望子崗遺址發現墓葬21座,墓葬皆為窄長的長方形堅穴土坑墓,頭向朝東,為仰身直肢的一次葬,隨葬品組合為罐、豆、碗、石器,每座墓都有一件或數件石器或石器殘件,這是湘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早期越人墓地。
瀟水流域也是商周時期印紋陶的分布區,過去學者對於印紋陶的研究主要根據採集標本,這次通過豐富的地層疊壓關係,大體梳理出各種陶器紋飾在這一地區發展演變的大致脈落。
瀟水流域各處遺址中還發現少量青銅器、主要有矛、鏃、劍、銅片等小型銅器,此外,還出土一些石范。從石范印模形態中可知器形皆為小型銅斧、銅錛,形態簡單,年代約為西周至春秋時期。
3、瀟水流域 “坐果山”與“望子崗一期”這兩類商周遺存,應分別歸屬於洞庭湖區湘江流域與嶺南地區兩種不同的文化範疇。瀟水流域地處長江文明與東南亞環太平洋島嶼文明的接觸地帶,也是語言學上苗瑤語族與壯侗語族,民族史上揚越與西甌駱越的交匯地帶,對於商周時期兩種不同類型考古學遺存的確認,對於建立華南地區巨觀歷史圖景,推動古越文化進入更高的研究層次,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瀟水流域聚落
瀟水流域聚落
瀟水流域聚落
瀟水流域聚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