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明末清初,北派琵琶傳入崇明近區,賈公達是北派琵琶名家通州人士白在湄之高徒。賈公達之後有“指音堅勁”的范正奎,“熟習轉關護索之法”的李連城,還有“通曉音律”的宋楚玉。正是那個時期,幾代名家柔和了南北琵琶演奏風格,並受崇明風土人情的薰陶,由承襲向“自出新意”發展,逐漸形成了“瀛洲古調”。
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崇明島上出現了王東陽、盧明章、蔣泰、黃秀亭等藝高蓋眾的琵琶高手,通過他們承上啟下,不斷發展出新,使“瀛洲古調”的曲調和技法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奠定了自成一派的基礎。
清末民初時期,又出現了沈肇州、樊紫雲、劉天華、徐立蓀、施頌伯、樊少雲等名揚神州的大師。“瀛洲古調派琵琶”從此聞名於世。
上世紀四十年代,該縣“瀛洲古調”傳人楊序東、周念文、趙志山,被並稱為“琵琶三傑”。
“瀛洲古調”琵琶曲在傳承過程中,不斷擴大影響而名震中外。
1918年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師、“瀛洲古調”琵琶大師沈肇州應邀在滬為孫中山先生演奏“瀛洲古調”,中山先生稱其為“絕技”。上海英商百代公司特請沈肇州灌制了《漢宮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三首“瀛洲古調琵琶曲”。
國樂大師劉天華師從沈肇州學習了“瀛洲古調”,並把這些樂曲帶到各地演奏,還於1928年到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主要樂曲《飛花點翠》,對推廣“瀛洲古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23年,家住崇明小豎河的琵琶高手施頌伯應日本音樂界邀請,到東京、大阪、名古屋、長崎等地演奏“瀛洲古調”,極受歡迎。上海《時報》譽施頌伯為“琵琶博士”。
早期的“瀛洲古調”琵琶曲譜為工尺譜,通過手抄傳承。1916年,沈肇州首次編纂出版了《瀛洲古調》,收入樂曲四十五首,由慢板二十二首,快板十七首,文板五首,武板一首組成。是“瀛洲古調”具有代表性的精華曲目。
1936年,沈肇州的弟子徐立蓀再版“瀛洲古調”時加入“通論”,“入門練習曲”和“音樂初津”稱為《梅庵琵琶譜》。
1941年,曹安和、楊蔭瀏根據劉天華傳授的“瀛洲古調”中的十二首樂曲,用工尺譜和五線譜兩種譜式編印出版了《文板十二曲》琵琶譜。
1946年,《雅韻集琵琶譜》中收入簡譜版的“瀛洲古調”“文板十二曲”。
1984年,陳恭則、樊伯炎、殷榮珠整理出版了由樊少雲、趙志山等傳譜的《瀛洲古調曲選》,收入曲目二十首。
1997年出版的《中國琵琶名曲薈萃》收入“瀛洲古調”十一首。
琵琶傳人
瀛洲古調派琵琶的國家級傳承人是殷榮珠,上海市級傳承人是趙洪相。
家住崇明向化鎮的“瀛洲古調”琵琶傳人趙洪相,得到其祖父趙志山的真傳。整理修訂了“瀛洲古調”琵琶曲三十三首,是世代相傳原汁原味的趙氏演奏譜。
指法要求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勁,輪法密而清”,主張“慢而不斷,快而不亂,雅正之樂,音不過高,節不可促”。尤其輪指以“下出輪”見長,故而音色細膩柔和,善於表現文靜、幽雅的情感,具有閒適、纖巧的情趣。同時“重夾輕輪”,偏愛單音與夾彈,認為“輪指雖易入耳,然多則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飛花點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樂曲,典雅端正。《魚兒戲水》等小曲,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每首小曲都描寫了一個場景或事物,與崇明的民風、民俗、民情息息相關,是典型的標題音樂,並通過琵琶惟妙惟肖的表達出來。每個小曲可以獨立演奏,也可以將不同的小曲組合連貫演奏,是我國琵琶流派中絕無僅有的。
傳承意義
崇明地區的“瀛洲古調派琵琶”傳人在解放初時約有二十多人,由於種種原因,傳承不正常,能演奏者不到十人。為了不使這堪稱一絕的流派不失傳,2005年開始,有“瀛洲古調”琵琶傳人在少兒民樂班中進行傳授,但步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