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儺戲起源於明清時期,傳承至今已有五代,是瀘州市第三批“非遺”項目。“儺”,是古代民間逐疫驅邪的一種巫術儀式,驅趕邪魅時人們口中不斷發出“儺”、“儺”的鎮喝之聲,故而這種活動便稱為“儺”,儺戲由此誕生。被稱為川南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其面具獨特的造型藝術,更蘊含著巨大的研究價值。
此外,瀘州儺戲還大量吸收了白鹿花燈的藝術成分,戴著木製、竹製面具的演員,扮演成傳說中驅除瘟疫的神——儺神,用大幅度的、反覆的舞蹈動作表演,一般在各種喜慶事宜之時演出,具有一定原始舞蹈風格。
表現形式
儺戲,在瀘州又稱儺堂戲,端公戲,師道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的基礎上吸收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以打、唱、跳、說四種方式,從情緒上分為苦戲和樂戲,表演者能歌善舞、聲音響亮,最初表演僅用大鼓、小鼓、鈸、鑔等打擊樂器,後來融入嗩吶、二胡、笛子等吹奏樂器,改革開放後融入電子琴等現代樂器,逐漸發展得更成熟完整,成為人們在喜慶活動中用作慶賀,表達祝福的常用方式。
瀘州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脫胎出來的戲曲形式,是宗教文化與戲曲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積澱了瀘州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長久以來被當地人民所喜愛。
劃分種類
瀘州儺戲大體分為陰戲,慶壇與陽戲三種。陰戲大體是涉及陰曹地府與鬼怪的相關的一些劇目與法事。慶壇也稱儺願戲,師道戲,以祭祀禮儀,慶賀神靈為主要目的的儺戲形式。酬神還願,慶賀神誕,祈福添壽,鑄五穀豐登的慶壇法事。因其不走喪家,故端公習稱此類慶壇為“陽事”。
演出具有濃烈的宗教色彩,如檯布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訣”以及師刀,神棍和令牌等道具的運用。其中還穿插著不少巫術儺技表演,如撈油鍋,過火海,上刀山,吞火炭,穿紅鏵等。
代表作品
瀘州儺戲中具代表性的是納溪新樂天心壇和合江白鹿趙候壇。
納溪儺戲在吸收了巫道祭祀的基礎上,結合本土道教的唱腔,端公雜技,逐漸發展成獨具特色的集祭祀,表演於一體的獨特川南民間文化,納溪本地俗稱“唱大戲”。演出一般分為開壇,開洞,閉壇。一般在願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著神像,三面向著觀眾,時空虛擬。儺戲班子的演員也兼法事主持。一般以作為法事開始,經過開壇,請神,放兵,土地,踏九州,收兵扎壇,請願,以唱《圓滿》結束。
傳承保護
2018年12月,瀘州儺戲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