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大東區大東路第二國小已經正式更名為瀋陽市盛京國小。盛京國小是瀋陽歷史上第一所學校,也是瀋陽現存最古老的學校。
盛京國小始建於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時稱奉天府右翼官學,是為八旗“佐命功勳英賢俊傑”的子弟而建的學校。1732年(清雍正十年),改為奉天府漢軍義學。1902年改為蒙養學堂。1905年改辦為八旗國小堂。1912年,改稱奉天省立第六國小。1919年改稱為瀋陽高師附屬國小第一部。1923年改稱為奉天省立第一國小校。1929年,改稱遼寧省立第一國小校。1932年,改稱為奉天市立第一國小。1934年,改稱為奉天市立師範附屬學校。1938年,改稱為奉天市立大東國民(國民優級)學校。1946年改為大東國民學校。1949年,易名為大東區完全國小校。1958年,定名為大東路第二國小。2015年9月,為迎接建校330周年(1686—2016),經大東區政府批准,更名為瀋陽市盛京國小。
盛京國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原東北大學秘書長、代理校長寧恩承曾在校就讀;省政協副主席、張學良將軍舊屬盧廣績曾任省立第一國小校長。一代名師郭恩波曾執教本校。北京工大教授穆冀康,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韓蔭暲,中國林科院常務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張久榮等均畢業於本校。
學校曾被評為全國紅旗大隊、遼寧省文明單位。2008年,奉天八旗國小堂舊址被公布為市級不可移動文物,2013年被列入瀋陽首批歷史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大東區大東路第二國小
- 學校占地:15765平方米
- 建築面積:9700平方米
- 教職員工:125人
教育理念,教學特色,教師培訓,
教育理念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緊緊圍繞民族知識特色教育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
生活是德育的出發點,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歸的地方。回歸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學校引導師生尋找生活中的德育,強化養成教育,形成了符合兒童特點、促進學生髮展的德育工作機制。
教學特色
面對新課改,學校以新教材的使用為契機,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不斷創新;按照主體性、民主性、開放性的原則,倡導新課程理念,大膽嘗試分層次教學、探究式教學、研究式教學;同時結合本校的傳統特色和整體建設與發展目標,開發大東二校民族教育校本課程,設立民族歌舞、民族工藝、民族趣味運動、民族綜藝等必修課程,同時安排獨輪車、竹槓舞、空竹、蠟染、柳琴、二胡、琵琶、剪紙、雕刻等二十多個學科的選修課程,將校本課程的開設與學校德育工作、藝術教育工作、校園環境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展示和領略民族風采。從而使校本課程為學校特色化發展探尋出一條科學合理的、切實可行的道路。
教師培訓
學校致力於教師隊伍建設,“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在校本培訓中,學校鼓勵教師走“合格—骨幹—知名”的專業發展之路。以學校發展為背景規劃校本培訓,以教師發展為目標實施校本培訓,以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贏得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