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綢織造工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濮綢織造工藝
  • 主題詞:濮綢,織造,工藝,傳統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南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瀕危狀況,

簡介

濮綢是桐鄉濮院出產的傳統絲綢產品。它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一,有天下第一綢之稱。濮綢品種繁多,有花綢、花絹、花綾、花羅等。具有質地細密、柔軟滑爽、色彩艷麗、牢度堅強等特點,跟當時的杭紡、湖縐、菱緞合稱江南四大名綢,不僅遠銷海外,而且是歷代朝廷的貢品。濮綢織工精美,料面細密,柔軟爽滑,堅韌耐磨,具有風吹不折、曬不退色的特點。如今面臨後繼無人、技藝失傳的境地,急需採取措施加以扶持和保護。現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濮院出產的濮綢歷史久遠,它起始於南宋,興盛於明清。據明《濮川志略》記載:“南宋淳熙以後,濮氏經營蠶織,輕紈纖素,日工日多。”明代朝廷鼓勵栽桑養蠶,促進了濮綢的進一步發展。從此,鎮上居民“以機為天,以梭為禾”,精於織造,織出了海內外的濮綢。《濮川紀聞》載:吾里機業十室而九,終歲生計於五月新絲絲時尤亟。富者居積,仰京省鑣至,陸續發賣。而收買機產,相傳設市翔雲(觀),今則俱集大街,所謂永樂市也。日中為市,接領踵門,至於輕重諸貨,名目繁多,總名曰綢。而兩京、山東、山西、湖廣、陝西、江南、福建等省各以時至,至於琉球日本,濮綢之名幾遍天下。
從明中葉以來,濮院一帶農家逐漸把養蠶繅絲以及絲織業作為主業,作為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沈廷瑞《東畲雜記》關於濮院鎮四鄉農家的經營方式,有這樣的描述:“近鎮人家多業機杼,間有業田者,田事皆雇西頭人為之。西頭,謂石(門)、桐(鄉)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於他處,每於春初挈眷而來,年終挈眷而去,名曰種跨腳田”。可見,濮院鎮也以“濮綢”而聞名。

基本內容

據說清朝宮廷所用黃龍旗就是採用濮綢製成的。濮綢品種繁多,綢有花綢,絹有花絹、官絹、籮筐絹素絹、帳絹、畫絹,綾有花、素、錦,羅有三梭、五梭、花羅、素羅,紗有花紗、腳踏紗、縐紗等。清朝後期又模仿湖縐,盛產濮縐。濮綢的織造工藝十分講究,分工極細,從絲到綢的製作過程要經歷多人之手,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整個織造過程大體為:蠶農→絲行→綢行→泡坊→染坊→機戶→綢行。工藝上包括絡絲、搖緯、牽經、運經、刷邊、織手、曳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非常講究。

瀕危狀況

濮綢織造技藝的傳承方式是集體傳承。明代至民國期間,濮院東市南埭街幾乎家家養蠶,戶戶織綢。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濮綢市場逐漸萎縮,以後一直沒有得到恢復。現在該村會織濮綢的僅有朱仁寶一人,濮綢面臨後繼無人、技藝失傳的境地,急需採取措施加以扶持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