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巢湖湖面廣闊,是現在的數倍。史志記載:“巢湖水向東南流,經七寶、濡須兩山對峙間,以口名之,即濡須口。”此口相傳為夏禹治水時所鑿,巢湖水由此出口,經古濡須水通達長江。在交通欠發達的古代,是北方中原地帶船行巢湖南下江南的重要航道,同時也是南方地區北上經略中原的戰略要道。濡須山在東,七寶山在西,山勢壁立險峻,夾岸對峙如門闕,濡須水沖關而過。因濡須口是個天然的關隘,是南北間的咽喉地帶,其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作為卓越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和孫權,不約而同地認識到這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而在此築城設關,排兵布陣。
濡須水,上承巢湖水系來水。古濡須水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西漢時(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即已形成,從東關濡須口開始。濡須口位於濡須山、七寶山之間,濡須山在今含山縣東關鄉境,謂東關;七寶山在今無為縣黃龍鄉境,謂西關。兩山對峙,形勢險要,為古巢湖的出口,曾為吳魏相爭的古戰場。濡須水至黃雒河口折南流,經今倉頭鎮至馬口閘進入上、下九連圩之間的馬口河,於神塘河口入長江。而最早的入江口是神塘河口下游的柵港口,早已崩入江中,隨之神塘河口至柵港口間的河段也崩入江中,濡須水的通江口才退至神塘河口。
及至南宋(1127年~1279年),巢湖至裕溪口的通江河道逐漸形成,自巢湖經東關沿楊柳圩北堤至三汊河鎮的河段,稱後河,東下入江;又自蟹子口開直道經黃雒河,至三汊河納後河,抵雍鎮,稱前河,一併東北向入江。至此,巢湖的通江河道變為兩條,即南流的濡須水和東流的裕溪河。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神塘河口被堵塞,裕溪河乃成為巢湖水系入江的唯一通道,西河成為裕溪河的主要支流。古濡須水的上段東關至黃雒河口,已成為裕溪河的組成部分,它的中游黃雒河口至馬口閘,已成為西河的中、下遊河道。自宋代至明、清,裕溪河的巢湖口至東關河段,稱天河,又名漕河,俗稱馬尾溝;東關至黃雒河鎮河段,稱鐵毛河(這段是古濡須水);黃雒鎮至運槽鎮河段稱運槽河;運槽鎮以下始稱裕溪河,經雍鎮折東北注入長江。
東關,在廬州府無為州巢縣東南四十里,東北距和州含山縣七十里。其地有濡須水,水口即東關也。亦謂之柵江口,有東西兩關(西關,在東關西十里七寶山上)。
東關之南岸,吳築城。西關之北岸,魏置柵。李吉甫曰:濡須水出巢湖(見廬州府),東流經濡須山、七寶山之間(濡須山,在和州含山縣西南七十五里。七寶山,在巢縣東南三十里),兩山對峙,中有石樑,鑿石通流,至為險阻,即東關口也。濡須水出關口,東流注於江。相傳夏禹所鑿。三國吳於北岸築城,魏亦對岸置柵。
------摘自《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