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證
這件方證的《濠梁魚樂圖》與以上幾件作品比較,從形式上看,頗為接近宋代的兩件作品,同樣為手卷,水墨淡設色,而從用筆上看,又近於元代的作品,墨色渲染比宋代繪畫更為雅淡,同時更突出線條的作用,即所謂“骨法用筆”,水藻以沒骨法寫成,所以此卷既有對宋代院體畫的繼承,又透露出元代文人畫的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濠梁魚樂圖卷
- 作者:元代 方證
- 尺寸:89.6×48.3cm
作者簡介,作品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早期名家畫魚圖,
作者簡介
方證,字屼山,元代鄞縣人。
畫花果、海錯,極具生意,工花卉、鳥獸,皆臻神品。
方證畫花果魚錯與董筆潭畫鷹、王立本畫花卉、郭宗茂畫水墨花鳥皆稱絕品。
由此可知,方證是元代寧波的著名畫家,其畫魚與同時期奉化董筆潭畫鷹、鄞縣王立本畫花卉、鄞縣郭宗茂畫水墨花鳥並稱為絕品。其餘三位都是寧波名畫家,惟因方證作品罕見,畫史中記載極少,導致後世聲名不顯。
作品內容
《濠梁魚樂圖》,絹本手卷,畫心高23厘米,長445.5厘米,卷末款署“方證”。前有引首,題為“濠梁逸趣”,配清人伊立勛“流澤時誦”四字引首,卷後有明代文肇祉題跋。此件作品用筆流暢,線條疏朗,以水墨為主,淡設色,畫面布局疏密得體,渲染有度。全卷描繪明漪絕底中,荇藻搖擺,游魚參差,上下其間,悠然自得,各種魚類神采如生,躍然畫上,畫法盡脫院畫刻板之習氣,堪稱神逸之作。
此卷《濠梁魚樂圖》極可能是方證的傳世孤本,是一件具有寧波地域特色的重要文物。
創作背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美好的象徵,常常用紅鯉魚象徵吉祥,以魚類生殖繁盛象徵多子多福,而魚兒優遊於水中時悠然自得的情態,更是屢屢觸發人們嚮往自由的莫大遐思。春秋時就有魯隱公縱使逾越禮法,也執意要去邊境觀賞漁民捕魚的記載;戰國時期莊子與惠子二人在濠樑上遊玩時,進行的一場“安知魚之樂”的辯論,更是眾所周知。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彩繪、先秦帛畫,以及漢代的畫像石與瓦當上,就已畫有魚形的圖像。宋代的《宣和畫譜》將繪畫分為十門,而“龍魚”即名列其一。
作品賞析
明代文肇祉書於萬曆甲申(1584年)的題跋
古之畫魚者,唐時有若袁嶬,河南開封人,評者謂其得噞喁游泳之狀,非世俗所畫皆庖中物也。宋時則有若楊暉,江南人,論者謂其得揚鬐鼓鬛之態,兼有風藻水荇之活動也,元時則有危道人,其不知姓名,亦不知其何許人,後見其居麻姑山,蓋有道者,亦工畫魚。今觀此卷,名書方證,未考其何時人?但其狀集諸家之長,而筆意精妙,至於翠帶牽風,得杜家詩意,而游潛回躍,非刀機間物狀,可謂景物雖少而意常多,誠如前輩評趙叔儺之畫禽魚也。訥庵范丈持以示余,留案頭數日,展玩良久,因題數語歸之。
早期名家畫魚圖
北宋有劉寀《落花游魚圖卷》
南宋有周東卿《魚樂圖卷》
元代賴《藻魚圖》、《魚圖》、《鯰魚圖頁》、《鯉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