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鎮(山東濟南市濟陽區濟陽鎮)

濟陽鎮(山東濟南市濟陽區濟陽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濟陽鎮位於濟南市濟陽區中部,鎮人民政府駐緯二路,東依黃河,國道220線、省道248線縱貫南北,鎮駐地距濟青高速公路10公里,與濟南國際機場相臨,交通便利。境內有多部大型程控電話交換機,通訊迅捷。另外在河南省夏邑縣也有以濟陽命名的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濟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地理位置濟陽區中部
  • 人口:8.6萬
鎮情概況,人口數據,歷史沿革,經濟狀況,民營經濟,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名優特產,歷史文化,

鎮情概況

1949年稱濟
陽區;1957年撤區建制,改稱濟陽鎮;1961年組建濟陽人民公社;1984年稱濟陽鎮。
該鎮面積223平方公里。2007年初,總人口8.6萬,轄10個經濟管理區,186個村、居委會,是山東省人口重鎮。
2006年全鎮GDP完成15.6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4.0、7.4和4.2億元,同比增長17%、28%和17%,完成全年計畫的108%、116%和1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完成年計畫的132%。87個村實現村村通,總里程120公里,超額完成計畫任務。地方財政收入2990 萬元,完成全年計畫的111.9%。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6415

33266

33149
家庭戶戶數
17186
家庭戶總人口(總)
58660
家庭戶男
29140
家庭戶女
29520
0-14歲(總)
13570
0-14歲男
7097
0-14歲女
6473
15-64歲(總)
48743
15-64歲男
24472
15-64歲女
24271
65歲及以上(總)
4102
65歲及以上男
1697
65歲及以上女
240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9390
濟陽鎮濟陽鎮

歷史沿革

濟陽鎮歷史悠久,在少昊時為爽鳩氏之地。虞舜至夏朝時為季氏之地。商初為逄伯陵之地。商末為蒲姑國之地。西周至戰國為齊國地。秦、西漢為著縣地。東漢至北宋,先後隸屬於濟南、齊、東魏等郡、國、州、府。金天會七年(1129)置濟陽縣,一直為縣址所在地。1943年7月,屬齊濟縣。1944年1月恢復濟陽縣,1953年1月稱第一區。1957年2月改稱城關鎮。1958年9月稱城關公社。1982年6月改為城關鎮。1984年3月改稱濟陽鎮。2001年3月,原店子鄉、稍門鄉、回河鎮併入濟陽鎮。

經濟狀況

2005年1-12月份,全鎮GDP完成15.6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4.0、7.4和4.2億元,同比增長17%、28%和17%,完成全年計畫的108%、116%和1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完成年計畫的132%。87個村實現村村通,總里程120公里,超額完成計畫任務。地方財政收入2990 萬元,完成全年計畫的111.9%。
濟陽鎮 農業濟陽鎮 農業

民營經濟

主要有黑陶製品、建築模板、草苫、勞保用品、家具、液壓升降平台等支柱產業。其中以仿古編磬編鐘為代表的660個花色品種黑陶工藝品,年產量達6萬件,遠銷美、日、意、法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在1992年東南亞科技成果及實用技術展覽會上獲銀獎。2005年全鎮個體私營業戶達6500餘家,形成了勞保用品、草苫加工、建築建材、木器加工四大主導特色產業,從業人員2.3萬人,實現產值13.3億元,創利稅3700萬元,成為濟陽鎮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2005年,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45.3億元,利稅4.5億元,所創增加值占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的43%,提供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46%,民營經濟已撐起濟陽鎮經濟的“半壁江山”。
濟陽鎮濟陽鎮

工業園區

藉助220線拓寬,濟南北跨機遇,充分發揮方正私營園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家具製作,草苫加工,建築運輸和勞保用品四個產業鏈條。濟陽方正私營園在原有15萬平方基礎上,2005年新增1. 2萬平方,新建各類家具展銷大廳和加工車間23個。到2005年,園區內有經營業戶200餘家,園區實現營業收入4000餘萬元,創利稅800餘萬元,家具製作規模和效益正在逐步加強。充分藉助縣城駐地和開發建設等優勢,建築運輸產業逐步發展壯大,並形成較大規模,已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和產業發展條件;三是發揮原稍門稻區優勢條件,大力發展草苫加工業。到2005年,已形成沿220線長5公里的草苫加工帶,年產草苫350萬米,畝均增收150元,已成為稻區民眾增收的穩定來源;四是以原回河南陳為中心的勞保用品製作產業,已帶動業戶300餘家,戶均年增收1300餘元。方正私營園占地600畝,到2005年,已完成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有120餘個家具展銷大廳,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1000餘萬元。所產高檔木製家具暢銷全國各地,已發展成 濟南市最大的家具生產、製作、銷售基地。
濟陽鎮 黨政濟陽鎮 黨政

招商引資

截至2005年底,實現招商引資2.4億元,完成年計畫的109%。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分別完成年計畫的100%和122%。共引進項目43個,全部註冊登記完畢。其中有26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有1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或安裝設備。列入全縣“三十”工程項目3個 ,總投資額3.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新增稅收2800萬元。

名優特產

所產黃河精米、糯米、黑米系列產品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證書,響譽全國。鎮黨委政府以農民增收為目標,該鎮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食用菌和奶牛養殖。截至2005年,已發展高標準食用菌大棚3000個,建成了山東省黃河以北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所產雙孢菇、雞腿菇、金針菇遠銷深圳、香港等城市和地區。
【特色農產品】 葡萄,精米,糯米,黑米,食用菌,菌種,雙孢菇,雞腿菇,金針菇
濟陽鎮 家具濟陽鎮 家具

歷史文化

 1、玉皇冢位於店子村南250米處,又名玉皇寺。南北寬64米,東西長77米,面積4928平方米,冢內出土的文物有蚌鐮、石刀、紅陶缽殘片、骨矛等。屬原大汶口文化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濟陽鎮為著名經學家張爾岐、北洋皖系軍閥盧永祥故里。
玉皇冢遺址玉皇冢遺址
3、張爾岐,張稷若村人,明清之際著名經學家。《清史稿.儒林》中有傳,《辭海》《辭源》及《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有簡介。曾應聘修《山東通志》,一生著述很多,除《儀禮鄭張爾岐書注句讀》外,重要者有《易經說略》《詩經說略》《書經直解》《老子說略》《春秋三傳駁義》《蒿庵閒話》《弟子職注》等,多由後人及弟子刻版問世。
4、盧永祥,舉人王村人,民國北洋皖系軍閥。1890年投軍。1895年往山海關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為新軍軍官,在天津小站練兵,任清軍第三鎮第五協協統,駐防奉天。袁世凱竊居大總統後,委任盧永祥為第十師師長,後遣為淞滬護軍使。1920年由總統徐世昌任命為浙江省軍務督辦。1924年直皖戰爭中失敗下台,投奔張作霖。二次直奉戰爭後任蘇皖宣撫使。後隱居天津。盧永祥鄉土觀念很重,曾出資在縣內修建水壩、學校、民刑看守所及印刷民國《濟陽縣誌》等。 5、黃河大米,為濟陽特產。1963年引種水稻。經過長期篩選馴化,得益黃河水灌溉,形成了自己特色。黃河大米系列品種屬粳稻,中早熟。不易倒伏,稻毛長密不易落粒,較耐寒。稻穀千粒重29克左右。米粒大,潔白光亮,粘性較強,口感粘軟香甜。
盧永祥故居盧永祥故居
濟陽鎮 學校濟陽鎮 學校
6、白蓮藕,濟陽種藕歷史悠久。濟陽白蓮藕稈莖較短,葉幅圓整,荷花潔白。每至夏季,藕田荷花遍開,清香撲鼻,令人賞心悅目。白蓮藕質地細密,藕莖潔白,含纖維少,含澱粉多。可涼拌亦可炒食,涼拌清脆香嫩,炒食甘滑爽口。
7、圓鈴大棗,濟陽種植圓鈴大棗始於漢代。素以個大肉肥、甜美可口著稱,含有豐富的糖分和多種維生素。每到收穫季節,民眾多漬制醉棗。將鮮棗蘸酒後,密封於壇罐中,待春節啟封,頓時清香滿室,沁人心脾,棗紫紅光亮,脆甜鮮美,酒香醇厚。鮮棗經潦、烤、熏等工序,即成烏棗(又名熏棗、黑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