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美堂

濟美堂又名師山祠,即歙縣鄭氏宗祠。它同黃山徽州區呈坎羅東舒祠、績溪縣龍川胡氏宗祠,是古徽州的三大徽州名祠,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稱“國保”單位)。羅東舒祠以石雕出色,又有寶綸閣而出名。胡氏宗祠以木雕出色,也有閣樓,且有丁祠相伴而出名。歙縣鄭氏宗祠以歷史悠久,有高大精美雕刻的石坊聳立門口而出名。三大名祠各有特色,而聞名天下。這裡介紹的是鄭氏宗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美堂
  • 又名:師山祠
  • 所在地:古徽州
  • 建築風格:門坊、門廳、享堂、寢堂四部分
基本信息,鄭氏宗祠,建築風格,

基本信息

濟美堂又名師山祠,即歙縣鄭氏宗祠。它同黃山徽州區呈坎羅東舒祠、績溪縣龍川胡氏宗祠,是古徽州的三大徽州名祠,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簡稱“國保”單位)。羅東舒祠以石雕出色,又有寶綸閣而出名。胡氏宗祠以木雕出色,也有閣樓,且有丁祠相伴而出名。歙縣鄭氏宗祠以歷史悠久,有高大精美雕刻的石坊聳立門口而出名。三大名祠各有特色,而聞名天下。這裡介紹的是鄭氏宗祠。

鄭氏宗祠

一、鄭氏來徽與分布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宋代出現的《百家姓》中,鄭氏位列中國各姓第7。目前據有關方面調查統計,鄭姓人口在中國一百個大姓中,位列23。這是有書作介紹的①。書中對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氏宗祠的歷史概況和旅遊線路,都作了具體介紹。據有關史料記載,鄭氏源於今河南省鄭州市滎陽。鄭氏是炎黃子孫之一支,是周文王之後。“鄭本姬姓,周厲王子,宣王母弟曰友,作周司徒以功封於鄭,建國於滎陽,子孫以國為氏。自漢以前皆居於江北,至諱庠者,仕吳車騎府長史、平難將軍,晉永嘉元年過江,居丹陽秣陵。子諱平,敕戍浙之崢嶸鎮,以功封開國功,卒葬衢州”。“孫5人”,“傳數世曰思,始遷新安郡北之律村”。②新安郡即徽州之古稱。“新安郡北之律村”,即今歙縣富 鎮青山村之律村,是歙縣鄭氏始遷祖最先定居之地。
“宋有諱球者,天禧中遷鄭村”。③當時村名雙橋,元改善福里為貞白里,明改稱鄭村。明代中後期,鄭姓發展到以下地點:鄭村、律村、岩鎮、琶村、諸鄭、宋村、清流、長齡里、豐口、跳石、 田等11村鎮,還有休寧縣新屯,祁門縣奇嶺、湘源、大洪山,績溪縣東街。其後400多年,鄭姓又發展到其他各地,包括徽州各地,和外遷全國各地。僅民國時期以岩寺鎮為中心的歙縣西鄉,就有三個同名鄭村,民眾以鄰近村名同時稱呼的辦法,把三個村名明確分清,稱為:潭渡鄭村,長塢鄭村,梧竹源鄭村。其中最有名的是潭渡鄭村,即本文所介紹鄭氏宗祠所在地之村。由於1987年成立黃山市,從歙縣劃出去兩個鄭村在徽州區範圍,故今日鄭村可稱歙西鄭村。又有書④介紹,鄭村、漁梁、雄村、富 、許村、棠樾、槐塘、岩寺鎮、呈坎,被稱為歙縣9個古村鎮。後來又把唐模、昌溪也稱為古村,這就是平時說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除徽城外的11個古村鎮。鄭村是其中著名古村之一。
二、鄭氏宗祠的位置、面積和歷史
鄭氏宗祠,位於古歙西郊6公里處鄭村。該祠座落於村的正街上村首,南北兩端為村中大道,北隔村道,與鄭村鎮政府(原“余園”舊址)相望,南邊門口原為一個大平坦,東與血防站及鄭禪戶毗鄰,西邊則被一、二村民組庫房及張清果、胡桂平二宅進逼。
祠堂、牌坊、民宅,號稱徽派建築之“三絕”,即徽派建築的三個典型代表。鄭氏宗祠是徽派建築之標本。
該祠歷史,《重修鄭氏宗祠碑記》有簡要介紹。“鄭氏宗祠,又名忠貞祠,師山先生祠,始建於明成化丙戍(1466年)之前,萬曆己卯(1666年)大修,清康熙癸巳(1713年)重修,通面闊24.5米,通進深75米,占地1837.5平方米,規模宏大,結構精美,屬徽派祠宇建築中之精品。然因年久失修,頻於頹危,急需拯救。今有幸得到(香港)中國文物藝術修復基金會和美國友人安思遠先生無償援助,按原貌作全面修繕,使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得以重放異彩。修繕工程自1994年10月動工,至1995年10月竣工。特立此碑,以資紀念。”落款5行字為“中國文藝修復基金贊助人安思遠先生安徽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歙縣人民政府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後邊刻有小字兩行:“龍山鮑樹民書丹張國強刊”。
今日鄭村是解放初鄭村、西溪兩村合併而成,大致鄭村在西,西溪在東。鄭村以鄭姓人為主,西溪以汪姓人為主。舊時鄭村有鄭氏4個祠堂,即令君祠、貞白祠、師山祠,系三個男祠,另有一個稱為媲美祠的,是女祠(西溪事暫略)。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尤其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和所謂“文化大革命”,這些古建大多遭到破壞。僅留下濟美堂用作鄉糧站而保存下來,即今日之鄭氏宗祠。這個已有540年(1466—2006)歷史的鄭氏宗祠。是現存古歙最古老、面積最大的祠堂。《碑記》上說“屬徽派祠宇建築中之精品”,是名副其實的。

建築風格

三、結構與三雕
鄭氏宗祠從前往後,由門坊、門廳、享堂、寢堂四部分組成。
首先見到的是高大的門坊聳立在儀門之前方。門坊三間四柱五樓,寬約9.86米,高12.5米。是明代萬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時加造。梁、柱和枋額遍飾錦紋雕刻,典雅工麗。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貞”4個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4個大字,刻字蒼勁。此坊無聖旨牌,傳為鄭氏民間私制,故稱門坊。牌坊高大雄偉,雕刻精美。“文化大革命”時,石坊上面的字及部分紋飾被當作“四舊”而鑿掉。門坊兩邊連建有圍牆,石坊一層有木柵欄門,從而形成了該祠的大門。
穿過門坊是一個院落,經過院落,迎面的是儀門,有一對抱鼓石豎立儀門兩旁,似在抱鼓迎客。中為木階級和大門,上有鬥神畫相。儀門上方正中掛有“鄭氏宗祠”牌匾,標誌著祠的正式名稱。儀門之中間門一般不開用的,平時人們進出走邊門,逢節日或大事才開中門。儀門正背兩面,與院落構成門廳,門廳面寬,正中屋脊升起,以示尊崇。《重修鄭氏宗祠碑記》,在儀門的西牆上。該《碑記》之西,還有一塊碑記,據說是舊時修建祠時,人們捐款名單,由於“文革”時字被鑿去,大多看不清,僅“嘉慶”兩字模糊可見。
過儀門,見其背面建築也很講究。甬道兩邊是廊廡,兩廊廡之中就是一個大院落,比門坊至儀門的院落大得多。過院落就是享堂。享堂構建宏敞,梁木用材碩大,丁頭拱眼內及駝峰、雀替、平盤斗等處雕有精美的雲紋、花草紋飾,具有明代建築風格。享堂是族內議大事、辦慶典或族人聚會之地。享堂照壁後建築也很講究。要特別提出的是,該祠以頌揚元代至正間文人高士鄭玉和鄭氏宗法建設的。鄭玉,一生芳潔自守,隱居鄉里,創辦書院,傳經講學,人稱“師山先生”。因此該祠又稱“師山先生祠”。鄭氏後世人崇仰他,以“濟美”名其堂,表示要繼承先祖業績,後世承前世之美。“濟美堂”匾,高掛於享堂照壁上方之正中。
過享堂是天井和寢堂,是祠的最後進。寢堂地面高於前面天井136厘米。有三處石級通往寢堂,每處7級,中間的寬326厘米,兩邊的各寬236厘米。寢堂是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擺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牆須彌座上有木階梯,是舊時按世序安放靈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來放上去的,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送進一定位置的。靈牌是雙層的,正面寫有神靈(靈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孫落款。從祠堂三大作用(安放祖宗牌位和族人祭祀,慶典,議族內大事或族人聚會),寢堂是祠中最重要之地。寢堂地面比前邊享堂高,是為了顯示寢堂之莊嚴與神聖。
寢堂及天井並天井兩邊廊廡,有石柱6根,木柱32根;享堂及院落有石柱4根,木柱26根;院落及廊廡有石柱10根,木柱10根;門廳有石柱12根,木柱14根。石柱是方的,木柱是圓的,共有方石柱32根,圓木柱82根,總共114根。從儀門至寢堂,全祠雨天可不走雨路而相通。除大門外,原來還有邊門與鄰近祠宇相通,今因鄰祠不存,邊門也已封砌。
柱、檀、椽、雀替、斗拱,都是優質木材特別加工製成的,既牢固,又美觀。瓦、屋脊上的吉祥獸、鰲魚,地面鋪磚,都是開窯定製專燒的。石料多數就近取材,以灰沙岩為主。因年代久遠,木料已更新過多次。磚瓦也調換更新過。石料尤其是柱礎,一般是原件未動,由於時間長久已有部分分化,有的柱礎被碰撞過,顯得陳舊而不規則。整個建祠工程浩大,原料浩繁。
鄭氏宗祠三雕優美,遍及全祠。石雕主要在門坊上,圖案多種多樣,其中有的同宗教有關係;在儀門和寢堂的須彌座等處的石雕比較簡單。在寢堂、享堂、門廳三處的木雕也較簡單,但數量並不少,尤其是享堂內。磚雕則主要在屋脊上的吉祥獸、特種瓦。全祠的三雕,除門坊外,總體比較簡單、粗放,顯得歷史久遠,祠堂建造古老。而門坊的石雕,圖案種類多樣,做工相當精美,在全縣近百座石牌坊中實為少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