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濟源市一中)

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

濟源市一中一般指本詞條

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始建於1926年,是“全國文明校園”“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示範校”。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範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占地515畝。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學校擁有150餘個教學班,8000餘名學生,700餘名教職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
  • 創辦時間:1926年
  • 辦學性質:公立高中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李雪穎  
  • 校訓:知周萬物、道濟天下 
  • 地址:河南省濟源市濟源大道中段6號 
  • 主要獎項: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等
  • 知名校友李一良張治軍段小曼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所獲榮譽,文化傳統,學校領導,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始建於1926年。
濟源市第一中學是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其舊址座落在被稱為四瀆之一的濟水源頭濟瀆廟內。濟瀆廟始建於隋代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當時朝廷為祭祀濟水神而修建的,位於市區北邊的廟街村。廟內有珍珠泉、小北海、眼光池等眾多名勝,經隋、唐以來多次修葺擴建,逐步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度不凡的古典園林建築群。
歷史上曾經香火鼎盛,成為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後因長期戰亂而嚴重被毀,僅存歷代古建築二十餘座及部分碑碣石刻,只有那滿院裸露的基石見證了昔日的輝煌;兩株倖存的胸圍數米的千年古柏,依然傲霜凌雪,挺拔蒼茫,承載著歷史的重託和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的根脈所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旅遊勝地)。
1992年,學校遷至文昌路校區,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現址位於濟源市政治文化中心——學苑路68號,2004年9月全部遷入。80年來,學校歷經滄桑,三移其地,兩度搬遷,多次更名,走過了極不平凡的發展道路;一中人艱苦創業、薪火相承、青藍繼越,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和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猶如星星之火,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成為在省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一所知名學校。
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的前身是濟源師範講習所和濟源師範。1926年,國民黨政權在濟源縣城的文廟創建了濟源最高教育機構——濟源師範講習所,1928年8月,“濟源師範講習所”改為“濟源師範學校”,1929年8月後,由文廟遷入了濟瀆廟內。黨繼新、薛子中等濟源早期共產黨員以師範教師身份為掩護建立黨的組織,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培養和聚集了一大批進步力量,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也被譽為“紅色革命搖籃”。
1932年、1938年學校先後兩次被解散,1947年冬,又重新建立,校址設在“豫北中學”內,為師資培訓班。後經太岳行署批准,師資班從豫北中學劃出,定名為濟源農民師範。1948年初,遷回濟瀆廟內,又更名為“濟源縣立師範”。1950年,學校增設國中班,平原省建立後,1951年更名為“平原省濟源初級師範”,1952年改為“濟源縣第一初級中學”。翌年,師範停止招生。1955年平原省撤銷,濟源劃歸河南省,在校師範學生全部畢業。這一時期,共培養師範畢業生488人,其中男生460人,女生28人。學校旋易名為“河南省濟源第一初級中學”,招生6個班。
1956年增設兩個高中班,又更名為“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是年,應學校共青團、少年先鋒隊之約請,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66年開始的文化革命,使學校蒙受了重大損失,曾一度停辦,校舍被部隊占用。1969年教師歸隊,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改為“濟源縣教師短期培訓班”,校址在縣委黨校內。1970年又與農校合併,曾用過“濟源縣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名稱,遷入克井石河村。1973年後,一中恢復招生,規模為4個班,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動亂局面。1974年,又建立了新鄉地區師範班濟源分校,培養了一大批師範畢業生,為濟源基礎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批師範畢業生很多都在不同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1988年,濟源撤縣建市,學校遂更名為“河南省濟源市第一中學”。1991年,為了一中的發展和保護文物古蹟,濟源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文昌路新建占地110餘畝的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
1992年5月,新校建成投用,掀開了學校歷史上嶄新的一頁,也完成了一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跨越。這一時期,學校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名彥薈萃,學子莘莘,校風、教風、學風日臻成熟完備,特色明顯,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和知名度與日俱增,成績斐然。到2003年,運行了十餘年的文昌路校區,已滿足不了人民民眾對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需求,為普及高中教育,從一中長遠發展戰略考慮,濟源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更高水平的一中新校區。新一中占地515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3億元。經過一年的緊張施工,2004年9月,如期竣工投用,其規模和設施當屬中國一流,實現了學校發展史上的第二次跨越。
2005年2月,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成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辦學條件

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新校區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總投資3億多元,占地515畝。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學校擁有150餘個教學班,8000餘名學生,700餘名教職工。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學校每年都有多人被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專業頂尖院校錄取。

所獲榮譽

近年來,學校繼獲得“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節表演類節目一等獎”、“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河南省辦學管理規範化學校”、“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籃球)學校”、“河南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校園網路教育示範學校”、“河南省實驗室建設示範學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等20餘項國家、省級榮譽,並被確定為“河南省保送生資格學校”、“中央電教館信息資源中心實驗校”和“中國大學生籃球協會籃球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範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百餘項省部級榮譽稱號,被清華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2005年2月又以較大優勢被評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電教館信息資源套用與建設示範校”
“河南省文明學校”
“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
“河南省文明單位”
“河南省辦學管理規範化學校”
“河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河南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河南省中國小實驗室建設、普及實驗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河南省實驗室建設示範校”
“河南省中國小校園網示範校”
“河南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中國大學生籃球協會籃球人才培訓基地”
“河南省首批中國小示範性圖書館”。

文化傳統

校歌
黃河是我們奔涌的血脈,太行是我們挺起的脊樑。王屋山下薈萃著愚公的傳人,濟水之濱升騰著青春的朝陽。團結勤奮傳遞不滅的薪火,文明進取創造明天的輝煌。啊,濟源一中是放飛理想的地方。啊,濟源一中是時代精英的搖籃。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德育建設探索出一條以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推動班主任專業成長為中心的“三化協調”(班主任論壇制度化、德育優質課常態化、班主任研修規範化)發展之路。“8+1”工作室、電影課程工作室、心理輔導中心、親職教育指導中心,科研成果豐碩,出版專著、參編專著20餘本,應邀到全國各地交流數百場,已形成享譽省內、輻射全國的影響力,成為學校德育建設的靚麗品牌。
強化體育美育,促進全面發展。學校體育設施全國領先,民眾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體育健兒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屢創佳績,競技體育水平始終處於全省第一軍團的行列,籃球、田徑、桌球等項目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冠軍,正立足全省,走向全國。學校藝術團80餘個節目在省部級展演中獲獎,曾應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訪問演出。

學校領導

李雪穎,黨委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湯初勝,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分管教務處、財務處、教科研處、督導室、學生髮展中心、高二年級工作。
盧光春,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檢工作。
王國防,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黨務、黨委辦公室、創文辦、婦委會工作。
尹學軍,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政教處、校團委、高一年級工作。
彭培耀,黨委委員、副校長,分管高三年級工作。
孔會軍,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分管辦公室、總務處、後勤服務中心工作。
李延疆,校務委員、工會主席,分管工會、英才學校工作。

地圖信息

位置:濟源大道東段68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