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具篇》是唐代文學家李筌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濟水具篇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筌
- 作品出處:《太白陰經》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濟水具篇
經曰:軍行遇大水、河渠、溝澗,無津梁、舟楫,難以濟渡。太公以天艎大船,皆質樸而不便於用。今隨事應變,以濟百川。
浮甖,以木縛瓮為瓮,受二石,力勝一人,瓮闊五尺,以繩鉤聯,編槍於其上,令長而方,前置板頭,後置稍,左右置棹。
槍,槍十根為一束,力勝一人,四千一百六十六根四分槍為一,皆去鋒刃,束為魚麟,以橫栝而縛之,可渡四百一十六人。半為三計用槍一萬二千五百根,率渡一千二百五十人,十渡則一軍畢濟。
蒲,以蒲九尺圍,顛倒為束,以十道縛之,似束槍為,量長短多少,隨蒲之豐儉載人,無蒲用蘆草,法亦如蒲。
挾,以木系小繩,先挾浮渡水,次引大於兩岸,立一大橛,急張定,使人挾浮渡大軍,可為數十道,豫多備。
浮囊,以渾脫羊皮,吹氣令滿,緊縛其孔,縛於脅下,可以渡也。
作者簡介
李筌,道家思想理論家,政治軍事理論家,隱士。號達觀子,唐隴西(今甘肅境內)人。少年時喜好神仙之道。曾經隱居於嵩山的少室山多年,修習《黃帝陰符經》。唐玄宗開元(公元713—741年)年間,任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說為荊南節度判官,一說為荊南節度使、仙州刺使),杜光庭《神仙感遇傳》中謂筌“時為李林甫所排,位不大願意,入名山訪道,後不知其所也”。其著作有《〈陰符經〉註疏》三卷,《驪山母傳陰符玄義》《青囊括》各一卷,《太白陰經》《中台志》《閫外春秋》《六壬大玉帳歌》各十卷,《孫子注》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