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備忘錄》(李慧譯)“1905—1906年度”在“街道建築”條下記載:“又修建了6500米街道,街道網全長已達50000米,有一部分已被加固,在青島區修築了警察署前太子路,……在大抱島,直隸路(河北路)的涵洞管道完工後,修整了濟南路,埋設了管道了又加固了路面,可以通行汽車,這條道路是由港口通往大抱島和鐵路車站的主要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路
- 出處:《膠州備忘錄》
- 街道網全長:已達50000米
- 建成時間:1905年
青島市濟南路,歷史演變,
青島市濟南路
《膠州備忘錄》(李慧譯)“1905—1906年度”在“街道建築”條下記載:“又修建了6500米街道,街道網全長已達50000米,有一部分已被加固,在青島區修築了警察署前太子路,……在大抱島,直隸路(河北路)的涵洞管道完工後,修整了濟南路,埋設了管道了又加固了路面,可以通行汽車,這條道路是由港口通往大抱島和鐵路車站的主要街道。目前大抱島還有幾處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建設工程。因此,為適應不斷出現的購地要求,在港口城區(大抱島以北至大港)通過築路,為歐人和華人開闢了許多適於居住或進行工商活動的地段,有些地段有多處可與鐵路相連。”
濟南路修建時,膠濟鐵路已修成,濟南路沿鐵路而修,大窟溝、河北路、山西路三處通過鐵路,鐵路路基比濟南路高3米,道路從鐵路橋下通過。
濟南路遲至1905年才建,因東端原是青島的窟廠,早期青島在這裡取土燒制磚瓦,其中一位業主是姜文儒,即墨人,畢業於文匯書院,從事房產業。這裡停止燒窯後,才修建了濟南路。
濟南路10號是一個大院,叫“小洪泰”(大洪泰在相鄰的北京路),院內有天德棧、天順棧、德順棧、裕昌棧、源昌棧等幾家客棧。王建禮回憶:“這些客棧雖然簡陋,僅有通鋪或吊鋪,但住的人很多。在解放前,青島附近各縣的農民、小販用獨輪小車、大馬車將雞鴨、雞蛋、瓜果等農產品運到這裡批發。在院子中間有小店鋪、飯館、日用雜貨鋪”。
濟南路是島城“土產一條街”,街上多土產店,如織繩廠就有仁聚德、公和興、德順興三家。30年代青島共有7家麻袋廠,全在濟南路上,即成德和、成德昌、義聚祥、源泰祥、德祥成、德順興、義興成。鐵工廠有同利號、同和興、隆裕鐵行等。
由濟南路有一條小巷曲折至河北路,這裡有一座大澡堂,原叫潤德樓,後叫建新池。濟南路集中了土產店,土產業公會也在濟南路。土產業公會辦了一個京劇票房叫“物產社”,社址在潤德樓。
物產社票房人才濟濟,王健盛記道:“社長是王心農(司鼓),成員有鐵麟甫(小生)、王貫之(老生)、馬秀英(馬連良之妹、旦)、趙樂天(老生)……琴師有李竹賢、李奘圖”。
物產社的社員中有李宗義,工老生,後下海成為專業演員,為一代名伶,有很大成就,其子李光等也是著名演員。鐵麟甫,為清室貴胄,師承小生大師程繼先,曾與余叔岩、徐碧雲名伶同台演出。
膠州有一家書店叫成文堂,梓刻經史圖書,也經售圖書,來青島後首在濟南路開設門市部,後又在高密路設門市部。
歷史演變
抗日戰爭期間,濟南路東端是公共汽車總站,去四方、滄口、即墨都從這裡發車。抗戰勝利後,成立交通公司,大窯溝為通往中山公園、台西鎮的起點站,也是至四方、滄口、沙子口、李村、嶗山的起點站。
抗戰勝利後,一大批美國二手轎車進入青島,因為免稅,價格極為低廉。於是人們將一部分轎車改造,將車內原來的兩排坐椅拆去,改成窄的三排坐椅,這樣除司機外可乘7個乘客,類似今天的麵包車。這些小公車由私人經營,主要是去四方、滄口、水清溝。因公交總站在濟南路、中山路口,這些私營公車就在中山路滄口路口,排成一列,每一輛坐滿即開,依次開行,流水發車,雖然票價比大公共車貴,卻也方便。
解放後,濟南路公車站只是6路一條線路的總站(大窯溝站)。後221路在該站南側設立總站。2008至09年,2路(含汽車)、5路兩條電車線路和218路(設河南路臨時站)因北京路施工繞行此路,後因北京路恢復電車通行而被撤銷。
膠濟鐵路改造為複線,青島站延向北邊,濟南路西段被鐵路占用一部分,在鐵路兩側建築改造中,濟南路靠鐵路一側的舊房全部拆去建了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