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輕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2011年)
輕工業是我市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人民生活、繁榮城鄉市場、出口創匯、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使我市輕工業發展既面臨嚴峻挑戰,又面臨結構調整的重要機遇。為應對當前形勢,促進輕工業調整振興,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規劃。
一、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我市輕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食品加工、家用電器、印刷包裝、家具製造、塑膠製品、玻璃製品等十幾個大類、近千種產品的生產體系。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輕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3.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的11.1%;完成利稅75.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20.9%。
1.資本結構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近年來,輕工業通過改革改制、招商引資等措施,大量民間私營資本和外商等其它資本進入輕工領域,輕工行業內部資本結構出現了可喜變化,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從資本構成看,國有、集體資本已大部分退出,其它資本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6.3%上升到2008年的83.6%。
2.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興產業明顯增多。太陽能、休閒產業等明顯增多,日用小家電、太陽能、食品飲料產業異軍突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輕工業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局面。截至2008年底,我市輕工行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3家,省級技術中心13家。高新技術產品比重由2000年的13.6%上升到2008年33.7%。
3.骨幹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近年來,九陽股份、伊利乳業、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達利食品、旺旺食品等一大批新興企業落戶我市並快速崛起,佳寶集團、輕騎鈴木、輕騎股份、濟南捲菸廠等傳統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我市輕工行業發展總的趨勢是好的。但與先進地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總量少、企業規模小。2008年濟南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戶數僅占全省的4.08%,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全省的3.68%,大型企業僅有2家,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一般加工產品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重大,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和高新技術產品少。三是存在資源和環境問題。據統計,我市食品行業原料利用率僅有60%左右,而已開發國家同行業已達80%以上。許多食品企業產生的廢渣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等有用物質,由於技術、管理、資金等原因未能綜合利用,既降低了資源利用率,又污染了環境。
(二)面臨的形勢。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輕工業影響逐漸加深並呈擴散態勢,企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民收入將會快速增長,農村市場需求將會更加旺盛。國家擴大內需、保障民生的政策導向,為輕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市輕工產業基礎較好、門類齊全,具備較強環境適應能力。只要堅定信心,調整最佳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就能實現輕工業的調整與振興。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擴大內需、穩定出口、增加就業為政策取向,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為支撐,提升傳統產業,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輕工業按照綠色生態、質量安全和循環經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突出市場導向,加大調整力度。搞好產品結構調整,挖掘市場消費潛力,拓展市場需求空間,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
2.技術進步原則。突出技術進步,加快轉型升級。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擴大就業原則。突出擴大就業,強化服務民生。對安排勞動就業多、服務三農作用大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促進穩定發展。
4.質量安全原則。突出產品質量,強化食品安全。以食品、家具、玩具等行業為重點,嚴格執行標準,完善檢測體系,加強質量管理。
5.節能減排原則。突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推廣套用污水治理技術和節能技術,促進資源再生、循環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三)規劃目標。到2011年,全市輕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0億元,年均遞增19.2%;實現工業增加值255億元,年均遞增24%;實現利稅130.8億元,年均遞增20%;實現利潤69億元,年均遞增28%;完成出口創匯30億美元,年均遞增12%。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0家。
到2011年,新增市級以上技術中心企業達到10家;新創建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個,新增馳名商標、著名商標10個;輕工產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70家。其中:過100億元企業2家,過50億元企業3家,過10億元企業5家。
三、重點任務
(一)食品工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重點圍繞菸草製品、糧油加工、肉類加工、酒水飲料、乳製品、糕點冷飲及旅遊休閒食品,大力發展高附加值深加工食品、生物食品、綠色食品、營養食品和方便休閒食品。圍繞“將軍”品牌的培育,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重點發展中高檔捲菸品種。加快發展以佳寶、伊利、維維、農科院乳業為龍頭的乳製品生產企業群體,重點開發適應不同人群的功能奶。肉類加工進一步提高加工製造率,增加對外出口貿易,促進肉製品的可持續發展。以趵突泉、銀鷺等品牌產品為龍頭,積極調整酒水飲料企業產品結構,引領市場消費,在鞏固本地市場的基礎上,著力拓展外地市場,重點發展優質、保健酒水飲料產品。以民天麵粉為龍頭,建設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全面構築“放心麵粉”、“放心食油”經銷網路,提高放心糧油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支持休閒保健食品企業加大技術開發力度,積極發展保健型、功能性特種食品及綠色食品,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擴大出口,實現開拓海外市場新突破。糕點冷食作為我市的傳統食品,以老字號、名牌產品為基礎,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濟南特色的焙烤冷食企業。
到2011年,全市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長20%;利稅達到28億元,年均增長20%。
(二)家電工業。圍繞數位電視、洗衣機、小家電和關鍵零部件,積極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重點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高效、節能、環保、低噪音家電系列產品。洗衣機重點發展5公斤以上、智慧型化程度較高、具有新型結構水流技術的滾筒式洗衣機;發展新型節能電子控制變頻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拓寬“九陽電器”系列產品,主要發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小家電、智慧型型豆漿機,發展家用餐飲、洗浴、潔衛、文化等用途電器產品,不斷滿足現代家居生活需求。提高數位技術和網路技術在電視產品的套用水平,開發和推廣環保型材料、絕緣類及良導體材料,套用生物工程和人體工效學等科學原理,提高設計水平,使電視產品向數位化、安全化、高清化方向發展。
到2011年,全市家電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長25%,利稅10億元,年均增長28%。
(三)家具工業。家具企業要逐步走出沿襲、模仿階段,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現代家具產品,趕超先進水平。今日集團、柏麗雅要面向高消費階層,著力開發高檔軟體家具。賴氏家具、宗氏家具、好百年廚具等要創出品牌,以北園大街家具市場為視窗,向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家具市場輻射,建成以設計為龍頭,產品為基礎,服務為手段,融藝術、技術、產品、服務於一體的“一條龍”家具服務體系。
到2011年,全市家具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生產家具400萬件。
(四)印刷包裝業。以產品個性化、網路信息化為核心,發展快速印刷。以鋁箔印刷、食品藥品淨化印刷、彩票熱敏印刷、不乾膠印刷以及各類柔性版、絲網印刷和綠色塑膠印刷為切入點,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包裝行業應重點發展重型瓦楞紙箱、紙漿模塑餐盒、遠洋運輸多層卷邊金屬器皿、耐熱玻璃器皿等產品,推廣無污染柔版印刷工藝,提高包裝檔次和附加值。到2011年,形成以東港印務、省新華印刷、天一印務、泉華包裝製品、力諾玻璃、糧油包裝等企業為龍頭的印刷包裝產業集群。全市印刷包裝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實施利稅10億元。
以上述4大行業為發展重點的同時,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恢復具有生產許可憑照的捲菸紙及特種紙的生產。加快發展具有優勢的鐘表、磨具、文體用品、農用塑膠、工程塑膠、五金、衡器以及其他有發展潛力的輕工重點產品,促進我市輕工業的全面調整振興。
四、政策措施
(一)用足用好政策,促進行業提升。一是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項優惠政策。二是支持企業技術進步,著力推動輕工企業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支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項目在土地供給、信貸等方面按規定給予傾斜。四是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實行產業退出機制。按照國家淘汰標準,加大淘汰力度,力爭3年內淘汰一批技術裝備落後、資源能源消耗高、環保不達標的落後產能。
(二)開拓國內市場,努力擴大出口。充分利用國家“擴內需”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發生產適銷對路產品。一是大力開拓國內城市市場,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同時通過新產品開發創造新的需求領域,引導城鎮居民消費。二是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和物流通道,研製、設計、開發和生產適應農村市場需求、物美價廉、方便耐用的輕工消費品。三是借鑑“家電下鄉”的成功經驗,開展“放心食品”進(農)村(社)區(超)市活動,進而拓展其它輕工產品的城鄉消費市場。四是提高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的輕工產品出口比重,加大五金、文體用品、工藝美術等重點出口行業及企業的技術改造,對高創匯型企業實行政策傾斜。五是繼續實施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開拓國際輕工產品市場。積極應對貿易摩擦,鞏固美、歐、日等傳統國際市場,深度開拓獨立國協、北歐、非洲、中東、澳新、拉美等新興市場。六是深入研究國內外市場走向,建立現代輕工業行銷網路體系。
(三)推進自主創新,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駐濟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多的優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自主創新體系,全面提高我市輕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推進技術創新,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比例,提高技術中心的研發能力和手段,建立和完善高級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形成技術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以現有骨幹企業技術中心為依託,整合社會科技資源,組建面向全行業、開放式、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行業技術中心,為企業提供強力技術支持。三是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輕工產品升級換代和產品質量提高。四是培育社會化、網路化的技術中介服務體系,加速先進、成熟、實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引進推廣國外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淘汰落後技術、產能和產品,促進產業升級換代。五是繼續實行中國名牌、省名牌產品的獎勵政策,加快“九陽”、“佳寶”、“維爾康”等知名品牌企業的發展,鼓勵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增強品牌企業的市場控制力。六是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通過境外收購、國際參展、質量認證等多種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產品的競爭力。
(四)開展節能減排,推動可持續發展。推廣落實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中的輕工行業節能技術。引導企業套用污水治理和節能環保技術,實現節能降耗任務目標。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環保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及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我市傳統輕工產業,大力支持和鼓勵多上節約能源、資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的高科技新興輕工產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輕工企業,實現我市輕工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貫徹《食品安全法》,強化食品生產監測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加強對乳製品、糧油加工、食品植物油、肉製品加工、食品添加劑及發酵、焙烤等企業的原料檢驗、生產監測、產品出廠檢測,建立完善監測和可追溯體系,確保食品安全。通過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大力整頓食品生產企業,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和退市制度,開展食品生產企業誠信建設,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安全監測管理體系。
(六)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一是鼓勵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中介組織等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過合資、重組、互相持股、技術入股等方式,投資重點輕工項目建設。二是積極貫徹國家貨幣政策,加大對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企業的流動資金支持,加大對關係國計民生、關係產業鏈安全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信貸支持。三是組織輕工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通過發行債券、股票上市、招商引資、吸納民資等途徑,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四是採取聯合擔保等多種形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七)加強領導,強化服務協調。輕工業是綜合性行業,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根據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積極落實相關政策,研究制定加快我市輕工業發展的工作措施。儘快組建輕工協會及各專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在產業政策、行業信息、經濟監測、技術進步、標準制定、貿易促進、反傾銷與應訴、行業準入、市場開拓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促進我市輕工業調整和振興任務目標的實現。
一、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我市輕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食品加工、家用電器、印刷包裝、家具製造、塑膠製品、玻璃製品等十幾個大類、近千種產品的生產體系。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輕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3.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的11.1%;完成利稅75.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20.9%。
1.資本結構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近年來,輕工業通過改革改制、招商引資等措施,大量民間私營資本和外商等其它資本進入輕工領域,輕工行業內部資本結構出現了可喜變化,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從資本構成看,國有、集體資本已大部分退出,其它資本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6.3%上升到2008年的83.6%。
2.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興產業明顯增多。太陽能、休閒產業等明顯增多,日用小家電、太陽能、食品飲料產業異軍突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加強,輕工業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局面。截至2008年底,我市輕工行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3家,省級技術中心13家。高新技術產品比重由2000年的13.6%上升到2008年33.7%。
3.骨幹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近年來,九陽股份、伊利乳業、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達利食品、旺旺食品等一大批新興企業落戶我市並快速崛起,佳寶集團、輕騎鈴木、輕騎股份、濟南捲菸廠等傳統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我市輕工行業發展總的趨勢是好的。但與先進地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總量少、企業規模小。2008年濟南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戶數僅占全省的4.08%,主營業務收入僅占全省的3.68%,大型企業僅有2家,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一般加工產品和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重大,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和高新技術產品少。三是存在資源和環境問題。據統計,我市食品行業原料利用率僅有60%左右,而已開發國家同行業已達80%以上。許多食品企業產生的廢渣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等有用物質,由於技術、管理、資金等原因未能綜合利用,既降低了資源利用率,又污染了環境。
(二)面臨的形勢。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輕工業影響逐漸加深並呈擴散態勢,企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民收入將會快速增長,農村市場需求將會更加旺盛。國家擴大內需、保障民生的政策導向,為輕工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市輕工產業基礎較好、門類齊全,具備較強環境適應能力。只要堅定信心,調整最佳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就能實現輕工業的調整與振興。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擴大內需、穩定出口、增加就業為政策取向,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為支撐,提升傳統產業,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輕工業按照綠色生態、質量安全和循環經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突出市場導向,加大調整力度。搞好產品結構調整,挖掘市場消費潛力,拓展市場需求空間,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
2.技術進步原則。突出技術進步,加快轉型升級。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擴大就業原則。突出擴大就業,強化服務民生。對安排勞動就業多、服務三農作用大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促進穩定發展。
4.質量安全原則。突出產品質量,強化食品安全。以食品、家具、玩具等行業為重點,嚴格執行標準,完善檢測體系,加強質量管理。
5.節能減排原則。突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推廣套用污水治理技術和節能技術,促進資源再生、循環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三)規劃目標。到2011年,全市輕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0億元,年均遞增19.2%;實現工業增加值255億元,年均遞增24%;實現利稅130.8億元,年均遞增20%;實現利潤69億元,年均遞增28%;完成出口創匯30億美元,年均遞增12%。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年均遞增14%;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00家。
到2011年,新增市級以上技術中心企業達到10家;新創建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個,新增馳名商標、著名商標10個;輕工產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達到70家。其中:過100億元企業2家,過50億元企業3家,過10億元企業5家。
三、重點任務
(一)食品工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重點圍繞菸草製品、糧油加工、肉類加工、酒水飲料、乳製品、糕點冷飲及旅遊休閒食品,大力發展高附加值深加工食品、生物食品、綠色食品、營養食品和方便休閒食品。圍繞“將軍”品牌的培育,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重點發展中高檔捲菸品種。加快發展以佳寶、伊利、維維、農科院乳業為龍頭的乳製品生產企業群體,重點開發適應不同人群的功能奶。肉類加工進一步提高加工製造率,增加對外出口貿易,促進肉製品的可持續發展。以趵突泉、銀鷺等品牌產品為龍頭,積極調整酒水飲料企業產品結構,引領市場消費,在鞏固本地市場的基礎上,著力拓展外地市場,重點發展優質、保健酒水飲料產品。以民天麵粉為龍頭,建設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全面構築“放心麵粉”、“放心食油”經銷網路,提高放心糧油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支持休閒保健食品企業加大技術開發力度,積極發展保健型、功能性特種食品及綠色食品,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擴大出口,實現開拓海外市場新突破。糕點冷食作為我市的傳統食品,以老字號、名牌產品為基礎,積極培育一批具有濟南特色的焙烤冷食企業。
到2011年,全市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長20%;利稅達到28億元,年均增長20%。
(二)家電工業。圍繞數位電視、洗衣機、小家電和關鍵零部件,積極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重點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高效、節能、環保、低噪音家電系列產品。洗衣機重點發展5公斤以上、智慧型化程度較高、具有新型結構水流技術的滾筒式洗衣機;發展新型節能電子控制變頻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拓寬“九陽電器”系列產品,主要發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小家電、智慧型型豆漿機,發展家用餐飲、洗浴、潔衛、文化等用途電器產品,不斷滿足現代家居生活需求。提高數位技術和網路技術在電視產品的套用水平,開發和推廣環保型材料、絕緣類及良導體材料,套用生物工程和人體工效學等科學原理,提高設計水平,使電視產品向數位化、安全化、高清化方向發展。
到2011年,全市家電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長25%,利稅10億元,年均增長28%。
(三)家具工業。家具企業要逐步走出沿襲、模仿階段,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現代家具產品,趕超先進水平。今日集團、柏麗雅要面向高消費階層,著力開發高檔軟體家具。賴氏家具、宗氏家具、好百年廚具等要創出品牌,以北園大街家具市場為視窗,向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家具市場輻射,建成以設計為龍頭,產品為基礎,服務為手段,融藝術、技術、產品、服務於一體的“一條龍”家具服務體系。
到2011年,全市家具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生產家具400萬件。
(四)印刷包裝業。以產品個性化、網路信息化為核心,發展快速印刷。以鋁箔印刷、食品藥品淨化印刷、彩票熱敏印刷、不乾膠印刷以及各類柔性版、絲網印刷和綠色塑膠印刷為切入點,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包裝行業應重點發展重型瓦楞紙箱、紙漿模塑餐盒、遠洋運輸多層卷邊金屬器皿、耐熱玻璃器皿等產品,推廣無污染柔版印刷工藝,提高包裝檔次和附加值。到2011年,形成以東港印務、省新華印刷、天一印務、泉華包裝製品、力諾玻璃、糧油包裝等企業為龍頭的印刷包裝產業集群。全市印刷包裝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實施利稅10億元。
以上述4大行業為發展重點的同時,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恢復具有生產許可憑照的捲菸紙及特種紙的生產。加快發展具有優勢的鐘表、磨具、文體用品、農用塑膠、工程塑膠、五金、衡器以及其他有發展潛力的輕工重點產品,促進我市輕工業的全面調整振興。
四、政策措施
(一)用足用好政策,促進行業提升。一是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項優惠政策。二是支持企業技術進步,著力推動輕工企業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支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項目在土地供給、信貸等方面按規定給予傾斜。四是嚴格執行準入條件,實行產業退出機制。按照國家淘汰標準,加大淘汰力度,力爭3年內淘汰一批技術裝備落後、資源能源消耗高、環保不達標的落後產能。
(二)開拓國內市場,努力擴大出口。充分利用國家“擴內需”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發生產適銷對路產品。一是大力開拓國內城市市場,調整產品結構,滿足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同時通過新產品開發創造新的需求領域,引導城鎮居民消費。二是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和物流通道,研製、設計、開發和生產適應農村市場需求、物美價廉、方便耐用的輕工消費品。三是借鑑“家電下鄉”的成功經驗,開展“放心食品”進(農)村(社)區(超)市活動,進而拓展其它輕工產品的城鄉消費市場。四是提高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的輕工產品出口比重,加大五金、文體用品、工藝美術等重點出口行業及企業的技術改造,對高創匯型企業實行政策傾斜。五是繼續實施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開拓國際輕工產品市場。積極應對貿易摩擦,鞏固美、歐、日等傳統國際市場,深度開拓獨立國協、北歐、非洲、中東、澳新、拉美等新興市場。六是深入研究國內外市場走向,建立現代輕工業行銷網路體系。
(三)推進自主創新,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駐濟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多的優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自主創新體系,全面提高我市輕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推進技術創新,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比例,提高技術中心的研發能力和手段,建立和完善高級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形成技術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以現有骨幹企業技術中心為依託,整合社會科技資源,組建面向全行業、開放式、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行業技術中心,為企業提供強力技術支持。三是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輕工產品升級換代和產品質量提高。四是培育社會化、網路化的技術中介服務體系,加速先進、成熟、實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引進推廣國外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淘汰落後技術、產能和產品,促進產業升級換代。五是繼續實行中國名牌、省名牌產品的獎勵政策,加快“九陽”、“佳寶”、“維爾康”等知名品牌企業的發展,鼓勵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增強品牌企業的市場控制力。六是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通過境外收購、國際參展、質量認證等多種形式和渠道,提高自主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產品的競爭力。
(四)開展節能減排,推動可持續發展。推廣落實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中的輕工行業節能技術。引導企業套用污水治理和節能環保技術,實現節能降耗任務目標。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環保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及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我市傳統輕工產業,大力支持和鼓勵多上節約能源、資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低的高科技新興輕工產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輕工企業,實現我市輕工業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貫徹《食品安全法》,強化食品生產監測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加強對乳製品、糧油加工、食品植物油、肉製品加工、食品添加劑及發酵、焙烤等企業的原料檢驗、生產監測、產品出廠檢測,建立完善監測和可追溯體系,確保食品安全。通過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大力整頓食品生產企業,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和退市制度,開展食品生產企業誠信建設,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安全監測管理體系。
(六)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一是鼓勵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中介組織等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過合資、重組、互相持股、技術入股等方式,投資重點輕工項目建設。二是積極貫徹國家貨幣政策,加大對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企業的流動資金支持,加大對關係國計民生、關係產業鏈安全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信貸支持。三是組織輕工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通過發行債券、股票上市、招商引資、吸納民資等途徑,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四是採取聯合擔保等多種形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七)加強領導,強化服務協調。輕工業是綜合性行業,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根據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積極落實相關政策,研究制定加快我市輕工業發展的工作措施。儘快組建輕工協會及各專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在產業政策、行業信息、經濟監測、技術進步、標準制定、貿易促進、反傾銷與應訴、行業準入、市場開拓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促進我市輕工業調整和振興任務目標的實現。
附屬檔案:市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市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市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 工作任務 | 牽頭部門 | 參加單位 | 完成時間 |
1 | 落實財稅優惠政策 | 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 | 市經委、發改委、科技局、外經貿局等 | 2009—2011年 |
2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行業提升 | 市經委、發改委 | 市國土資源局、環保局、財政局等 | 2009—2011年 |
3 | 開拓國內、外市場 | 市貿服局、外經貿局 | 市經委、質監局、工商局等 | 2009—2011年 |
4 | 推進自主創新,實施品牌戰略 | 市科技局 | 市經委、工商局等 | 2009—2011年 |
5 | 開展節能減排,推動可持續發展 | 市經委、環保局、節能辦 | 市發改委、安監局、質監局等 | 2009—2011年 |
6 | 加強食品安全,強化食品生產監測管理 | 市衛生局、藥監局 | 市經委、質監局、工商局等 | 2009—2011年 |
7 | 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融資難 | 市金融辦 | 市發改委、財政局、科技局等 | 2009—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