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筆
- 對稱詞:乾筆
- 類型:中國畫技法名
- 起源:唐代張璪
記載,畫作,與乾筆的區別,代表,
記載
《硯邊隨想》——董其昌,用濕筆,既潤且挺拔。
“濕筆”為清初揚州八怪始大用。
明代王行題畫詩云:“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繼者唯巨然,筆從墨間出。”
秦祖永所論最為突出:“作畫最忌濕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濕之法,莫如用乾。”
畫作
金魚:畫家各有不同的畫法,多用濕筆,可用墨或顏色描繪出金魚向各
方遊走的形態。海豚:描繪海豚在水中跳出水面及躍起的動態,用線出外形,用濕筆畫身體。
蟹:描寫其橫行之姿態。畫背部及腹部兩種形狀時可多用濕筆,亦可參考齊白石之畫法。
與乾筆的區別
濕筆和乾筆(“渴筆”)效果不同,濕筆為濃墨,乾筆為焦墨,同樣是淡墨,濕筆和乾筆也會出不同的趣味。墨的濃淡變化關鍵在於用水。只有熟練掌握不同程度水分在生宣紙上的滲化效果,才談得上用水墨塑造人物或景的形象。
濕筆:對於下筆的時間和沾墨的比例把握有著極高的要求,難易也在此。乾筆畫法對畫作後期的處理和修改有一定的可把控性,而濕筆在寫意中則多是一氣呵成,在工筆畫中除了枝葉和花瓣是有逐層次的推進上色外也多是一次成型。
各代大家對於濕筆(濕畫法)的運用各有千秋,可翻閱各代大師對於荷花的畫法,能夠非常直觀的了解乾濕畫法的差異和韻妙結合的所在。仔細對比枯荷(乾筆畫法)和夏盛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