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空氣透平循環是2013年公布的機械工程名詞。
中文名稱 | 濕空氣透平循環 |
英文名稱 | humid air turbine cycle,HAT cycle |
定 義 | 以濕空氣和燃氣為工質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 |
套用學科 | 電力(一級學科),通論(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空氣透平循環
- 外文名:humid air turbine cycle,HAT cycle
- 所屬學科:機械工程
- 公布年度:2013年
濕空氣透平循環是2013年公布的機械工程名詞。
中文名稱 | 濕空氣透平循環 |
英文名稱 | humid air turbine cycle,HAT cycle |
定 義 | 以濕空氣和燃氣為工質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 |
套用學科 | 電力(一級學科),通論(二級學科) |
濕空氣透平循環是2013年公布的機械工程名詞。定義一種採用濕化技術的布雷敦(Brayton)回熱循環。系統集成時採用許多有效手段來利用系統中的各種中、低溫餘熱與廢熱,用於工質(空氣)濕化,以節省輸入循環的燃料,提高循環效...
煤氣化濕空氣透平循環發電技術(IGHAT)技術是正處於研究開發階段的新型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與IGCC系統主要區別在於以一個單軸燃氣輪機取代IGCC系統中的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聯合子系統,由蒸汽和燃氣混合工質通過單一燃氣輪機輸出全部有用功,其供電效率有望達到60%。這是熱力循環系統輸出功所能達到的最高效率,...
濕空氣透平循環燃氣輪機 濕空氣透平循環燃氣輪機是2020年公布的電力名詞。定義 具有中間冷卻和回熱,並對壓氣機出口空氣加濕的燃氣輪機。出處 《電力名詞》。
《濕空氣透平循環的基礎研究》是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翁史烈、陳漢平。內容提要 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基金資助項目。匯總了作者及其學術梯隊為此所作的研究工作,包括濕空氣熱物理性質、空氣濕化飽和、濕空氣燃燒以及濕空氣透平循環穩態和動態性能等內容。這是一本為中央電大本科各專業“計算機套用基礎”...
《濕空氣透平循環的基礎研究(精)》是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翁史烈,陳漢平。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能源形勢 1.2 先進動力循環 1.3 濕空氣透平循環簡介 1.4 需要研究的問題和本書概要 參考文獻 第2章 濕空氣透平循環的穩態性能 2.1 濕空氣透平循環的基本型式 2.2 濕空氣透平循環主要...
第二節 聯合循環的啟動 第三節 燃氣輪機的控制 第四節 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控制 思考題 第七章 典型燃煤型聯合循環 第一節 燃煤流化床聯合循環 第二節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 思考題 第八章 其他形式的聯合循環簡介 第一節 程氏循環 第二節濕空氣透平循環 第三節 卡林那循環 第四節 熱電(冷)聯產的聯合循環 ...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的理論基礎》是2003年11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焦樹建。圖書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非補燃式和補燃式餘熱鍋爐型聯合循環、排氣助燃鍋爐聯合循環、並列動力布置型聯合循環、給水加熱型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方式的初燃式餘熱鍋爐型聯合循環、程氏雙流體聯合循環、濕空氣透平聯合循環、增壓鍋爐聯合...
從事過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熱電聯供最佳化配置研究,現主要從事IGCC、濕空氣透平循環、分散式供能系統的集成理論、模型、方法與準則研究。個人成就 作為主要學術骨幹,參加過國家973課題“總能系統的最佳化、綜合與創新”、國家863課題“煤氣化發電與甲醇聯產中系統集成與關鍵技術研發”、院重大課題“煤炭聯產系統的集成與...
11.1.2排氣補燃型聯合循環 11.1.3加熱鍋爐給水型聯合循環 11.1.4增壓燃燒鍋爐型聯合循環 11.1.5注蒸汽燃氣循環(陳式循環)11.2卡林納循環 11.3濕空氣透平循環 11.4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 11.5磁流體發電聯合循環 12製冷循環 12.1概況 12.2空氣壓縮製冷循環 12.3蒸氣壓縮製冷循環 12.4製冷劑 12.4.1對...
葉輪機械研究所已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家“863”和“973”等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建成了壓氣機實驗台、可變幾何環形葉柵實驗台、燃燒雷射診斷實驗台、濕空氣透平循環濕化性能實驗台、葉輪機械噪聲實驗室、燃料電池及燃氣輪機模擬實驗裝置、動力系統仿真平台等;取得了一批突出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國民...
第八節 煤氣化濕空氣透平循環發電(IGHAT)技術 第九章 煤的氣化技術 第一節 煤氣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氣化用煤的特性 第三節 煤氣化工藝分類 第四節 典型煤氣化工藝 第五節 煤氣化技術的套用 第十章 煤的液化技術 第一節 煤的直接液化 第二節 煤的間接液化 第十一章 燃料電池與磁流體發電技術 第一節 ...
5.8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設計特點 5.9 流化床鍋爐脫硫灰渣的特性和綜合利用 第6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 6.1 概述 6.2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的工作過程和型式 6.3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的特點 6.4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及其特點 6.5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的效率 6.6 整體煤氣化濕空氣透平循環方案...
翁史烈,1932年5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熱力機械專家,中國新一代熱力渦輪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2年翁史烈從交通大學造船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獲得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之後回國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
徐震,男,博士,副研究員,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863項目1項。基本信息 通訊地址: 海淀區北四環西路11號 簡歷 2006年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後留所工作。一直從事先進動力循環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濕空氣透平循環系統分析及實驗、空氣濕化過程機理、水和餘熱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