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1216是濉溪縣農業科研試驗站用泛麥5號//泛麥5號/煙1604選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麥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濉1216
- 界:植物界
- 科:禾本科
- 屬:小麥屬
- 種:小麥
皖麥2016034,國審麥20180036,
皖麥2016034
品種(生態)類型:半冬性
審定編號:皖麥2016034
申請人:濉溪縣農業科研試驗站
育種人:濉溪縣農業科研試驗站
品種來源:泛麥5號//泛麥5號/煙1604
主要特徵特性:幼苗匍匐,長勢壯,抗寒性較好。分櫱力強,成穗率較高。春季生長發育穩健,兩極分化稍慢。株型半鬆散,莖稈蠟粉重,莖稈較粗、彈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旗葉較寬、斜挺。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粉質、飽滿度稍差。熟相一般。2013-2014、2014-2015兩年度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88.6厘米,與對照品種相當。畝穗數為43.1萬、穗粒數35.3粒、千粒重44.7克。全生育期227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皖麥52)相當。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鑑定中心(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抗性鑑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級)、中抗赤霉病(嚴重度2.30)、中感紋枯病(病指38);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級),中抗赤霉病(嚴重度2.80),感紋枯病(病指50)。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2013-2014年度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01克/升,粗蛋白(乾基)14.31%,濕麵筋30.1%,麵團穩定時間4.6分鐘,吸水率52.9%,硬度指數51.8;2014-2015年度品質分析結果,容重813克/升,粗蛋白(乾基)14.09%,濕麵筋28.3%,麵團穩定時間8.9分鐘,吸水率51.6%,硬度指數47.9。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13-2014年度區域試驗畝產620.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0.38%(極顯著);2014-2015年度區域試驗畝產558.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21%(極顯著)。2015-2016年度生產試驗畝產544.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97%。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畝基本苗16-18萬,晚播適當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蟲害;4.注意防止倒伏。
適宜推廣區域:沿淮、淮北地區。
國審麥20180036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80036
品種名稱:濉1216
申 請 者:濉溪縣農業科研試驗站
育 種 者:濉溪縣農業科研試驗站
品種來源:泛麥5號//泛麥5號/煙1604
特徵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0天,比對照品種周麥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深綠,分櫱力強,耐倒春寒能力較好。株高85.9厘米,株型稍鬆散,莖稈蠟質重,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中等。旗葉短小、上沖,穗層厚,熟相中等。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中等。畝穗數40.8萬穗,穗粒數34.4粒,千粒重41.8克。品質檢測,籽粒容重812克/升、816克/升,蛋白質含量14.73%、13.75%,濕麵筋含量29.2%、28.9%,穩定時間4.4分鐘、5.2分鐘。
產量表現:2014-2015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南片冬水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7.1千克,比對照周麥18增產4.8%;2015-2016年度續試,平均畝產547.0千克,比周麥18增產6.7%。2016-2017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1.5千克,比對照增產6.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上中旬,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20萬,注意防治蚜蟲、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赤霉病、葉枯病等病蟲害。高水肥地塊注意防止倒伏。
審定意見:該品種完成試驗程式,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鹹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中茬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