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池

濃縮池

濃縮池,污水處理概念,也稱污泥濃縮池。一般採用似豎流式或輻流式形狀。可分為間歇操作和連續操作兩種,前者主要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或工業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後者則用於大、中型污水處理廠。連續式重力濃縮池的形式與輻流式沉澱池相同,它可分為有刮泥機與污泥攪拌裝置、不帶刮泥機以及多層濃縮池等三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濃縮池
  • 外文名:thickener
  • 別稱:污泥濃縮池
  • 套用領域:污水處理
釋義,濃縮池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污泥水力停留時間,固體表面負荷,溫度,運行方式,設計時應考慮的主要參數,污泥固體負荷,污泥濃縮停留時間,有效水深,污泥室容積和排泥時間,集泥設施和設備的設計,控制方法,

釋義

濃縮池,污水處理概念,也稱污泥濃縮池。一般採用似豎流式或輻流式形狀。可分為間歇操作和連續操作兩種,前者主要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或工業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後者則用於大、中型污水處理廠。連續式重力濃縮池的形式與輻流式沉澱池相同,它可分為有刮泥機與污泥攪拌裝置、不帶刮泥機以及多層濃縮池等三種。

濃縮池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

污泥水力停留時間

對於某一確定的污泥濃縮池來說,停留時間過短,會導致上清液濃度太高,排泥濃度太低,起不到應有的濃縮效果;停留時間過長,首先發生水解酸化,使污泥顆粒粒徑變小,比重減輕,導致濃縮困難,如停留時間繼續延長,則可厭氧分解或反硝化,直接導致污泥上浮,從而使濃縮不能順利進行。污泥濃縮池水力停留時間一般控制在12~30h範圍內。

固體表面負荷

固體表面負荷q是指濃縮池單位表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濃縮的乾固體量。q的大小與污泥種類有關係,是綜合反映濃縮池對某種污泥的濃縮能力的一個指標。初沉污泥的濃縮性能較好,其固體表面負荷q一般可控制在90~150kg/(m2·m)的範圍內。活性污泥的濃縮性能較差,則應控制在低負荷水平,q一般在10~30kg/(m2·m)之間。

溫度

溫度對濃縮效果的影響體現在兩個相反的方面:當溫度升高時,一方面污水容易水解酸化(腐敗),使濃縮效果降低;但另一方面,溫度升高會使污泥的粘度降低,使顆粒中的空隙水易於分離出來,從而提高濃縮效果。一般來說,溫度較低時,允許停留時間稍長一些,溫度較高時,不應使停留時間太長,以防止污泥上浮。當溫度在15~20℃時,濃縮效果最佳。

運行方式

濃縮池有連續和間歇兩種運行方式。連續運行是指連續進泥、連續排泥,這在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廠比較容易實現。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只能間歇進泥、間歇排泥,因為初沉池只能是間歇運行。連續運行可使污泥層保持穩定,對濃縮效果比較有利。無法連續運行的處理廠應“勤進勤排”,使運行儘量趨於連續,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初沉池的排泥操作。不能“勤進勤排”時,至少應保證及時排泥,每次排泥一定不能過量,否則排泥速度會超過濃縮速度,使排泥變稀,並破壞污泥層。

設計時應考慮的主要參數

污泥固體負荷

污泥固體負荷是計算重力式污泥濃縮池的重要設計參數,通過污泥沉降試驗得到。當無污泥沉降試驗資料時,可參照同類型污水處理廠污泥濃縮池的運行數據選取。

污泥濃縮停留時間

污泥濃縮停留時間可通過試驗得到,無試驗數據時,污泥濃縮時間不小於12h,也不應大於24h。污泥濃縮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產生厭氧分解或反硝化。

有效水深

有效水深宜為4m,最低不低於3m。

污泥室容積和排泥時間

污泥室容積應根據排泥方式和兩次排泥間隔時間確定.當採用定期排泥時,兩次排泥間隔時間可採用8h,並以此覆核污泥室容積。

集泥設施和設備的設計

1) 輻流式污泥濃縮池
採用吸泥機時.底坡可採用0.003,吸泥機迴轉速度為1 r/h。採用刮泥機時,底坡不宜小於0.05,刮泥機迴轉速度為0.75~4r/h,採用柵條濃縮機時.外緣線速一般宜為1~2m/min。不用吸、刮泥設備時,池底設泥斗,泥斗與水平面的傾角應不小於50°。
2)豎流式污泥濃縮池
濃縮池較小時可採用豎流式污泥濃縮池,一般不設吸、刮泥設備、池底設泥斗。泥斗與水平面的傾角應不小於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計算,沉澱區按濃縮分離出來的污水流量設計。

控制方法

污泥濃縮池的控制包括進泥量控制和排放濃縮污泥量控制。一般情況下,在濃縮池前都不設污泥貯存池,這樣,從污水處理系統中排放污泥直接進入濃縮池,因此,濃縮池的控制主要指排放濃縮污泥的控制。濃縮污泥排放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 用計時器控制排泥泵的啟動與停止;
(2) 用計時器和預置計數器控制每日排出一定量的濃縮污泥;
(3) 用計時器控制排泥泵的啟動,用污泥濃度計檢測污泥濃度降低至某一設定濃度時停泵;
(4) 用計時器控制泵的啟動,用污泥濃度計、流量計和預置計數器控制每次都排出一定量的固形物(以乾污泥質量計)時停泵。
大型污水處理廠常採用控制方法(1)。進行半連續的運行控制,小型污水處理一般採用控制方法(2)。用污泥濃度檢測儀的控制方法(3)和(4)的控制過程與所需要的硬體設備也並不複雜,但目前來看套用得並不廣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