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漢語漢字)

激(漢語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激,漢語一級字,讀作jī ,其本意為水勢受阻遏後騰湧或飛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激
  • 拼音:jī  
  • 部首: 氵
  • 五筆:iryt 
  • 倉頡:ehsk 
  • 鄭碼:vnsm 
  • 字級:一級字(編號3379)
  • 平水韻:入聲十二號 
  • 筆順編號:4413251141533134
  • 四角號碼:38140 
  • 總筆畫:16
  • 部外筆畫:13
  • 注音字母:ㄐㄧ 
  • 統一碼:基本區 U+6FC0 
  • 結構:左右結構 
  • 異體字:徼、滶 
字源演變,詳細釋義,古籍釋義,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方言匯集,字形書法,

字源演變

jī 見紐、藥部;見紐、錫韻、古歷切。
jiào 見紐、宵部; 見紐、嘯韻、古吊切。
jiāo 見紐、蕭韻、堅堯切。
形聲字。從水,敫聲。水流受阻。《說文》:“激,水礙衺疾波也。” 《孟子·告子上》:“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水流受阻則激揚飛濺,故引申有激揚之義。更引申有衝擊、急速、激烈等義。讀jī 。又音jiào。《集韻·嘯韻》:“激,湍流皃。”又,《說文》:“激,一曰半遮也。”段玉裁註:“此亦有礙之義。與徼、邀音義略同。”桂馥義證:“‘一曰半遮也’者,或通作徼。《字書》:徼,遮也。”當為《說文》前義之引申。又音jiāo。同“徼”,僥倖。《集韻·蕭韻》:“憿,《說文》:‘幸也。’亦作激,通作僥、徼。”
激
“激”的演變

詳細釋義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形聲。本義:水勢受阻遏後騰湧或飛濺
surge
激,水礙袤疾波也。——《說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孫子·勢》
泉水激石。——吳均《與朱元思書》
激激(急流聲;水勢湍急的樣子);激浪(怒濤);激射(噴射,衝擊)
快速變冷
chill
把西瓜放在冷水裡激一激
-
鼓動人心,使有所感發
excite
激而發之。——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激於義而死。——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激眾憤。——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激煩(麻煩);激作(振奮激勵);激拔(激勵提拔);激獎(激勵勸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
抑制
restrain
-
激貪(抑制貪婪);激貪厲俗(抑制貪婪之風,勸勉良好的世俗)
冷水突然刺激身體使得病
fall ill from getting wet
他被雨水激著了
-
形容詞
迅疾;猛烈
rapid;acute;fierce
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史記·遊俠列傳》
激水(湍急的水流);激矢(急飛的箭);激合(迅速集合);激迫(急迫);激辭(激烈的言辭)
高亢;激昂
resoundirg;reverating;aroused
振聲激揚。——《後漢書·張衡傳》
激卬(振奮昂揚)激楚(聲音高亢淒涼;又為古代歌曲名);激抗(高亢);激壯(激昂雄壯);激宕(激越跌盪)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激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激
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𠀤音擊。《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漢·溝洫志》為石堤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堤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激
又沖也。《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激
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論過直為激切。《後漢·𨻰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又違俗立異為激詭。《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聲也。《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又姓。《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又《廣韻》古吊切《集韻》吉吊切,𠀤音叫。湍流貌。一曰風聲。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

說文解字

水礙衺疾波也。從水敫聲。一曰半遮也。古歴切

說文解字注

(激)水礙衺疾波也。當依衆經音義作水流礙邪急曰激也。水流不礙則不衺行。不衺行則不疾急。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賈子曰。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從水。敫聲。吉厯切。古音在二部。一曰半遮也。此亦有礙之意。與徼邀音義略同。

方言匯集

字形書法

異體字
激(漢語漢字)
字形對比
激(漢語漢字)
書寫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