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擴散模型

激活擴散模型

激活擴散模型是認知心理學提出的關於認知發展的網路模型,激活擴散模型中的概念被以語義相似性或聯繫為中介組織起來。不同概念之間通過它們的共同特徵數量形成聯繫,它們之間具有的共同特徵越多,概念間的關係就越密切,回憶時就更容易相互激活。雖然激活擴散模型不完全排除邏輯層次關係,但更多傾向於橫向聯繫。概念內涵通過與它聯繫特別緊密的概念確定。激活擴散模型不僅放棄了邏輯層次結構,也放棄了分級貯存原則;概念間已獲得了某種聯繫,即個體事先已經獲得某種知識,因此擴散激活模型是一種預存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激活擴散模型
  • 心理學:認知
定義,性質,套用,

定義

在該模型中,表示概念的接點間通過詞的語義關係相互聯接,概念(接點)間的聯繫緊密程度以其連線的程度(距離)來表示。連線越短,表示兩個概念之間的聯繫越緊密,具有越多的語義相似性。激活是從某一個接點向周圍其它接點擴散的過程,即:一個概念被激活,其效應就會擴散到與之相連的其它概念,激活的能量隨著擴散距離的增大(或範圍的擴大)而衰減。這正如一顆石頭丟在水中激起的漣漪一樣。
Collins和Loftus提出的模型較分層網路模型更能解釋概念在人們頭腦中的組織方式,但它對心理辭彙的語義表征的描述主要停留在概念層面,忽略了辭彙的語音、詞法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識。而缺乏這些方面的辭彙知識是不完整的。(Carroll,2000)因此它只能是一個概念模型而不是辭彙模型。為了完善該模型的不足,Bock和Levelt於1994年提出了自己的激活擴散模型。(如圖2)他們認為辭彙知識應該有三個層面的內容:概念層面(詞形、詞義等)、句法層面(詞性、基本搭配要求等)、語音層面(包含辭彙的因為特徵和讀音等)。(Carroll,2000)最理想的辭彙知識就是以這樣三個層面的內容的比較完備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中。改進後的激活擴散模型更能反映心理辭彙的本質,通過距離程度來表示的概念(包括性質概念)之間的聯繫的強度能解釋範疇效應、相反效應和典型性效應,也可以解釋啟動效應

性質

激活擴散模型的加工過程是很有特色的。當一個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該概念結點就產激活,然後激活沿該結點的各個連結,同時向四周擴散,先擴散到與之直接相連的結點,再擴散到其他結點。前面提到概念間的連線按語義联系的緊密程度而有長短之分,連線則又有強弱之別。連線的不同強度依賴於其使用頻率的高低,使用頻率高的連線有較高強度。由於激活是沿不同一的連線擴散的,當不同來源的激活在某一個結點交叉,而該結點從不同來源得到的激活的總和達到活動閾限時,產生這種交叉的網路通路就受到評價。例如,對野鴨是鳥”作出判斷,就需要進行搜尋,來收集足夠的肯定和否定的證據。當在“野鴨”和“鴨”之間找到上下級連線,又在“鴨”和“鳥”之間找到上下級連線,就得到足夠的肯定證據對“野鴨是鳥”作出肯定判斷。激活擴散模型的信息提取機制是相當複雜的。它與層次網路模型不同。層次網路模型只包含搜尋過程,而激活擴散模型則包含兩種過程,除搜尋過程以外,還有決策過程。這種決策過程也可看作計算。
從激活擴散模型我們可以看出,知識的保持不僅與知識的組織程度有關,而且還與知識的運用頻率和信息加工過程的決策計算有關。認知心理學對知識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由於不同的識記方式導致對識記內容加工深度也有所不同,對新知識信息加工愈充分,識記效果越好。

套用

心理辭彙的組織是一個建立在語義相似性基礎上的複雜的語義網路中,每個辭彙都有自己的位置,並相互聯繫。同樣,在英語辭彙中,任何一個單詞也都必須和一定數量的其它辭彙有某種語義联系,因此,在辭彙教學應善於尋找辭彙之間的語義联系,並參照激活擴散模型的圖式把它表示出來,以利於學生更久地保持對所學辭彙的記憶。對自學能力較差,缺乏學習策略的小學生,更需要老師在辭彙的呈現階段和複習階段以激活擴散模型的理論思想為指導,使進入學生永久記憶中的單詞形成一個系統的、相互關聯的網路模型,便於在辭彙提取作業中,能夠即使激活相關概念與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