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星

澳科大星

澳科大星,是2007年5月19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新安裝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小行星。其繞日公轉周期為5.67年,曾得到美國月亮與行星實驗室、帕洛瑪天文台、卡塔林那天文台等多個天文台、站的觀測證實,2008年11月國際小行星中心給予200003號的國際永久編號。

2010年3月27日,我國科學家正式命名為“澳科大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蔣耀文在2010年舉行的澳門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典禮儀式上宣讀了“澳科大星”國際命名公報。小行星發現者代表楊戟、汪琦分別向澳科大贈送了“澳科大星”照片、命名證書和命名銅匾。

基本介紹

  • 天體名稱:澳科大星
  • 發現時間:2007年5月19日
  • 發現地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 國際編號:200003號
星體運行,名字由來,命名儀式,命名意義,

星體運行

“澳科大星”小行星以每秒鐘16.7公里的速度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軌道上運行,“澳科大星”繞太陽一周相當於地球繞太陽6周,其繞日公轉周期為5.67年,曾得到美國月亮與行星實驗室、帕洛瑪天文台、卡塔林那天文台等多個天文台、站的觀測證實,2008年11月國際小行星中心給予200003號的國際永久編號。

名字由來

小行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比大行星小的天體,它們和地球、火星等大行星一道,沿著各自不同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榮譽,據介紹,早年發現的小行星大多是用希臘神話中神仙的名字命名的,後來,一些國家和城市的地名或知名人士的名字成了新發現小行星的名字。小行星發現者提出的命名申報,必須得到國際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的審批,命名一旦獲得國際批准,就將成為該天體的永久星名,並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我國科學家以高校的名字來為小行星命名,旨在肯定和弘揚高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所作出的貢獻。

命名儀式

2010年3月27日,澳門科技大學隆重舉行建校十周年慶典。慶典活動首先舉行了“澳科大星命名儀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常務副台長楊戟、副台長蔣耀文等出席“澳科大星命名儀式”。
在命名儀式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常務副台長楊戟向澳門科技大學頒授了命名證書和命名銅匾,並在大會上致賀詞。澳門科技大學是澳門回歸祖國後,由澳門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非牟利的私立大學,自2000年3月成立至今,已發展成為澳門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在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背景下,澳科大貫徹“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並重”、“教學質量與學術研究並舉”的方針,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為全面提升澳門的文化科技品位,加速澳門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進程,以及促進澳門科學和經濟的蓬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慶祝澳門科技大學成立十周年之際,澳科大星榮獲小行星國際命名,這完全是實至名歸。

命名意義

在慶祝澳門科技大學成立10周年之際,澳科大星榮獲小行星國際命名,這是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光榮。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許敖敖及校董會全體董事表示,澳門科技大學走過了10年不平凡的歷程。在“澳科大星”正式命名的喜訊鼓舞下,澳科大全體師生員工將更加奮發努力,再創新的輝煌。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許敖敖在致辭中說,“澳科大星”的命名是對澳科大十年建設的肯定,也是對澳科大美好前景的期望。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致辭中期望科技大學在十年發展打下的根基上,取得更大成就,像“澳科大星”一樣閃耀光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