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

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

《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是2011年6月1日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澳大利亞)帕瑞克·帕金森(Patrick Parkinson)

基本介紹

  • 書名: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
  • 又名:Tradition and Change in Austrailian Law
  • 作者:(澳大利亞)帕瑞克·帕金森(Patrick Parkinson)
  • 譯者:陳葦
  • ISBN:9787562038252
  • 頁數: 372頁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陳葦,女,四川資中縣人1987年於西南政法學院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留該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婚姻家庭繼承法、婦女兒童老人權益保護。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由中國教育部公派出國留學,作為訪問學者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法學院進修一年外國家庭法,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婚姻家庭繼承法研究所所長、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家庭法國際協會會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法學會學術委員、重慶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諮詢專家、重慶市婦女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婦聯法律顧問。
代表性成果包括獨著、主編、主持翻譯的《中國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外國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中國大陸與港、澳、台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中國大陸與港、澳、台繼承法比較研究》、《當代中國民眾繼承習慣調查實證研究》、《改革開放三十年(11978-2008)中國婚姻家庭繼承法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家事法研究》(2005年卷A2009年卷)、《加拿大家庭法彙編》、《澳大利亞家庭法(2008年修正)》、《美國家庭法精要(第五版,2007年)》等著作、譯作10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法學》、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Policy and the Family,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Law,US-China Law Review 21st Century Law Review等中外學術刊物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內容簡介

《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第3版)》重點放在歷史上,包括澳大利亞法律制度的歷史以及西方法律傳統思想觀念的歷史。如果對澳大利亞的歷史沒有深刻的了解,就很難從真正意義上了解澳大利亞的法律。通過對現代法律制度的闡述,我們可以知道現在的法律制度是怎樣的,但我們卻無法了解為什麼它們會發展成這樣。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和發展的,也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評價現有的規則和制度。了解一種制度是怎樣產生的,這是評價它應該如何發展不可缺少的一步。所有的制度都有一種內在趨勢,即都可以找到合理的理由,說明這些制度為什麼會發展成現在這樣。然而,歷史通常會告訴我們,事情現在怎樣,而非過去怎樣。某些看似確定無疑的東西是特定環境和歷史偶然事件的產物。在現代,了解法律制度的起源,可以賦予看似不必要或不相干的傳統一些新的含義,也可以使我們以一種全新的尊重的態度去對待舊的傳統。

媒體評論

澳大利亞法律的傳統與發展(第三版)是現代澳大利亞法律制度的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任何一種法律制度或法律體系,如果不了解它的起源,就很難透徹地了解該制度或體系本身。澳大利亞的法律制度反映了它的西方法律傳統淵源,尤其是普通法傳統對它的深刻影響,這些傳統被移植到澳大利亞的土壤,並適應了澳大利亞的社會環境。
第三版對以前的版本進行了徹底的修訂和更新。歷史不是靜止的,目前的法律制度更是如此。本書的前一版本在被出版後,已經出現一些新的爭論,特別是對歷史上澳大利亞本土居民的待遇問題的關注。聯邦百年慶典也引發了一些新觀點。關於司法激進主義的新爭論,已再度引起了人們對法律推理的討論。其討論主要被集中在法律學說中法官主導型變革的合法性問題上。
——澳帕瑞克·帕金森

目錄

譯者序
作者第一版前言
作者第三版前言
第一部分 澳大利亞及西方的法律傳統
第一章 澳大利亞的法律傳統
1.1 澳大利亞法律傳統的特徵
1.2 法律的傳統性
1.3 傳統與合法性
1.4 傳統與變革
第二章 西方的法律傳統
2.1 西方法律傳統的特徵
2.2 西方法律傳統的起源
2.3 自然法
2.4 自然權利與政府的合法性
2.5 法律實證主義的興起
2.6 歷史、傳統及西方的法律觀念
第二部分 英國的歷史遺產
第三章 普通法、衡平法與制定法的發展
3.1 英國歷史的意義
3.2 普通法的起源
3.3 衡平法的發展
3.4 遵循先例原則
3.5 制定法
3.6 其它法院及法律體系
3.7 澳大利亞法律的淵源
第四章 憲法與威斯敏斯特政府體制
4.1 封建時代的皇室權力
4.2 議會權力的擴張
4.3 十七世紀的憲政:中突
4.4 新的憲法規則
4.5 政黨政治的出現
4.6 威斯敏斯特體制的憲法原則
4.7 澳大利亞憲法的傳承
第三部分 殖民地化、聯邦化與獨立
第五章 殖民地時期澳大利亞的政府與法律
5.1 澳大利亞的殖民地化
5.2 從專制統治到有責政府(政府責任制)
5.3 澳大利亞的英國法
第六章 澳大利亞聯邦以及通向共和國之路
6.1 邁向聯邦制的運動
6.2 聯邦憲法
6.3 確立獨立的立法權
6.4 澳大利亞法院與英國判例
6.5 澳大利亞是一個共和國嗎?
第七章 澳大利亞聯邦的法院體系
7.1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的組成
7.2 州和地區的法院等級
7.3 澳大利亞高等法院
7.4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
7.5 澳大利亞家事法院
7.6 聯邦治安法院
7.7 授予州法院聯邦司法管轄權
7.8 交叉授權方案及其衰亡
7.9 法院與傳統
第四部分 法律推理
第八章 法律推理的傳統與變遷
8.1 法律推理與權力分立
8.2 法律作為科學:法律推理的傳統
8.3 普通法的體系化
8.4 法律形式主義與法律宣告理論
8.5 法律現實主義及其對傳統的挑戰
8.6 司法方法與甚律革命的合法性
8.7 法官造法與合法性需要
8.8 法律推理以及過去與現在的對話
第九章 制定法的解釋
9.1 解釋的必要性
9.2 立法機關的意圖
9.3 制定法解釋的傳統
9.4 制定法解釋的現代方法
9.5 外部材料的運用
9.6 制定法解釋的靈活性
第五部分 澳大利亞法律的未來
第十章 面臨的挑戰
10.1 普遍適用的法律制度
10.2 獲得司法救濟:使法律權利生效
10.3 行使權利的障礙
10.4 改善司法救濟渠道
10.5 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
10.6 爭議解決程式
10.7 獲得司法救濟與“向心法”(Centripetal Law)問題
10.8 結論:澳大利亞法律傳統的未來
案例索引
索引
學習指南
項目主持人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