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覃鄉志

澤覃鄉志

《澤覃鄉志》是瑞金市澤覃鄉志編纂領導小組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澤覃鄉志
  • 作者:瑞金市澤覃鄉志編纂領導小組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劉起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澤覃鄉首次修志,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實事求是,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統一。二、本志縱貫古今,詳今略古,上限延伸到春秋戰國,下限截止至公元2010年年底(個別事項延伸到2011年),如實記敘澤覃鄉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三、本志編目結構,均以事分類,設篇、章、節構架,以篇統章,以章統節,各節以事件發生的時間為序。由古至今,由遠及近,橫排門類,縱述史實,依事據實記述,輔之以圖、表。

作品目錄

封面
澤覃鄉志
瑞金市澤覃鄉志編纂領導小組
澤覃鄉志編纂領導小組辦公室
圖片
澤覃地域歷史悠久,1969年為紀念毛澤烈士而更名澤覃公社,今名澤覃鄉。
澤覃鄉段區片遠眺
筆架凌霄雙塔
明朝崇禎年(公元1642年)開建下羅溪橋
毛澤覃烈士陵園(2008年12月建)
希平村滴水寨風景一覽
希平村上逕倉庫——閩、粵、贛三省地方倉庫,清朝康熙壬寅歲(公元1722年)顧文鼎建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石仲泉瞻仰毛澤覃烈士陵園(2010年6月22日)
江西省民政廳長徐毅來澤覃鄉視察工作,看望敬老院老人。(2011年12月7日)
鄉黨委政府辦公大院
江西省民宗局長謝秀琦來安治村藍屋視察工作(2009年7月11日)
鄉人民代表大會
鄉黨代會
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光輝村老屋組)
澤覃鄉光榮敬老院
瑞金市唯一少數民族行政村——安治畲族村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
民間圈養鴨
石水村上三壩陳姓、朱姓聚居村落景致
五龍村橫山背古鴛鴦井
光輝村南坑口山谷采水
家生活實景一角
西瓜
仙米草
紅菌子(純天然)
烤菸
水稻雜交制種
木耳
葡萄
鮮香菇
毛竹林
光輝村南坑酸棗林
光輝村、五龍村連片田
石水村百畝葡萄基地
光輝村百畝楊梅基地
鵬圖塔
鳳鳴塔
龍峰塔
步權村紅豆杉樹
明星大村腦根包榕樹
明星大村腦古樟樹
新中塔
陳氏塔
朱氏塔
明星村鐵爐下宗祠背後古樟樹
農民服務中心
南華水庫
鄉派出所
鄉衛生院
城市公交通澤覃
畲族藍天希望國小
東州春蕾國小
澤覃中學
五龍村端午節龍舟賽
安治村達陂水電站
石水村小舟坊小水電站
石水圩市一角
護林工人進山護林
贛龍鐵路穿越鄉境
206國道穿越鄉境
澤覃大道
毛澤覃烈士陵園落成儀式
中共贛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書記鐘炳明,瑞金市市長賴曉嵐參觀毛澤覃烈士陵園。
紀念安治鄉民動八十周年大會。
《澤覃鄉志》編簒委員會成員合影
澤覃鄉政區圖
澤覃鄉林相圖
澤覃人民公社地名圖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錄
概述
人民英雄毛澤覃
蘇區革命鬥爭紀實
大事記
第一篇 建置與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位置面積
第二節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境域
第一節 轄區界址變遷
第二節 政區勘界現狀
第三章 區劃
第一節 建國前區劃
第二節 建國後區劃
第四章 行政村級建置與現狀
第一節 行政村級建置
第二節 行政村現狀
第三節 各行政村(大隊)主要幹部更迭表
第二篇 地名與村莊
第一章 居住地名與村莊
第一節 光輝片
第二節 石水片
第三節 安治片
第二章 山河地段名
第一節 山河地名
第二節 連片地名
第三節 田段地名
第三章 廢舊村莊
第一節 交通不便廢舊村莊
第二節 水庫移民廢舊村莊
第三篇 自然概貌
第一章 地質 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山嶺河流
第一節 山嶺
第二節 河流
第三章 氣候 物候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物候
第四章 自然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森林資源
第三節 野生資源
第四節 水資源
第五節 礦產資源
第五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天氣災害
第二節 水災害
第三節 旱災害
第四節 地質災害
第四篇 人口與計畫生育
第一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起源與姓氏
第二節 人口變化與普查
第三節 人口分布與構成
第二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機構與培訓
第二節 政策與措施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收入狀況
第二節 消費與積蓄
第三節 百歲老人
第五篇 政黨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建國前黨組織活動
第二節 黨委建制
第三節 黨代表大會
第二章 黨務
第一節 組織統戰
第二節 學習宣傳
第三節 老幹部工作
第三章 紀律檢查
第一節 紀檢機構
第二節 黨風黨紀教育
第三節 廉政建設
第四章 中國國民黨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
第二節 三青團 青年黨
第六篇 政權與政務
第一章 權力機構
第一節 維埃代表大會
第二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章 行政機構
第一節 民國以前行政建置
第二節 區、鄉蘇維埃政府
第三節 建國初期的區、鄉政權
第四節 墾殖場、人民公社
第五節 鄉人民政府
第三章 政務
第一節 政府辦公室
第二節 民政所
第三節 老建扶貧
第四節 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
第五節 鄉村建設
第七篇 武裝與政法
第一章 武裝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武裝力量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民兵
第五節 歷史上重大兵事活動
第二章 社會治安
第一節 剿匪、反霸、鎮反
第二節 禁毒、禁婚、禁娼、掃黃、易燃、易爆品管理
第三節 摘帽和糾正冤假錯案
第三章 司法 綜治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法制宣傳
第三節 人民調解
第四章 公安派出所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戶政管理
第三節 刑事偵察
第八篇 人民團體
第一章 工會組織
第一節 工會組織
第二節 農民協會和貧協會
第二章 青少年組織
第一節 共青團組織
第二節 少年兒童組織
第三章 婦女組織
第一節 蘇區時婦女組織
第二節 建國後婦女組織
第四章 協會、聯合會組織
第二節 計畫生育協會
第三節 個體勞動者協會和消費者協會
第九篇 農業
第一章 種植
第一節 糧食作物
第二節 經濟作物
第三節 果茶業開發
第二章 養殖
第一節 畜禽魚養殖
第二節 畜禽漁的行政管理
第三章 耕作機具
第一節 傳統農具
第二節 農業機械
第四章 農技農藝
第一節 農技服務機構
第二節 作物栽培
第三節 品種改良
第四節 土壤肥料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五章 農特產品
第一節 農特產品
第二節 畜、禽、魚特產品
第六章 農業生產關係變革
第一節 封建生產關係
第二節 土地改革
第三節 農業合作社
第四節 人民公社化
第十篇 林業
第一章 森林資源
第一節 林業用地
第二節 林木種類與分布
第三節 林木蓄積
第二章 營林生產
第一節 採種育苗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幼林撫育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一節 封山育林
第二節 森林防火
第三節 病蟲害防治
第四章 木竹行銷
第一節 木竹採伐
第二節 木材集運
第二節 木竹銷售
第五章 林政管理
第一節 經營體制
第二節 管理機構
第三節 森林執法
第六章 林特產品
第一節 林特產品
第二節 食用菌產品
第十一篇 水利水保
第一章 水利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蓄水工程
第三節 引水、提水工程
第四節 灌溉
第五節 飲水工程
第二章 防汛抗旱
第一節 防汛
第二節 抗旱
第三章 水土保持
第一節 水土流失
第二節 綜合治理
第十二篇 鄉村企業與民營經濟
第一章 手工業
第一節 淘金
第二節 造紙
第三節 磚瓦窯
第四節 糧油加工
第二章 鄉辦企業
第一節 鄉村電力與農電改造
第二節 農牧企業
第三節 林木企業
第四節 機械工業
第五節 建築企業
第三章 村辦企業
第一節 糧油加工企業
第二節 木竹加工企業
第三節 建築材料企業
第四節 服裝加工企業
第四章 招商引資企業
第一節 人工養鰻
第二節 造紙企業
第三節 食品加工企業
第五章 企業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經營體制
第十三篇 交通郵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交通管理
第二節 陸路與橋樑
第三節 水路與渡口
第四節 民間運輸
第二章 郵電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第四節 移動通信
第十四篇 商業貿易
第一章 鄉村圩市
第一節 鄉級圩市
第二節 村級圩市
第二章 供銷合作社
第一節 澤覃供銷合作社沿革
第二節 商業體制改革
第三章 糧油食品管理
第一節 糧食倉庫和管理機構
第二節 糧油市場管理
第三節 糧油購銷
第四章 工商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企業登記
第三節 市場管理
第四節 個體私營經濟管理
第十五篇 財稅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管理體制沿革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四節 財政監督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稅務機構沿革
第二節 賦稅徵收
第三章 金融
第二節 營業所
第三節 貨幣流通與存款貸款
第四節 保險所
第十六篇 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育
第一節 科舉教育
第二節 幼兒教育
第三節 國小教育
第四節 中學教育
第五節 職業教育
第六節 成人教育
第七節 教師隊伍
第八節 教育管理
第二章 科技
第一節 科技隊伍
第二節 科技宣傳
第三節 科技成果與套用
第十七篇 衛生體育
第一章 衛生
第一節 醫療機構
第二節 合作醫療
第三節 衛生防疫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二章 體育
第一節 學校體育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三節 競技體育
第十八篇 文化藝術
第一章 文化場所與設施
第一節 文化站(館、室)
第二節 廣播站、電視站
第三節 電影放影
第二章 民間藝術
第一節 民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
第二節 美術、書法、攝影、文學創作
第三節 族譜文化
第三章 藝文
第一節 藝文選載
第二節 成冊著作和藝術作品選錄
第三節 單篇作品選錄
第十九篇 方言與諺語
第一章 方言
第一節 聲母、韻母、聲調
第二節 特殊詞例
第二章 諺語
第一節 氣象諺語
第二節 農事諺語
第三節 生活諺語
第四節 歇後語
第二十篇 傳說與歌謠
第一章 傳說故事
第一節 民間傳說
第二節 革命故事
第二章 歌謠
第一節 蘇區歌謠
第二節 民間歌謠
第二十一篇 民情風俗與宗教
第一章 民情
第一節 性格
第二節 處世
第三節 美德集萃
第二章 風俗
第一節 生產習俗
第二節 生活習俗
第三節 節令習俗
第四節 禮儀習俗
第三章 宗教
第一節 宗教種類、場所及管理
第二節 信教風俗
第二十二篇 文物古蹟與旅遊勝地
第一章 文物
第一節 革命文物
第二節 歷史文物
第二章 古蹟
第一節 寺廟古蹟
第二節 塔石古蹟
第三節 茶亭古蹟
第三章 旅遊勝地
第一節 筆架凌霄
第二節 滴水寨
第二十三篇 人物榮譽
第一章 人物傳
第一節 古代人物
李秉禮
李功名
李崇躍
朱世用
李常聲
陳受漣
顧文鼎
劉應春
黎象輝
朱恆作
第二節 現代人物
劉忠恩
謝仁鶴
鄧希平
鄢寰
藍夏橋
李崇葵
毛澤覃
劉步權
邱積成
戴柳英
謝羅賢
劉山
胡榮佳
胡自強
劉惟洲
邱世桂
朱乾英
劉輝山
李明
李友林
顧玉平
胡煒
張亮
第二章 人物表
第一節 清代以前官員表
第二節 民國官員表
第三節 蘇維埃時期革命幹部表
第四節 建國前紅軍老幹部、傷殘老戰士一覽表
第五節 現代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表
第六節 現代專家學者表
第七節 現代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表
第八節 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表
第三章 英烈名錄
第四章 榮譽錄
第一節 為國爭光獲榮譽
第二節 先進單位獲獎表
第三節 先進個人獲獎表
附錄
一、主要參考資料、書目和採訪人
二、中共瑞金市澤覃鄉委員會檔案
三、致瑞金市澤覃鄉籍人士的一封信
四、編印《澤覃鄉志》捐資贊助單位和個人一覽表
五、編印《澤覃鄉志》捐資贊助人士簡歷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