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殘疾人聯合會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簡稱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由中國各類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殘疾人事業團體。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是在中國盲人聾人協會(1953年成立)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1984年成立)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於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殘在線上關內設11個部廳室,下設16個直屬單位、12個所屬社團,5個專門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 外文名: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
  • 簡稱:中國殘聯
  • 創辦時間:1988年3月11日
  • 類型:社會團體
  • 屬性:殘疾人及其親友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人民團體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現任領導:主席:張海迪
    黨組書記:周長奎
  • 地址:中國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186號
發展歷史,創建背景,初創階段,穩定發展,組織體系,機構設定,組織會員,業務資產,建設成就,專題項目,公益服務,國際交流,人才培養,教育普及,文化宣傳,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精神,現任領導,

發展歷史

創建背景

中國殘疾人事業是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殘疾人問題,是人類社會的固有問題。但是,在解放前,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奴役,由於經濟文化落後,殘疾人處於社會最底層,過著沿街乞討、朝不保夕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注殘疾人的生活,建立殘疾人組織,開展生產自救,殘疾人工作逐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建國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殘疾人事業的初創階段。“文化大革命”十年,殘疾人事業受到嚴重干擾破壞。

初創階段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殘疾人也由沿街乞討、流離失所轉由政府收養救濟。殘疾人和全國人民一樣成了國家的主人,有了政治權利和基本生活權利。農村殘疾人分到了土地和生產工具,參加了互助組、合作社。城市殘疾人在政府支持下組織起來生產自救,舉辦小型多樣的手工業合作社、組,後來發展成為福利工廠。一些無依無靠的殘疾人、殘疾孤兒、殘疾老人,分別被安置在陸續建立的兒童福利院、社會福利院和敬老院。50年代中期,殘疾人福利工廠、傷殘人福利院、榮軍療養院、精神病院等相繼出現。漢語盲文和聾人手語工作開始建立,中國盲文工作者黃乃參照路易·布萊爾盲文體系,設計了漢語盲文方案,經教育部批准在全國推行。盲人按摩醫療、盲人聾人康復工作、殘疾人文藝體育工作也陸續起步。
1953年,經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國盲人福利會。
1956年12月,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成立了中國聾人福利會。
“兩會”團結合作,協助政府開展生產自救、特殊教育、康復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工作。
1954年,創辦《盲人月刊》。
1957年,舉辦中國首屆青年盲人田徑運動會,聾人田徑、游泳運動會,有上千人參加選拔賽,活躍了殘疾人文化體育生活。
1958年,選派盲人運動員參加了國際盲人田徑運動通訊比賽,當時盲人的個別項目已接近國際水平。
1960年5月,召開全國盲人聾啞人第一屆代表會議,將前述兩會合併,成立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
1960年5月召開第一屆全國盲人聾啞人代表會議時,周總理、朱德委員長、鄧小平、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出席會議的全體代表,並照了相。周總理、董必武、葉劍英、謝覺哉等領導人還多次視察聾啞學校與福利工廠。
由於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在指導方針上發生嚴重錯誤及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干擾破壞,殘疾人事業陷於停頓。

穩定發展

1978年,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恢復活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盲人聾啞人協會及其下屬組織也相繼恢復工作。
1982年,全國人大修改後的《憲法》首次規定:“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1984年3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
1987年4月,進行了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
1988年3月,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的基礎上,本著改革的精神,成立了融代表、服務、管理功能為一體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198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
1990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1991年12月,國務院批准頒布《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畫綱要》及其16個實施方案。
1993年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由32個部委負責人組成的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

組織體系

機構設定

  • 最高權力機構
中國殘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中國殘聯主席團召集。代表中殘疾人及殘疾人親友應超過半數。全國代表大會職權是:
一、審議中國殘聯主席團報告,確定工作方針和任務;
二、修改中國殘聯章程;
三、選舉中國殘聯主席團。
  • 主席團
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負責貫徹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領導全國殘聯工作。主席團職權是:
一、選舉主席、副主席;
二、推舉執行理事會理事長,通過執行理事會組成人員;
三、檢查代表大會決議執行情況;
四、審議執行理事會工作報告;
五、調換、增補主席團委員;
六、監督執行理事會貫徹有關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的情況;
七、監督“人道、廉潔、服務、奉獻”職業道德建設情況;
八、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 執行機構
執行理事會是中國殘聯全國代表大會及其主席團的常設執行機構,由理事長一人、副理事長若干人、理事若干人組成。
執行理事會下設辦事機構,承辦中國殘聯的日常工作。
  • 內設部門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殘在線上關內設11個部廳室,下設16個直屬單位、12個所屬社團,5個專門協會。
部廳室:辦公廳(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研究室、維權部、組織聯絡部、康復部、教育就業部、宣傳文化部、體育部、國際聯絡部、計畫財務部、人事部
直屬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中國康復科學所(中國殘聯殘疾預防與控制研究中心)、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華夏出版社、華夏時報社、中國盲文出版社、中國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 、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 、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中國盲人按摩指導中心)、中國殘疾人雜誌社 、中國殘聯華夏文化集團(中國華夏文化集團)、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 、北京按摩醫院 、中國殘聯信息中心、中國殘在線上關服務中心 、上海國際康復活動中心
所屬社團: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殘奧委員會、中國特奧委員會、中國聾人體育協會、中國特殊藝術協會、中國獅子聯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中國盲人按摩學會、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康藝無障礙影視發展中心
專門協會:中國盲人協會、中國聾人協會、中國肢殘人協會、中國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

組織會員

與殘疾人事業有關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承認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可申請作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團體會員。

業務資產

  • 主要任務
(一)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維護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平等的公民權利,密切聯繫殘疾人,聽取殘疾人意見,反映殘疾人需求,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二) 團結、激勵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履行法定義務,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三)溝通政府、社會與殘疾人之間的聯繫,宣傳殘疾人事業,動員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消除歧視、偏見和障礙。
(四)協助政府制定實施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促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勞動就業、扶貧、維權、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科技信息化套用和殘疾預防等工作,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
(五)參與研究、制定和實施殘疾人事業的法律法規、政策規劃,發揮綜合協調、諮詢服務作用,對有關領域的工作進行管理和指導。
(六) 承擔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七)管理和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八)管理和指導各類殘疾人社會組織。培養殘疾人工作者。使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更加活躍。
(九)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發揮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的作用。參與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履約工作。
  • 資產經費
經費來源:一、政府財政撥款;二、社會捐助;三、其他。

建設成就

專題項目

  • 長江新里程計畫
李嘉誠先生一向心繫殘疾人士的需要,自1984年開始,李嘉誠基金會聯同中國殘聯為內地殘疾人士服務,30年來累計捐款超過港幣4億元。
秉承李先生“助無助者“”的理念,“長江新里程計畫”創於2000年,旨在幫助社會最困難的弱勢群體得到關懷與扶助,令眾多貧困殘疾人能重新出發。
2000-2005及2007-2012首兩期項目基金會分別捐款港幣1億元,在裝配假肢、提供教育培訓和就業機會等取得成效,直接服務全國26萬殘疾人,其中支持17萬殘疾人裝配義肢,間接服務人數逾1600萬。
第三期基金會新增捐款港幣一億元,支持“假肢服務”、“腦癱兒童引導式教育”及“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三個項目,預計可直接惠及逾10萬殘疾人士,模式及經驗可輻射全國33省各級殘在線上構及數百萬人群受惠。
  • 通向明天-交通銀行殘疾青少年助學計畫
為加快中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扶持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青少年接受教育,促進殘疾人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交通銀行自2007年起,在10年之內,向中國殘聯捐贈人民幣1億元,共同實施“通向明天-交通銀行殘疾青少年助學計畫”(以下簡稱“助學計畫”)。
“助學計畫”10年周期內資金主要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完成學業,為特殊教育學校(院)和接受隨班就讀學生的普通學校添置教育教學設備,資助中西部地區新建特殊教育學校,資助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和殘疾人職業教育師資培訓等。
  • 中國殘聯/嘉道理慈善基金會社區康複合作項目
自2003年6月到2010年,中國殘聯在嘉道理慈善基金會的資助下,先後在全國13個貧困縣實施社區康復服務項目。該期項目選取包括江蘇灌南在內的中國18個省(自治區)的18個貧困縣作為項目實施地區,旨在形成一個完整的、全國範圍的、欠發達農村地區殘疾人現代社區康復網路,展示在農村地區推廣全面的、以需求為導向的、平等參與的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是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並在國家有關殘疾人政策制定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項目從2012年3月1日開始實施,至2014年12月31日結束,歷時三年,通過開展社會宣傳、基本線索調查、康復服務、殘疾兒童教育、生計支持、社會融合、幫扶援建殘疾人康復中心等軟硬體建設,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救助和發展機會,營造全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
到2014年項目結束時,將縣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成集資源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培訓中心和示範視窗為一體的綜合性殘疾人康復基地,並以康復中心為載體,充分整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資源,構建社會化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同時,為殘疾人建立規範化、個性化的康復服務檔案,使全縣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普遍享受到簡便、高效的康復服務。

公益服務

  • 康復工作
康復工作領域已擴展到精神病綜合防治、智力殘疾預防和低視力康復。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全國已有30個市、30個縣採取社會化、開放式、綜合性的措施,對70多萬精神殘疾人進行康複試點;建立了近百個低視力康復點,為低視力殘疾者配用助視器,使其脫離盲人生活狀態;針對導致智力殘疾的遺傳和缺碘兩大因素,6個省和14個高發縣制定了控制遺傳性智力殘疾的規定,部署了食鹽加碘及對新婚育齡婦女、孕婦和嬰幼兒補用碘油製品,以消除碘缺乏病,預防殘疾。
  • 康復基礎性工作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1988年建成的中國第一個現代化康復研究中心,在康復醫療、科研、人才培訓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國建立了29個省級聾兒康復中心、600多個聾兒語訓部(班)。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設立1200多個社區康復站、300多個特殊用品輔助用具供應服務站,幫助殘疾人補償和訓練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參與社會能力。在街道和福利工廠設立精神殘疾人和智力殘疾人工療站1300多個。逐步發展骨幹康復機構,三級綜合醫院普遍設立康復科(室),6所醫學院校開設了康復醫學專業,發揮培養人才和技術指導作用。
  • 勞動就業
國家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針,採取按比例安排就業和減免稅優惠政策及各種扶持保護措施,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安排殘疾人勞動就業。
截至1993年底,集中安排殘疾人的福利企業已達5.6萬個,84萬殘疾人在其中就業,1993年實現產值890億元,其中有不少出口創匯產品。在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按比例安排就業邁出了開拓性的一步:140多萬殘疾人分散在各單位就業,占全國職工總數0.93%。在此基礎上,全國已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9個大城市依照殘疾人保障法的規定進行試點,按1.5~2%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個體從業的殘疾人已達數十萬。
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抽樣調查,截至1993年底,中國城鎮殘疾人就業率為50%,農村殘疾人在業率為60%左右。全國建立435個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實施待業登記、能力評估、職業培訓、就業介紹、指導的殘疾人勞動服務網路逐步形成。農村由縣、鄉(鎮)政府和基層組織扶助殘疾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和其他生產勞動。針對貧困殘疾人口數占全國貧困人口半數的狀況,國家於1990年批准設立“康復扶貧”專項貼息貸款,第一批貸款一億元撥到500個縣,先後幫助40餘萬個殘疾人戶進行康復、職業培訓,參加生產勞動。這一舉措成效明顯,“先治病,後治窮,學技術,抓生產”,不少殘疾人初步脫貧。1991年,在有8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第三屆殘疾人職業技能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國殘疾人展能團獲金牌15、銀牌10、銅牌10,為各類獎牌和總分第一名。
  • 社區活動
國家發布了《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瀋陽等城市的主要道路、街道和商場、劇院、會議中心、廣場等建築物逐步採取了無障礙措施。城市實行盲人免費乘車、盲人郵件免費寄遞等。這些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創造了條件。公眾助殘意識逐步提高,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後的三年間,分別以"宣傳保障法"、"走進每個殘疾人家庭"和"扶助與共進"為主題,開展了三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從中央到縣鄉地方領導,深入村和居委會看望殘疾人,中國每個年度的"助殘日"有數千萬人為殘疾人辦實事、送溫暖。截至1993年底,中國約有五千萬少年隊員先後參加了歷時8年的"紅領巾助殘"活動。各級殘疾人組織開展"建殘疾人之家"、做"殘疾人之友"活動,展現了團結、友愛、互助之情。召開"全國助殘先進集體、個人暨自強模範表彰大會,表彰193個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75個殘疾人之家、194名全國自強模範,宣傳殘疾人身殘志堅、為國奉獻的事跡和自強不息精神,推動社會樹立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風尚。

國際交流

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積極參與了“聯合國殘疾人十年(1983~1992)”和“亞太殘疾人十年(1993~2002)”行動,參加了各類殘疾人國際組織,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殘疾人事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承辦了12次重要國際會議。應聯大秘書長邀請,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以中國代表團特別顧問身份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闡明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狀況、方針原則並提出建議,受到熱烈歡迎。中國殘疾人事業的基本做法和巨大進展,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權保障的廣泛性、真實性和公平性。中國有關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的觀念、法規、政策、方針、辦法逐漸為國際社會吸收、認同,並在聯合國產生的有關殘疾人的檔案中得以體現。中國殘疾人事業獲得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國際組織的表彰。

人才培養

教育普及

教育殘疾人教育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重點的方針,著重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
截至1993年底,特教學校已發展到1108所,比建國前增長25倍,比1966年增長4倍,平均每年增長20%;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達3568個,這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已逐步成為殘疾兒童義務教育的主體。在特教學校、特教班就讀的盲、聾、弱智兒童已達37萬餘人,相當於建國前在校生兩千人的185倍。
1988~1993年五年累計,全國普通技校、中專共招收殘疾學生4300人。建立了殘疾人職業高中89所、技工學校9所、中等專業學校15所及各類培訓機構268個,開辦各類中短期職業培訓班4500多期,共培訓13萬餘殘疾人。高級中等以上教育初見成效。大學之門已為殘疾青年敞開,普通高校1988~1993年累計錄取3859名殘疾學生。開辦了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山東濱州醫學院醫學二系(專收肢殘學生)、天津理工學院聾人機電專業,試辦了青島盲人高中、南京聾人高中,新疆、南京中醫學院開設了盲人按摩醫療專業。盲文改革和聾人手語的推廣取得成果。制定了《漢語雙拼音盲文方案》、盲人數理化和民族器樂符號,出版了第一部規範化的《中國手語》和盲人觸摸世界地圖集。

文化宣傳

社會傳播媒介和公眾文化單位努力為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服務。1992年成立的全國殘疾人事業宣傳新聞促進會,已成為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聯繫的樞紐,每年在中央報刊、電視台、廣播電台刊登和播放有關殘疾人事業的稿件達數千篇,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及時報導,基本形成了宣傳網路。適應聾啞人的需要,開辦了電視手語節目,並在一些影視節目中增加字幕。截至1993年底,全國攝製了《啟明星》等引起強烈反響的10多部電影和50多部電視劇。為殘疾人服務的華夏出版社、中國殘疾人雜誌社等單位,出版發行盲人、聾人、弱智人讀物和殘疾人教育、康復、就業等書刊1200餘種、數千萬冊。全國開闢了2100多個殘疾人活動場所和51個盲人有聲讀物圖書館(室)。
1987、1990年先後舉辦兩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有兩萬餘名殘疾人參加各地演出,共演出萬餘場,展示了才華,感動了社會。中國殘疾人業餘藝術團不但在中國國內演出,還曾出訪歐美亞澳洲十幾個國家和香港,引起轟動,被譽為"美和友誼的使者"。1985、1989、1992年先後舉辦了三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有14萬名殘疾人參加縣以上選拔賽,推動了基層體育活動,並創造了優異成績。僅第三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就刷新238項全國紀錄、10多項世界紀錄。中國殘疾人業餘體育代表團先後參加殘疾人奧運會等10多次重大國際比賽,共獲金牌133枚、銀牌62枚、銅牌29枚,在第八、九次殘疾人奧運會上獎牌第一,為國家爭了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圖為殘疾人聯合會會徽圖為殘疾人聯合會會徽
一、會徽中心圖形由"殘疾人"三字的漢語拼音縮寫CJR組成,表示殘疾人,與國際上通用的殘疾人標誌相近,使人一看便知是代表殘疾人。
二、會徽外形是中國人民喜愛的梅花,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又象徵殘疾人頑強拼搏的品格和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進取精神。翠綠的底色象徵著頑強的生命力;梅花盛開,寓意殘疾人事業的春天,代表中國殘疾人及其親屬的希望。
三、梅花以五個相互連線的人字組成象徵殘疾人團結攜手,生活在友愛、互助的社會之中,得到理解和尊重;象徵全國人民共舉人道主義旗幟,和殘疾人一起組成親密無間的整體。
四、會徽的中心圖形和邊線採用金色,象徵殘疾人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沐浴黨的陽光,象徵中國殘疾人事業生機蓬勃,欣欣向榮。
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徽章,正面採用會徽圖案,背面標示"中國殘聯"字樣。

文化精神

弘揚人道主義思想,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

現任領導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屆主席團領導
職務姓名
名譽主席
鄧朴方
主席
張海迪(女)
副主席
周長奎、呂世明、程凱、劉再軍、侯晶晶(女)、陳國民、黃悅勤(女)、沙馬友古
資料來源: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屆執行理事會
職務姓名
理事長
周長奎
副理事長
程凱、賈勇、王梅梅(女)、相自成
理事
李慶忠、楊洋(女)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