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西郜村東端,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是北宋至清朝時期的建築。

澤州崇壽寺,始建於北魏,唐開元七年(719年),予以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稱今名。宋宣和元年(1119年),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前殿)、釋迦(中殿)、雷音殿(後殿)、羅漢殿、地藏殿、觀音殿、關帝殿、石佛殿、鐘樓、鼓樓、廂房、耳樓等。澤州崇壽寺建築形制規整,釋迦殿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與風貌,附屬文物文化內涵豐富,整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019年10月7日,澤州崇壽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澤州崇壽寺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西郜村東端
  • 所處時代:北宋至清
  • 占地面積:約 3200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208-3-011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主要建築,山門,前院天王殿,中院釋迦殿,後院雷音殿,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澤州崇壽寺始建於北魏。
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
唐開元七年(719年),重修澤州崇壽寺。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119年),重建澤州崇壽寺。
金、元、明、清,屢有修建澤州崇壽寺。

建築布局

澤州崇壽寺,現存年代最早的建築為釋迎殿,形制古樸,檐柱上有宋代題記。澤州崇壽寺為三進院落,南北長87.2米,東西寬36.7米,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前殿)、釋迦(中殿)、雷音殿(後殿)、羅漢殿、地藏殿、觀音殿、關帝殿、石佛殿、鐘樓、鼓樓、廂房、耳樓等。

主要建築

山門

山門,建於一石砌高台之上門前有數十級石砌台階,登山門入前院。
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山門

前院天王殿

前院正北為天王殿,兩側各有掖門,掖門兩旁計有明代石雕獅子四隻。與天王殿掖門平行,東西為鐘鼓二樓,從掖門入中院。

中院釋迦殿

中院正北為釋迦殿,形制古樸,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單檐歇山頂,徹上露明造,梁架為四橡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斗拱為五鋪作單秒單下昂計心造,前檐用方形抹角素麵青石檐柱,側角、收分明顯,角柱生起,南北各設殿門。檐柱上有宋宣和元年(1119年)題記,門帽石上有金天會八年(1130年)題記。東西配殿為地藏殿、羅漢殿,院中有唐代八角形石幢兩座。由釋伽殿兩側入後院。
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釋迦殿

後院雷音殿

後殿為雷音殿,面闊五間。明間下存元至正二年(1342年)額一塊。現存乃明代建築,留有多處元代風格,後院東西各有偏院,東偏院為善薩院,正殿原供奉三大士(觀音、文殊、普賢)。南殿為石佛殿,用磚券成牆龕,龕內立造像碑兩幢,一為北魏,一為唐代。西偏院為關聖院,正殿為關帝殿,原供奉關羽,南為馬廳,原塑二馬。

文物遺存

綜述
澤州崇壽寺寺內還保存有北魏造像碑一通,雕屋形龕及一佛二菩薩,另有宋、金、元、明歷代石碑十二通。
北魏造像碑
造像碑年代為北魏,砂石質,碑高141厘米、寬7厘米3、厚22厘米。四面雕鑿佛像,正面雕一佛二菩薩二飛天及72小佛。發願文已剝蝕不清。
澤州崇壽寺
北魏造像碑
唐代經幢
澤州崇壽寺內有兩座唐代經幢位於中院東西兩側。東幢下施須彌座,飾寶裝蓮花,須彌座上再制蓮座一層。幢身平面八角形,八面均刻有經文,但內容已不清。幢身之上有傘蓋一層,周圍浮雕瓔珞花紋。第二層幢身八面各有一佛二菩薩雕像,其上又刻仰蓮一層。《山西通志·金石記》引《鳳台縣誌》:“石幢二,書《佛頂尊經》,皆開元天寶神聖文武應道皇帝”。
澤州崇壽寺
經幢

研究價值

澤州崇壽寺建築形制規整,釋迦殿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與風貌,附屬文物文化內涵豐富,整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澤州崇壽寺
澤州崇壽寺轉角鋪作

保護措施

1986年8月,澤州崇壽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澤州崇壽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澤州崇壽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西郜村東端。
山西澤州崇壽寺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澤州崇壽寺,路程約27.3千米,用時約40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