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庵,俗稱觀音堂。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顧路鎮李家盤東。始建於明朝景泰七年(1456)。清康熙四十二年(1730),知縣李發枝書門額。雍正年間毀於火災。乾隆四年(1739)重新修理。乾隆八年(1743)張成重書門額。嘉慶八年(1803)增建。嘉慶十八年(1813)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又毀於火災。二十三年(1934)廟祝黃永康央地方人士募金重建。黃炎培書寫"潮音庵"門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潮音庵
- 外文名稱:Chao Yin An Temple
- 地理位置:上海浦東新區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別名:觀音堂
- 時間:明朝景泰七年(1456)
- 修建:2015年底完工
簡介,建築結構,遺址延襲,歷史沿革,文化,相關看點,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二園,三灣,
簡介
潮音庵得于于佛菩薩說法的妙音,稱為"海潮音"。《楞嚴經》卷二謂:"佛興慈悲,哀憫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諸善男子。""海潮音"亦特指觀世音菩薩說法之音。
潮音庵,主殿供西方三聖和釋迦牟尼、南海觀音、地藏等佛,兩傍列十八羅漢,東西兩次間為禪房。
東廂房供文昌、純陽祖師、雷公、電母、施相公及劉郇膏等像,西廂房三間為客廳。
進門為彌勒殿供彌勒佛和韋馱像。殿外庭心大鐵鼎一座。庵地面積3640多平方米。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上海時,東廂被日軍炮彈擊中,牆壁炸一巨洞,門窗震毀。1940年寶昂師太進庵後逐步修復。
解放後,庵一度作為廠房及倉庫,殿內建築頗多損壞,1982年又修復開放。1989年動工增修講經堂和報恩塔,1992年11月上旬竣工。
講經堂上下二層,上層為藏經堂,下層為講經堂,中間供玉佛一尊。
1992年11月14日,為講經堂內的玉佛舉行開光典禮,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寺方丈真禪大和尚主持了開光典禮,並在講經堂內舉行三天講經法會。
報恩塔高51米,分7層,登高可東眺東海、西觀市區。
建報恩塔是寶昂師太的一大宏願,取義於報四重恩,一報國家恩,二報佛尊恩,三報眾生恩,四報父母恩。現是佛教朝聖地,又是旅遊好景點。
一九八二年,潮音庵批准開放,重新整修,經歷年修葺建設,規模漸復,煥然一新。
現主要建築有韋馱殿、大雄寶殿、圓通寶殿、藏經樓、報恩塔及僧寮、齊堂等。
大雄寶殿內供三世佛,旁列十八羅漢。圓通殿內供四千手觀音一尊,慈容宛然,妙相壯嚴。
兩邊為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報恩塔凌空矗立,堪稱浦東新區第一塔。
寺中藏有《大正藏》等佛教經典,另立有“潮音庵重修記碑”一塊。
現任住持寶昂法師,九十歲,浙江省餘姚人,一九二三年出家,師從達鶴法師,兼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浦東新區佛教協會會長。
建築結構
1996年4月,潮音庵管委會逐級申報,終於被上級主觀部門批准為地區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
為此上海佛教協會指派高僧,88歲高齡的寂昌法師常住潮音庵任住持。
從此,潮音庵香火日漸旺盛,上海市三百多名居士得到了合法的活動場所。
經寂昌法師和寺內五名僧人及眾居士共同努力,後經寂昌長老與十方信眾戮力同修,使該寺成為滬第一梵剎。
每年春季,南山梨花如雪,門前桃花似粉;秋季則石榴掛果,四山點翠。
如今的潮音庵又在放生池前新建了天王殿,殿兩側同時建起東西走廊,與東西廂房連線,同時還建起齋房,解決了僧人和居士的食宿問題。
現在,寂昌法師經常往來於潮音庵千佛山之間,從事佛教活動。
潮音庵內日常事務,由心昊法師代為主持。
在重建潮音庵的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還發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關重修潮音庵石碑12塊,並在重建後的大雄寶殿右側建起了碑林。
其中有一塊雕龍石碑,為清嘉慶六年(1802年)所立,此碑記載了之所以被稱為歷史,碑文說:“吾邑人有煤窯開自前朝萬曆年間,迄今(即嘉慶年間)掘取殆遍”,同時還詳細介紹了“邑之人王琛與山人太谷智太洋合夥採煤而得之”,及其在潮音庵內修建窯神廟的經過,此碑進一步豐富了潮音庵的文化內涵。景點集萃
遺址延襲
近代僅存遺址,1992年重建,正名潮音庵,因甘泉而起今名。占地10.7畝。寺內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窯神殿、東西配殿,兩側為連線長廊,院內有放生池、甘泉、千餘歲銀杏樹及各種古樹,寺內還存有歷代修建寺院的石碑。大雄寶殿塑金身佛像三尊,配以十八羅漢,其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放生池內塑有騎龍觀音,甘泉水流注池內。
潮音庵亦歷史經劫難,屢受戰亂雷火的襲擊。到一九四九年前後,這裡已傾圯殆盡,僅存殘坦頹壁。一九九二年,上海市市中區渴口鎮對潮音庵施以大規模重修。重建後的大雄寶殿;東西廂房雕廊畫棟,古色古香;四周院牆蜿蜒曲折,古樸曲雅。大雄寶殿內,如來佛祖端坐中央,東西兩側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大雄寶殿前台階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銀杏樹下的甘泉潺潺注入,(潮音庵因此而得名),池內游魚嬉戲,增添無限生機。一九九六年四月,潮音庵被批准為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在重建潮音庵的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還發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關重修潮音庵石碑十二塊,並在重建後的大雄寶殿右側建起了碑林。其中有一塊雕龍石碑,為清嘉慶六年所立,此碑記載了棗莊之所以被稱為煤城的歷史。
潮音庵如今已成為園林中心景點,善男信女或到這裡燒香拜佛,或來此處一瞻佛祖威儀。隨著時間的推移,潮音庵必將重現昔日輝煌,成為魯南地區大放異彩的佛教文化聖地。
銀杏樹下,有一塊石碑立於明朝萬曆十五年(1588年),題為《重修龍窩寺碑記》載:“龍窩寺距邑址三十餘里,在平山之東麓,雲谷山之前,境幽地勝,中有泉水甘冽異常,舊名潮音庵。始創無所考,元延佑年間(1314年左右),梁家莊洪寬等重修之……”該碑高約四米,為一巨石該制而成,碑文為明朝光祿寺卿賈夢龍所撰,其弟賈夢鯉所書。碑背面記載著潮音庵過去的輝煌:擁有良田千頃,寺內僧人逾百,重修時捐資捐助者有數千人之眾。
歷史沿革
律宗是佛教發展到唐代,國家統一,佛教內部也需要實行統一的戒律以加強自己組織的情況下,由道宣創立的一個宗派。道宣創立的律宗學說,主要是“心識戒體論”。所謂“戒體”,指弟子從師受戒時,授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習的功能。律宗把戒分為止持、作持兩門:“止持”是“諸惡莫作,規定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作持”是“眾善奉行”,包括受戒、說戒和衣食坐臥的種種規定。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原來出貞於僧侶,鑒於農民利用宗教起義的歷史事實,對佛教進行整頓,扶正祛邪,又保障了佛教在安定環境中的正常發展。清朝是繼承明代佛教政策的,它之所以在法源寺設戒壇,定其為律宗寺廟,意在宣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律宗教義,對人民進行“治心”。
《御製法源寺碑文》稱:“人以為戒在是即法在是,未知其法之源也;即謂攝心明戒,亦祗知心之說,而源仍未及知也。”“源不可不達矣,(必須)識心達本源”,並且聯繫社會現實解說“達源”乃“巨而忠國孝親,制行立事;細而飲食起居,日用常行”,還說“本皇祖勸善至意,書‘存誠’之顏,揭示萬古達源之要”,從而點明了崇尚律宗的要旨。因此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潮音庵應詔再次整修,竣工後乾隆皇帝親自來到潮音庵,御書匾額賜寺,此匾至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上。乾隆皇帝還在寺內寫下了“最古燕京寺,由來稱憫忠”的詩句。在這裡,意義表露的很明白,即:千條萬條戒律、刑律,都是“流”,內心存誠才是“源”。從宗教本身的意義來講,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譯,通指包括佛教教義在內的一切事物。弘揚佛教,追本溯源的話,就首先要抓住律學,從而突出了潮音庵作為佛教律宗寺廟的重要地位。
文化
詩詞
峽州潮音庵(陸游)江上潮音庵,登臨擅一州。
山亭喜無恙,老子得重遊。
灘急常疑雨,林深欲接秋。歸途更清絕,倚杖喚漁舟。
潮音庵如今已成為上海中心景點,善男信女或到這裡燒香拜佛,或來此處一瞻佛祖威儀。隨著時間的推移,潮音庵必將重現昔日輝煌,成為大放異彩的佛教文化聖地。潮音庵現任方丈是心昊法師,33歲,原籍山東濟寧人,1991年出家,師從寂昌法師。現任監院惟正法師,27歲,原籍亦為山東濟寧人。本寺已退居方丈是寂昌法師,現已高齡90歲,原籍山東濟寧人。
相關看點
一橋
當推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站在橋頂,看七月廿七搖快船,是再好莫屬,而其他三十幾座古石橋之壯美也並不遜於周莊,論構築和工藝,朱家角中和橋和西柵橋較周莊雙橋更堅,而那些特色橋更是周莊無法比擬的。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咭咯”作響的戚家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
一街
那是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線天”獨特構築,令人嘖嘖稱奇。有“長街三里,店鋪千家”之稱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掛,成為江南古鎮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鎮所望塵莫及的。
一寺
是報國寺,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內緬甸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贈送的第一尊白玉觀音及千年古銀杏,稱為報國寺“三寶”。
一廟
是城隍廟,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青瓦黃牆,飛龍翹角,吉祥葫蘆,花格落地長窗,呈現古意盎然、香菸裊繞、肅穆壯麗的景象。其中“斗拱戲台”、“木刻橫樑”及“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一廳
是席氏廳堂,集江南豪門大富人家建築之大成,特別“牆門磚雕”堪稱一絕,其圖案優美,雕花之精細,技法之高超,讓人嘆為觀止。一館,即是“王昶紀念館”,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部右侍郎,稱為“吳中七子”的王昶的臘人臘像、詩字畫、碑刻、織布機、老式床等近百件實物展品,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晶位極高。
二園
是課植園和珠溪園,一個古老,一個現代;一個龐大,一個精巧,相映成趣。課植園是一處莊園式園林建築,占地96畝,園由馬文卿建於1912年,乃寓“一邊課讀,一邊耕植”以應園名,園內建有書城,又辟有稻香村,園中亭台樓閣,廊坊橋樹,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各種建築及生活用房200餘間,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得體,構思精巧,在私人園林建築中實為罕見。而珠溪園,則建於1956年,占地70餘畝,小巧玲瓏,景色優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園,各具特色,還辟有兒童樂園、餐廳、茶室、商店,為休息、進食、購物、遊玩於一體的理想場所。
三灣
即:三陽灣、轎子灣、彌陀灣。人行街上,前後左右都是房,以為到了路盡頭,直角拐彎,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產生別有洞天的奇妙感覺,這種在老街上出現奇特拐彎的景觀,是其他古鎮難得一見的,非朱家角不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