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校坐落在榕江之檳,尖頭山上,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幽美;學校辦學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學子廣布,人才輩出;學校秉承“奎光”傳統,發揚“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校訓,倡導學生“知校史、遵校訓、守校規、揚校風、護校譽”,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與時俱進。
發展經歷
學校地址
在潮陽區關埠鎮,位於榕江之濱,尖頭山上,依山近水,環境幽美;學校占地100畝,建築面積12835平方米。現有25個教學班, 2026名在校學生。
歷史變遷
奎光書院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當時潮陽縣九所公學書院之一。據悉,當時潮州總兵方耀強行派徭役圍墾直浦都(今關埠鎮、金灶鎮一帶)的三斗門至竹山都(今西臚鎮、河溪鎮一帶)的桑田海灘,開闢水田一萬多畝,年收租穀物三萬餘石,直浦、竹山兩都的士紳對此事非常不滿,並揚言要彈劾方耀。為了安撫民心,方耀經同僚出謀獻策後在關埠門辟司(今關埠鎮鎮中心)倡辦書院,並撥款置租160石作為聘請教師經費。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奎光書院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為高等國小堂,學制三年。宣統三年(1911年)改辦為奎光兩等國小堂,學制七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改為六年制完全國小。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四月,日本飛機轟炸關埠,奎光完全國小部分校舍被炸毀。
1950年學校由共和國地方政府接收承辦。1952年秋校址遷至清朝潮州鎮總兵黃金福的府邸(黃武賢之侄,當地人稱其府邸為“新府”),學校改稱關埠中學。1955年11月學校改稱潮陽縣第十初級中學,1958年秋學校拓展開闢石井鄉尖頭山麓為勤工儉學基地,隨後逐漸擴大,增辦高中部,學校改稱潮陽縣關埠中學,為潮陽縣榕江片第一所完全中學。1974年“新府”校區在尖頭山麓擴建教室與宿舍,1977年總校與高中部搬設於石井尖頭山麓,國中部作為分校繼續留在“新府”。1993年以後學校改稱潮陽第四中學。2004年“新府”校區改立為關埠鎮廈林初級中學。
設施建設
在發展的歷程中,學校緊跟著時代的步伐,感應著時代的脈搏,不斷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如今,學校擁有教學樓二棟,操場、圖書館配套齊全;有“U”字型學生宿舍樓一棟,學生食堂一座,教師宿舍樓一幢,正在新建設教學與實驗樓一棟;有多媒體教室十四間,教師備課信息中心一間,學生專用電腦室兩間、印刷室一間等軟、硬體設施。
師資隊伍
學校有一個善於管理、知人善任、團結奮進的領導班子;也有一支愛崗敬業、熟悉業務、教學水平高、備考經驗足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82人,中、高級職稱教師50人。教師的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奎光”傳統,發揚“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校訓。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校提出了“科研興校”的治校方略,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宗旨,依法治校;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最佳化教師結構,教師樂教善教;大力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管理措施,學生遵規守紀,勤學好學;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拓寬校道,平整操場,美化校園,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倡導師生“知校史、遵校訓、守校規、揚校風、護校譽”,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與時俱進。
辦學成果
辦學以來,學校為高校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合格的人材,如今桃李芬芳。在高考的競技場上,學校曾經創造過輝煌: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高考成績一直名列潮陽前茅,改革開放後的高考成績也穩居潮陽面上中學前列。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和學校自身建設的不斷完善,學校的高考成績穩中有升,上線人數逐年增加。如2009年上本科線以上85人,三A線以上251人,上線率80.5%;2010年上本科線以上60人,三A線以上145人,上線率達84%。學校被評為潮陽區“法制教育先進單位”、“禁毒先進單位”;有2位校長被授予潮陽區優秀校長榮譽稱號;有10位教師被授予廣東省、汕頭市或潮陽區優秀教師、先進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師生的論文或作品也多次獲得區級以上不同等次的獎項。
未來展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上級部門的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潮陽四中”這所百年老校將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不斷前進,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更大的跨躍。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4年廣東省高考成績公布,我校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實現了既定的各項目標,本科上線人數與總上線率創歷史新高。上本科線106人,首次突破100人。三A線157人,總上線551人,比2013年增加110人,上線率達89.4%。
校長風采
● 陳明波校長簡歷:陳明波,中共黨員,籍貫廣東潮陽。大學本科,地理中學高級教師。
2006年3月任汕頭市潮陽第四中學副校長。
2010年8月至今任汕頭市潮陽第四中學校長。
●校長榮譽
2008年9月被評為潮陽區“優秀校長”。
2010年9月被評為汕頭市“德育先進個人”。
教師風貌
由潮陽區教育局主辦、金堡中學協辦的潮陽區第五屆中國小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於2014年9月12日圓滿結束。我校吳佳純老師以優異的成績在高中組的13名參賽老師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等獎。
此次比賽設有“成長故事敘述”、“班會課(班集體活動設計)”、“情景答辯”三個環節。我校吳佳純老師在這三個環節的比賽中,沉著應戰、技壓群芳,表現得相當出色。她憑藉深厚紮實的理論功底、聲情並茂的故事敘述,以及清晰靈巧的情景答辯,多次贏得在場觀眾和評審的掌聲。
賽後,吳佳純老師表示,她能夠獲得這樣的好成績與平時的班主任工作緊密相連,大量案例直接來源於平時的學生工作,正因為注重平日工作中的素材累積,所以能輕鬆應對本次比賽。同時,這次比賽也考查老師處理各種學生問題的實踐能力,為她接下來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歷史沿革
走過139個春秋的潮陽第四中學的歷史可追溯到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奎光書院,後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辦為奎光高等國小堂,宣統三年(1911年)改辦為奎光兩等國小堂,民國十一年(1922年)改辦為奎光完全國小,民國三十年(1941年)創辦為潮陽縣第八區初級中學,1952年秋學校改稱關埠中學。1955年11月學校改稱潮陽縣第十初級中學,1977年總校與高中部搬設於
石井鄉尖頭山麓,1993年以後學校改稱潮陽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