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2007、2008年共安排移民遷建2368戶、7634人,共涉及7個村55個村民組。其中:2007年共安排來龍鄉的時大營村(332戶1073人)、淮鳳村(292戶949人);踅孜鎮的羅港村(473戶1550人);上油崗鄉的胡林村(121戶436人)、上油崗村(48戶156人)。合計1266戶4164人。2008年安排隆古鄉的王圍村(238戶758人)、堡子口村(864戶2712人)。合計1102戶3470人。國家補助資金戶均2.04萬元,其中基礎設施配套費0.24萬元。為切實做好我縣災後重建,搞好移民遷建,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當地實際,經縣災後重建指揮部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潢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潢川縣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方案的通知
- 地區:潢川縣
- 內容: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方案
- 隸屬:政府公告
基本信息,信息內容,
基本信息
潢川縣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潢川縣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方案的
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部門:
《潢川縣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方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望結合各身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工作順利完成。
二00八年四月十日
信息內容
潢川縣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安置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災後重建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中心,實行國家補助和民眾自力更生相結合,統一規劃和尊重民眾意願相結合,採取多種形式,確保災民遷得出,穩得住,能發展,促進灘區民眾安居樂業,經濟發展。
淮乾灘區災後重建實行“政府主導、鄉村為主、民眾自願、部門配合”的原則,根據民眾自願,採取聯建、自建、或自主安置的方式,把現有在灘區居住的民眾遷到靠崗或圩內安全地區。
二、遷建管理
(一)安置點的選址。安置點的選址上要充分考慮居住及耕作方便,鄉鎮政府作為責任主體採取土地置換或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確保2008年4月20日前全部完成。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儘可能的考慮與原有的居民區一起,以提高公共設施的利用率。
(二)安置點的規劃。在規劃上要做到八個結合:一是在安置點選址上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二是在安置點道路建設上和鄉村公路建設相結合;三是在安置點學校建設上和普及義務教育相結合;四是在安置點飲水工程建設上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相結合;五是在衛生設施及村部公益建設上和貧困村幫建工作相結合;六是在安置點供電建設上和農村電網建設相結合;七是在廣播電視通訊建設上和村村通工程相結合;八是重點安置點建設任務要和當前社會支援災後重建工作相結合。
(三)安置點的建設。
1、基礎設施建設。由規劃部門進行規劃設計,縣指揮部公開招標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進行建設,縣指揮部根據工程進度撥付資金。為不影響民眾建房,由鄉鎮負責務於2008年4月25日前將安置點的施工便道修通,保證建築材料的運輸。同時選出村民代表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
2、房屋建設。對到安置點集中安置的由鄉村根據遷安民眾家庭成員的多少於2008年4月30日前將宅基地合理分配到戶,原則上1人戶1間(4米×16米),2-4人戶2間(8米×16米),5人以上戶3間(10.5米×16米)。同時根據民眾意願引導民眾採取聯建或自建,不搞行政干預,不搞一刀切。
3、自主安置。對於要求自主安置或投親靠友的,由本人寫出申請,並由鄉村兩級簽字,同時向全村張榜公布,待7—10日無異議後,由鄉村與拆遷自主安置戶簽定協定保證永不返遷,報縣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後按照自主安置的的資金補助方式進行補助。
4、對於不願意搬遷的,不得強行搬遷,由本人寫出申請,村委會加注證明,鄉鎮出具意見,存檔備案,以後不再發放補助資金。
(四)獎勵措施。
2008年5月20日前拆除老房的每戶獎1000元,5月30日前拆除老房的每戶獎500元,5月30日以後拆除老房的不再獎勵。
2008年5月30日前對已拆除老房並建成新房的按宅基地間數每間獎勵500元,6月10日前對已拆除老房並建成新房的按宅基地間數每間獎勵300元,6月30日前拆除老房並建成新房的按宅基地間數每間獎勵100元,6月30日以後不再獎勵。
三、人員界定及補助標準。
災民補助對象嚴格按照國家批覆的人口和戶數為依據進行。對於遷建對象的確定第一步將需遷安的戶主及家庭成員名單進行張榜公布,如無異議後由鄉村加注意見報縣災後重建指揮部。第二步是以戶為單位,按人均5500元發放補助資金。
基礎設施建設費由縣指揮部公開招標集中用於安置區內的水、電、路等公共設施建設。
四、災後重建補助資金管理
1、聯建。村民幾戶聯建的,由戶主聯名寫出申請,村委會加注意見,鄉鎮政府根據工程的形象進度向指揮部申報,原則上新房建至四檐齊撥付補助資金的50%,新房全部竣工後撥付餘下的50%。
2、自建。對於自建房屋的,由建房戶寫出申請,村委會加注意見,鄉鎮政府根據工程形象進度向指揮部申報,原則上新房建至四檐齊撥付補助資金的50%,新房全部竣工後撥付餘下的50%。
3、自主安置。由安置戶填寫自主安置申請,鄉村在安置戶所在村組進行張榜公布如無異議,簽定保證書保證永不返遷,待鄉村查驗老房拆除後,由鄉鎮政府提出撥款申請報縣指揮部辦公室一次性撥付安置經費。
4、基礎設施經費。由縣指揮部按照基建程式公開進行招標,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資金按施工契約分期撥付。
對於補助資金要嚴格管理和使用。要實行專戶專管專用。國家安排的災民建房補助資金必須全部用於災民建房和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災民建房資金的管理必須公開、透明,資金的發放和用途要張榜公布,接受民眾監督。對災民的補助款必須到災民的儲蓄帳戶,對弄虛作假、挪用、剋扣、滯留資金的,或者灘區老房沒有拆除的,將停止下達計畫和撥付資金,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責任。
五、職責分工
各鄉鎮黨委、政府對本鄉鎮範圍內的灘區災後重建工作負全面責任,是灘區災後重建工作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灘區移民遷建的實施,協調解決有關遷安工作中的問題。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
縣災後重建辦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協調發改委、水利、財政、建設、農業、國土資源、審計、監察、公安、交通、衛生、教育、電力等各個職能部門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灘區災後重建移民遷建工作。
水利部門負責災後重建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重點做好遷移範圍、安置點和安置區具休位置規劃、遷建方案匯總上報,上下聯繫等;
發改委負責建設項目的立項、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向災生重建移民遷建工程傾斜;
財政部門負責移民安置資金籌措、下達、使用和監督管理;
建設規劃部門負責集中安置點水、電、路、宅總體規劃,提供建房圖紙,搞好工程質量監督。
農業、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土地置換調整後承包契約變更和土地權屬變更登記;
電力部門負責到安置區內的主要電力線路安裝;
交通部門負責與安置區連線道路的設計、修建;
教育部門負責安置區內學校的規劃、協調安置災民子女就近入學;
衛生部門負責移民安置點衛生設施規劃建設等;
救災辦負責保證貧困災民在及時享受國家的各項政策救助;
民政部門負責安置點的行政區劃協調、優先保證軍烈屬安置;
公安部門負責遷安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電信、網通及廣電局負責電話及有線電視的主線通到安置點內;
審計部門負責公共設施建設資金審計和建房資金髮放的監督審計;
監察部門負責對移民建房工作實施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檢查。
宣傳部門負責移民遷建工作的宣傳報導;
信訪部門負責安置區民眾的上訪接待、問題解答工作。
六、加強領導、強化措施
(一)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災後重建工作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社會工程,涉及到灘區居民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要用標語、宣傳單、錄音等不同形式,廣泛宣傳,深入發動,使黨的關懷和國家的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進一步提高灘區居民對災後重建工作的認識,從而達成到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高水平的建設自已的美好家園。
(二)加強領導、嚴明紀律。災後重建工作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政治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災後重建工作的領導,有關鄉鎮要把移民遷建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要成立移民遷建工作指揮部,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發改委、水利、財政、建設等單位要明確專門領導、抽調專門人員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證災後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為保證遷安工作的順利進行,各成員單位要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要注意解決民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各行各業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為遷安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推動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