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
代碼 130927202:~201 潞灌村 ~202 劉碩盤村 ~203 焦山寺村 ~204 龍堂村 ~205 小郭立山村 ~206 大郭立山村 ~207 蘆莊子村 ~208 大薛村 ~209 北莊村 ~210 旁堤劉村 ~211 小薛村 ~212 劉奇家村 ~213 張莊村 ~214 辛莊村 ~215 劉莊村 ~216 龍門寺村 ~217 李莊村 ~218 曲莊村 ~219 王少泉村 ~220 南場村 ~221 鳳翔村 ~222 東唐家務村 ~223 西唐家務村 ~224 孫龍家村 ~225 郝莊村 ~226 王古川村 ~227 馬東村 ~228 馬中村 ~229 馬西村 ~230 三教庵村 ~231 前康村 ~232 後康村 ~233 前王村 ~234 後王村 ~235 萬牛張村 ~236 刁公樓南村 ~237 刁公樓北村 ~238 前羅寨村 ~239 後羅寨村 ~240 金莊村
沿革
1958年屬寨子
公社,1961年建潞灌公社,1983年改鄉。1958年至1960年曾劃歸山東省寧津縣轄。1997年,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4.6萬,轄潞灌、劉碩盤、焦山寺、龍堂、小郭立山、大郭立山、蘆莊子、大薛、北莊、旁堤劉、小薛、劉奇、潞灌張莊、全紅、龍門寺、李莊、曲莊、王少泉、辛莊、南場、風翔、西唐務、東唐務、孫龍、郝莊、王古川、馬西、馬中、馬東、三教庵、前康、後康、後王、萬牛張、刁南、刁北、前王、前羅寨、後羅寨、金莊40個行政村。
經濟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本鄉優勢,大力支持工農業產業化經營。鄉鎮企業、特色農業取得飛速發展,是全縣最大的棉花加工集散地。24000畝速生楊林帶的種植既改善了當地環境,又帶動起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汽車配件、電子五金、電機製造、西洋樂器、優質棉等幾大
產業工程正在做大做強。各項優惠政策和完美周到的服務使全鄉各項事業得到超常發展。
農業鄉鎮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調整之路?潞灌鄉通過三年的探索並形成的“南種北養”特色之路讓人耳目一新,值得回味。
所謂“南種北養”就是將潞灌鄉南北兩片分而“治”之,南片以種植、北片以養殖為突破口,形成鮮明特色。
南種
潞灌鄉南片(20個村左右)的土質呈沙性化,非常適合土豆的種植。去年,有農民試種了30畝左右,春種夏收,畝產土豆四千多公斤,純利潤四千多元。土豆收穫後還不妨礙種夏玉米。試驗成功後,今年潞灌鄉黨委、政府與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組建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山東希森集團簽訂了土豆訂單契約,由對方提供種子、負責種植技術管理,按保護價、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收購(最低5角/斤,高了隨行就市)。結果,南片7個村“試種”200畝,大獲豐收。
糧瓜、棉瓜套種效益高:金莊村土地上種出的西瓜個大、皮薄、甘甜,因而在當地享有“盛譽”。而金莊村、前康村、三教庵等約8個村都是種植西瓜面積較大的村,屬於潞灌鄉的南片。而那特有的沙性土質是種出好西瓜的重要因素。這幾個村的農民採取棉花地套種西瓜或玉米地套種西瓜的辦法,一畝西瓜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一畝棉花純收入在2000元左右,一畝玉米1000元左右,因而一畝套作田收入至少達到4000元。前康村的龐如君今年種了4畝西瓜,每畝淨賺3200元,套種的玉米還在生長期。崔壽信說,西瓜是矮科作物,不爭奪空間,因而不會影響玉米或棉花生產,不但如此,西瓜所需的行距寬,而棉花、玉米的種植只需把株距縮小,總株數不變即可,這樣一來通風效果更好,產量還會提高。
北養
從焦山寺村興起的養雞熱就在南片農民在賴以生存的土地上大做特色文章的同時,北片農民卻另闢蹊徑,養殖業發展得有聲有色。據透露,他們養殖大成契約肉雞,一個棚一年最高能賺12萬元,最低也能賺6萬元。崔壽信說,潞灌鄉北片呈紅土土質,種植不如南片有優勢。於是他們尋找到了一條新的增收方式——養殖。
大成契約肉雞養殖項目是從焦山寺村村民米振傑發起的。他早年在天津萬達大成集團養雞,後承包雞棚三年後感覺效益可觀,產生回鄉養雞帶動村民創業的念頭。潞灌鄉黨委、政府經過認真研究,果斷決策,大力支持。在焦山寺村北劃出50畝地作為養殖示範區,協調電管站專門新上變壓器,為每個雞棚架設電線桿,並將農電改為照明電。提供兩眼深井作為水源,鋪設管道,將水引進雞棚。
建一個棚需要15萬元,對養殖戶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鄉、村兩級積極協調信用社給予幫扶,為每個雞棚提供3至5萬元的低息貸款……
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又協調出50畝地,新建雞棚15個,現正在建設中,屆時,年出欄雞可達120萬隻,年效益達360萬元。目前,焦山寺村已建和在建的契約雞養殖棚共22個,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同時輻射帶動了周邊村養殖業的發展,大郭、小郭、旁堤劉等村也已規劃出養殖小區,正在建設雞棚。在鄉黨委的指導下,今年又成立了“潞灌鄉契約雞養殖協會”,提高抗風險和市場競爭力。
而北片西唐家務村的張步河則改造了100多畝廢棄窯地,搞起了
柴雞、楊樹林、魚塘的立體養殖,年收入幾十萬元。張步河說,他種了幾千棵樹,在魚塘里養了7000尾魚,養著5000隻成雞,育雛1.6萬隻。一個柴雞蛋賣到1元錢左右,
除了規模養殖和立體養殖以外,潞灌鄉北片的常規養殖,如大大小小的養豬戶也不勝枚舉,養殖特色已在北片漸具雛形。潞灌鄉黨委、政府在農業產業調整中,本著“順應民意、因勢利導、提高農民收入”的原則,效益為王,穩妥中求變、求新,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
啟示
不盲目轉產
不盲目轉產,不用行政命令搞統一化特色種植,而是在農民自我探索被證明是可行的基礎上進行推廣,用實踐指導實踐更有把握性。
選擇符合科學發展
選擇符合科學發展,有保證的增收渠道。比如土豆種植、養大成雞,都是訂單收購,層層保護,農民將自身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因地制宜
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農民的小打小鬧式發展畢竟是緩慢的,政府看準形勢後,採取各種積極措施加以引導和支持,可使亮點迅速轉為氣候,並最終形成特色。潞灌鄉的做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