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科學

潛科學

潛科學,是指孕育中的科學,是"科學胚胎"、"科學幼芽"。任何一種科學理論或學說的產生,都必然要經歷一個醞釀、孕育和發展的過程,都有一段潛在期或孕育期。

每一門科學在創建初期,往往以科學家頭腦中的思想火花、瞬時靈感和科學家想像等形成出現,經過不斷篩選、雕琢、組合,向某些難點發起集中思維攻勢,終於形成一股定向的思維潛流,推動其跨入科學理論之列,這類似胚胎的個體發育過程。如果把已經成熟並被社會承認的科學稱為"顯科學"的話,那么,對於那些尚未成熟,還處於幼芽階段的科學則可稱為"潛科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科學
  • 外文名:potential science
  • 定義:孕育中的科學
  • 別稱:科學胚胎
基本特徵,潛科學思想,產生途徑,演進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意義,

基本特徵

一、創造性:潛科學是未來科學的先導,而科學的本質又是批判的、革命的,因而潛科學思維必然是創造性思維。
二、待定性:既然我們把孕育中的科學思想稱之為潛科學,那么它就是不夠成熟的東西,就是一個在認識上尚待進一步深化、完善和確定的過程,其結果可能被肯定,也可能被否定。
三、隱變性:潛科學作為孕育中的科學思想,常常表現為人們頭腦中的潛意識流,因而具有鮮明的隱變性。
四、反常性:一個新的潛科學思想,在它剛剛誕生時,未免顯得離奇古怪,不相容於流行的已有理論,使人感到難以理解。
五、高難性:潛科學與顯科學都有艱難性,但相比之下,潛科學更加艱難,即它具有高難度。
六、趨顯性:潛科學是相對顯科學而言的,兩者相互依存,共處於同一體中。沒有顯科學就談不上潛科學,沒有潛科學也就談不上顯科學。潛與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潛科學思想

產生途徑

(1)、新事實與舊理論的矛盾:新事實與舊理論矛盾的解決往往導致潛科學思想的產生,並由此逐步轉化為科學理論。
(2)、理論體系自身的矛盾運動:一種科學理論產生後,由於理論體系自身的缺陷或者表面的錯覺,導致原有理論體系的矛盾運動,促進新的科學思想和新的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3)、思想方法的變革:在科學史上,常出現這種現象:對一個問題,如果用傳統的方法則長期得不到進展,通過改變思想方法,問題立即就可得到解決。
(4)、科學發展中的危機:科學史表明,科學危機的產生,常常導致科學理論的重大變革,而這一變革又必然以解決這一危機而產生的潛科學思想及其創造活動為開端。
(5)、實際的需要:無論潛科學思想是產生於新事實與舊理論的矛盾之中,理論體系自身的矛盾運動之中,還是產生於思想方法的變革之中,以及科學發展中的危機之中,都存在著實際需要的問題。

演進方法

(1)、不斷實驗:一種潛科學思想誕生後,靠實驗可推進其進化。
(2)、合情推理:一個科學問題提出之後,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首先提出某種假說,在此基礎上進行合情推理(或理論分析),如果使問題得到解決,則這種假說(潛科學思想)是正確的,就會形成一種新的科學理論。
(3)、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4)、為潛科學研究成果提供發表的機會:

研究方法

(1)、個例分析方法:所謂個例分析方法,就是通過對科學技術發展中大量個例的剖析,從個別上升到一般,概括和總結出科學技術由潛到顯轉化的某些共同帶有的規律性的東西。
(2)、整體綜合方法:整體綜合方法是在個例分析的基礎上,把大量的現象聯結起來,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從它們的內在的相互聯繫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特徵。
(3)、歷史方法:歷史方法就是立足於現在而回到歷史中去追溯不同時空坐標的歷史事件在其產生、發展和功能方面的共同點,揭示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必然性及因果關係。
(4)、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是通過抽象這一思維形式,捨棄研究對象的非本質的東西,抽取本質的特性和方面。

研究意義

一、有助於探索和認識科學發展的規律性。
二、有助於扶植科學新思想的產生和新學科的建立。
三、有助於科學以及潛科學人才的識別和培養。
四、有助於減少科學蒙難。
五、有助於科技管理的完善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