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紫泥田

潛山紫泥田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安徽休寧、安徽黃山、安徽黟縣、安徽太湖、安徽潛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山紫泥田
  • 土種編號:10627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瀦育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瀦育水稻土
  • 亞類(土種志):高山荒漠草原土
  • 母質:紫色頁岩、砂頁岩發育的紫色土
  • 剖面構型:Aa—Ap—P—W
  • 面積(公頃):1453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潛山縣羅漢鄉七里村,中 田,海拔95m,母土為紫色頁岩發育的酸性紫泥土。年均溫16.3℃,年降水量1336.7mm,年蒸發量1453.7mm,≥ 10 ℃的積溫5177.8℃,無霜期242天,肥—稻—稻輪作,提水灌溉。 Aa層: 0—16cm,灰黃色(濕,2.5Y 6/2),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中量橙黃色銹紋,多量根系和孔隙,pH5.3。 Ap層: 16—23cm,灰黃棕色(濕,10YR 5/2),壤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少量棕紅色銹紋,少量根系,中量孔隙,pH6.7。 P層: 23—52cm,暗灰黃色(濕,2.5Y 5/2),壤質粘土,稜柱狀結構,緊實, 多量灰色膠膜及少量棕黃色銹紋,少量根系,中量孔隙,pH7.0。 W層: 52—100cm,黃灰色(濕,2.5Y 6/2),粉砂質粘土,稜柱狀結構,棕黃色銹紋斑及暗棕色雛形鐵錳結核,少量孔隙,pH6.8。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土為紫色頁岩、砂頁岩發育的紫色土。植稻歷史久, 剖面為Aa—Ap—P—W型。瀦育層40cm左右,棱塊狀或稜柱狀結構,結構體面有中量灰色膠膜和軟小鐵錳結核,氧化鐵的晶膠率5.44,高於耕層、犁底層2倍以上。土壤質地為壤質粘土,粘粒含量為25—35%。耕層容重為1.17g/cm3,犁底層以下增至1.45g/cm3以上。 土壤呈酸性至中性,上低下高。沿剖面交換性鹽基總量和飽和度均有增加,至滲育層鹽基已趨飽和。保肥能力較弱,陽離子交換量10—15me/100g土。土壤養分缺乏,據634個樣品分析,有機質含量2.16%,全氮0.125%,速效磷7ppm,速效鉀81ppm。有效硼含量為0.19ppm(n=19) ,有效鉬為0.11ppm(n=18),均低於臨界值0.5ppm和0.15ppm,屬缺或極缺。

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粘重板實,耕性差,適耕期短,僅3—5天, 串流漫灌嚴重,速效磷鉀缺乏,有效硼、鉬不足。水稻栽後常坐棵遲發,油菜花而不實現象嚴重。目前多為肥—稻—稻輪作,水稻年畝產450—550kg,油菜籽40—60kg。今後利用改良上應完善水利設施,改串流漫灌為溝(畦)灌溝排,增施有機肥,提倡稻草還田,合理配施氮磷鉀肥,適當補施硼、鉬肥以培肥土壤。據黟縣試驗,早稻畝施標準氮肥25kg,過磷酸鈣20kg,氯化鉀5kg,比單施標準氮肥25kg增產33.3% , 橄欖型油菜根外施硼的畝產為 92.35kg,比對照增產50.53%,用硼砂作基肥的畝產為99.6kg,比對照增產62.35%。

歸屬分布

潛山紫泥田,屬瀦育水稻土亞類紫泥田土屬。 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休寧、黃山、黟縣、太湖、潛山等縣市,地處紫色丘陵盆谷及沖 地段,面積21.8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