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萬畝蔬菜基地

潘集萬畝蔬菜基地

潘集區高皇鎮萬畝蔬菜生產基地,白色的蔬菜大棚一棟連著一棟,一眼望不到邊,集中連片的蔬菜生產規模使人驚嘆不已。高皇鎮與田家庵區僅一河之隔,近年來,高皇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引導下,依託城市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蔬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全鎮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1.8萬畝。由於土壤及氣候條件比較好,加之規模大,品種全,高皇鎮的蔬菜目前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採購,農民收入十分可觀。高皇鎮萬畝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僅是潘集區因地制宜調結構,突出特色保增收結出的碩果之一。

近年來,我區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完善提高的原則,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途徑、新模式,有力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因地制宜調結構 突出特色保增收。

只要來到潘集就能感受到潘集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的顯著實效。張崗村日產10萬袋菌孢生產線投產,連片200畝食用菌生產已完成。泥河鎮後湖村農民利用採煤塌陷沉陷土地入股合作,進行綜合治理,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被譽為“後湖模式”。蘆集鎮1800畝酥瓜生產已成規模,秦圩村300畝土地流轉的大棚蔬菜生產喜獲豐收,現在正在籌劃擴大300畝的蔬菜大棚生產面積。古溝千畝苗木生產基地已經建立。田集街道的劉廟、朱圩、吳湖等村的集中連片標準鋼架大棚蔬菜及酥瓜生產提高了檔次。淮南鳳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祁集鄉陳湖村租賃380畝土地發展經果林、苗木花卉生產。據了解,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潘集區2009年僅種植業就新增大棚栽培面積4000多畝,土地正在逐步向種田能手、種養大戶集中,有力地促進了土地有序流轉和農業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全區目前土地流轉面積達2.7萬畝。
潘集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業主要種植方式是一麥一稻(豆),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7萬畝。“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潘集區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千方百計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力度,該區調整充實了區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區領導親自帶領區幾大班子和11個鄉鎮(街道)的領導專程遠赴四川、重慶等地考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土地流轉工作,各鄉鎮、街道也抽調專人具體落實,區人大、區政協也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多次調研、監督和檢查,全區上下形成了積極探索創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途徑、新模式的合力。
“高皇鎮現在每天應市的蔬菜有150噸左右,對市民‘菜籃子’的貢獻還真不小。”陪同採訪的高皇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因有特殊的地緣優勢和有利的土壤條件,形成了多年以來種植蔬菜的優良傳統。近年來,特別是淮南市2009年出台《關於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後,他們因勢利導,鼓勵、扶持農民進行蔬菜種植,農民種菜積極性高漲,全鎮蔬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截至目前,全鎮蔬菜種植面積已達2.4萬畝,較上年增加6000畝,其中保護地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種植品種數十個,預計全年產量將達8萬噸,產值近1.5億元。
項目的投資強度每畝約1萬元,萬畝的總投資概算為1億元人民幣,其中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包括銀行政策性貸款4000萬元,富貴花(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融資6000萬元,項目投產後年產值可達6億元以上。
“把高皇萬畝蔬菜生產基地打造成淮南的壽光,已為時不遠。” 高皇鎮負責人滿懷豪情地說。
潘集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人們嚮往著淳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