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潘祖蔭(1830—1890),字東鏞,號伯寅,小字鳳笙,吳縣(今蘇州)人,狀元宰輔潘世恩之孫,清鹹豐探花,官至工部尚書,授光祿大夫,晚年退居蘇州,得堂兄潘祖同住所。清光緒間,仿祖父潘世恩北京御賜第宅規制,作北方四合院格局,在原有分期購入的房屋基礎上,不大加變動外,改建為3路5進坐北朝南大宅,占地約8000平方米,在蘇州諸大宅中較為晚期。中路各進皆用樓屋,以廂房走廊連通為走馬樓式,其間庭院寬大,為蘇州大型住宅中的特例。
潘祖蔭所藏圖書、金石之富,甲於吳中,名聞南北。著有《滂喜齋讀書記》、《滂喜齋叢書》等。所得西周青銅器“大盂鼎”和“大克鼎”,曾收藏於此宅,與“毛公鼎”合稱“海內三寶”。民國26年(1937)日軍侵占蘇州前夕,潘氏後人將二鼎深埋地下保護。50年代初挖出獻給國家。
現存情況
潘祖蔭故居分成三路五進。東路共五進,由花廳、船舫、二進樓廳、三進書齋、四進、五進堂屋組成。其中中路正門外有拴馬環三處,由門廳、轎廳、大廳、內廳(攀古樓)和後廳(走馬樓)共五進組成,各進皆用樓屋,兩側以廂房走廊連通為走馬樓式,其間庭院寬敞,呈正方形。整箇中路在布局上分為前後兩區,各周以高垣,前者用兩個四合院,後者以一三合院與一四合院相套,前者空間相對較小,後者空間寬敞,廡廊高大,前後兩區之間皆無高牆作間隔。西路原有賬房、堂樓、走馬樓等建築,是園主一家起居之所,現西路第五進建築前天井院牆上留有題嘉慶年款的“媚玉輝珠”磚額一方,西路轎廳及西路第五進東廂房二層基本已毀,主要用途為居民住所,但後期搭建建築甚多,格局改變較大,嚴重破壞了整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