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民盟雲南省委副主委,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潘波(民盟雲南省委副主委,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潘波,男,漢族,1976年8月生,湖北宜昌人。2018年12月加入民盟。博士研究生。

現任民盟雲南省委副主委,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波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6年8月
  • 籍貫:湖北宜昌
  • 政治面貌:民盟盟員
人物經歷,職務任免,研究方向,主要成就,所獲榮譽,社會任職,科研項目,代表論文,

人物經歷

1995.09-1999.07,昆明理工大學,本科;
1999.09-2006.01,北京大學城市環境學院,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2006.04-2008.12,在美國麻省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
2008.08-2012.07,任昆明理工大學實驗室主任、系主任;
2008.08-,昆明理工大學教授;
2008.12-,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土壤科學實驗室主任;
2009.07-,昆明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2011.12-,雲南省高校環境土壤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2.08-,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017.08-,雲南省土壤固碳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建設)主任。
政協雲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職務任免

2023年7月2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潘波正式任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

研究方向

碳行為與污染物行為的協同關係
紅土高原地區人為源污染物(包括工程納米顆粒、藥物及個人護理用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環境地球化學行為
土壤修復、土壤改良

主要成就

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學技術項目等15項;發表學術論文被SCI收錄110餘篇(其論文被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Carbon等收錄),他引次數3000餘次,近五年單篇最高他引400餘次(第一作者),個人H因子為32,在環境地學領域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所獲榮譽

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支持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年
“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8年
“全國工人先鋒號”帶頭人,2018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排名第一,2017年
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2017年
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首批),排名第一,2012年
雲南省“海外興滇英才支持計畫”入選者(首批),2011年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基金,2011年
“環境毒理學”雲南省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負責人,2011年
“紅雲園丁模範教師”獎,2011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稱號,2010年
SCOPUS尋找青年科學之星新人獎,2010年

社會任職

中國地理學會環境地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副主編,《套用生態學報》、《材料導報》編委。
2019年1月,任民盟雲南省委第十四屆委員。
2020年6月,任民盟雲南省委第十四屆常委。
2022年5月,任民盟雲南省委第十五屆副主委。
2022年12月,任民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23年1月,任政協第十三屆雲南省委員會委員。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持久性自由基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及效應”研究(主持,2018.1-2022.12,在研,350萬元)。
[2]國家基金聯合重點--“人工植被下高原富鋁土中天然有機質更替對污染物行為的調控”(主持,2017.1-2020.12,在研,200萬元)
[3]國家面上基金--“碳基吸附材料中的自由基對有機污染物環境行為的影響”(主持,2017.1-2020.12,在研,71萬元)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首批)--“環境地化條件影響下工程納米顆粒的分散遷移及吸附特徵”研究(主持,2013.1-2015.12,已結題,100萬元)。
[5]國家面上基金--“陽離子存在形態對抗生素-DOM作用機理的影響”(主持,2010.1-2012.12,已結題,42萬元)。
[6]國家面上基金--“富鋁土-有機化合物相互作用中環境可持續性自由基的產生及遷移”(主持,2013.1-2016.12,已結題,90萬元)。
[7]國家青年基金--“溶解胡敏酸對碳管-藥物吸附體系的影響”(主持,2009.1-2011.12,已結題,20萬元)。

代表論文

[1] Wang, P.;Pan, B.*; Li, H.; Huang, Y.; Dong, X.; Ai, F.; Liu, L.; Wu, M.; Xing, B., The Overlooked Occurrence of 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in an Area with Low-Rank Coal Burning, Xuanwei,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3), 1054-1061.
[2] Zhao, J.; Chu, G.;Pan, B.*; Zhou, Y.; Wu, M.; Liu, Y.; Duan, W.; Lang, D.; Zhao, Q.; Xing, B., Homo-Conjug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 Competes with Their Complexation with Cu(II).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9), 5173-5181.
[3] Zhao, J.; Liu, Y.;Pan, B.*; Gao, G.; Liu, Y.; Liu, S.; Liang, N.; Zhou, D.; Vijver, M. G.; Peijnenburg, W. J. G. M., Tannic acid promotes ion release of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Impacts from solution pH change and complexation reactions. Water Research 2017, 127, 59-67.
[5] Wang, L.; Li, H.; Yang, Y.; Zhang, D.; Wu, M.;Pan, B. *; Xing, B., Identify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ic acid to static and dynamic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phenanthrene, 9-phenanthrol, and naphthalene. Water Research 2017, 122, 337-344.
[6] 34. Yang, J.; Pignatello, J. J. *;Pan, B. *; Xing, B., Degradation of p-Nitrophenol by Lignin and Cellulose Chars: H2O2-Mediated Reaction and Direct Reaction with the Cha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51, (16), 8972-898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