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永泰號
- 位置:杭州河坊街的彈棉花作坊
- 成就1:杭州人熟悉的老字號
- 成就2:杭州碩果僅存的一家老字號棉花店
基本信息,發展歷史,彈制技藝,來料加工,手工彈,新棉胎,手工彈制標準,
基本信息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河坊街上有7家規模較大的棉花店,而杭州城經“棉花同業工會”登記的就有200多家。這些店鋪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逐漸衰落、消失。如今“潘永泰”是杭州碩果僅存的一家老字號棉花店。
發展歷史
民國初年,潘統印出生在永嘉縣昆陽。他的父親身背一彎彈弓、一張磨盤,手提一個彈花棰和一條牽紗篾,在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走街串巷,攬彈棉花的活做。碰到哪家彈棉花,便卸下主人家的兩扇門板搭一架臨時的彈床,吃主人家的飯,收工後睡在彈床上過夜,過著極不穩定的流浪生活。1919年,19歲的潘統印開始隨父親外出彈棉,先後在太倉、宜興、建德等地落腳謀生。後經杭城溫州同鄉會有關人士介紹和幫助,潘統印總算在杭州河坊街一帶找到加工棉胎的固定落腳點。
不久後潘家的棉花店生意日漸興隆起來,當年杭州出產的棉胎比附近湖州等地的棉胎更受客戶歡迎,而這被譽為“杭胎”的產品正是出自這班永嘉人之手。潘家憑著勤奮和智慧,更是同儕中的翹楚,他們棉胎在1929年首屆“西博會”上獲獎,獎品是一架木櫥式的彈棉機。杭州河坊街曾是宋朝的御街,其街坊兩邊的建築物歷來標誌著杭州城繁華;明清時期,這裡也是主要商業街;
近代,其繁華程度堪與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匹敵。不知什麼時候起,溫州的彈棉郎看中這塊工商業的寶地,紛紛在此開設棉花店,至20世紀中葉,已有200多戶在此落腳謀生。1946年,46歲的潘統印雄心不減當年,在河坊街(現113號)開辦了“潘永泰棉花店”。想不到這一開一直開到現在,成為杭州城最風光的店鋪,而那架伴隨著祖上得獎功勳的彈棉機,被視為彈棉花世家的傳家寶,一直使用至今。
潘統印的兒子潘文彪生於杭州長於杭州,在他未滿周歲時,父母就背著他踩彈花機,久而久之,彈花機的噪聲對他來說無異於催眠曲。自從他會走路開始,他就有膽子上彈花機的的踏板,利用自己的體重讓踏板徐徐下降,並以此為樂。少年潘文彪便學會了彈棉花的所有路數,甚至在棉胎壓圖案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無論是連環、雙喜、花鳥和麒麟,他都做得非常到家,深得父親及同行師傅的稱讚。1956年潘文彪繼承父業,並逐漸創新了棉花
彈制技藝
來料加工
檢驗、稱、定尺寸、拆碎棉花、放入彈棉機、二席一卷、鋪棉、經紗、鋪滿板用篩坦壓實往中間靠、橫二卷。中間加點。蓋面長二板余、師坦壓實,紅線對角各三股(每股6-8根)、直徑三股(每股6-8根)、橫徑三股(每股6-8根)、翻轉、調正厚薄、拆邊、定形、輕重壓、輕重適中、做雙喜花、插糙、打滑、壓磨、做方角、倒邊、監製。
手工彈
打棉捆、鏟碎、弓彈、經紗、壓磨
新棉胎
搞散、放入彈花機、二席一卷、鋪好、經紗、壓磨、做角、倒邊
手工彈制標準
將龍糠倒在棉胎上,然後,可掃得起來而不粘在棉胎上,為上品。46年又定了四條標準即。“四邊均勻,當中稍厚,尺寸準確,“吊牢四角”是為了消費者著想,使棉胎長久耐用。
“永葆偉業濟滄海,泰和溫馨送人間”、“弘揚中華彈棉文化,展示古老傳統工藝”。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傳承和創新中尋求自身的發展,是老字號彰顯青春活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