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是一處建於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築,是潘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潘氏宗祠位於徽州歙縣北岸鎮大阜村“來龍山”的“龍首”南麓,始建於1585年,清朝同治年間重修。整個建築依“來龍山”地形而建,座北朝南,氣勢恢宏,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氏宗祠
  • 建築年代:明代中期
  • 地理位置徽州歙縣北岸鎮大阜村
  • 文物現狀: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設沿革,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建設沿革

潘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乙酉年(1585年),清同治甲戌年(1874年)重修。宗祠為三進,通寬19米,通進深42.6米,門廳為五鳳樓,中有庭院,兩側為廡廊,中進五開間。雀替、平盤頭等處雕藏百駿,俗稱“百馬圖”。月樑上高懸歷朝潘氏名人匾額。現存13塊,這在徽州祠宇中不多見。後進七開間,有樓,青石檐柱,重檐。該祠氣勢壯觀,雕飾獨特。
潘氏宗祠

文物遺存

潘氏宗祠祠堂共三進,每進漸次高起,最後一進50年代被拆(做大阜糧站需要用磚)。祠堂正面門廳為五鳳樓建築,兩側八字牆上飾以細膩的磚雕,其餘三面較簡潔。首進為木柵欄與大門(木柵門已於60年代初拆毀),大門兩側有石鼓。進門後為院落,石板鋪地,兩側為廊廡。第三進為享堂,五開間。
享堂樑柱極粗碩,雀替、平盤斗等處雕刻百餘匹馬(實無法數清),或奔跑,或嬉戲,栩栩如生,稱為"百馬圖"。
月樑上曾高懸歷朝名人匾額(因祠堂解放初期作為糧站,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許多匾額已流失,包括紅底金字的“大學士”匾。現僅存不多的幾塊,但文物價值還是很高的,如劉
鏞為潘奕藻、潘世恩題寫的“伯侄翰林”,劉鏞為潘世恩題寫的“父子進士”等還在)。
大阜潘氏宗祠磚雕大阜潘氏宗祠磚雕
第四進為天井,天井四周是黟縣青石欄,每個望柱頭上均刻有石獅(石獅文革中被毀),欄板上鐫刻花草禮器等圖案,洗鍊精緻。
池內種有百年桂花樹兩棵,東邊為金桂(開黃花),西邊為銀桂(開白花),現僅存金桂。第五進寢殿高出地坪1米多,兩側分別有九級石梯(這是金鑾殿上才有的,民間是不許建造的)攀升。寢殿為七開間,青石檐柱,重檐,有樓,迎面為龕台。樓上左右兩樓梯間有門,通祠外後山。第六進已被拆毀,地基上現已樹木蔥鬱。
祠堂正門三排石階而下,即為縱貫全村的橫鋪石板的大道。距祠堂正門二十餘米,矗立著一道二十餘米長的照壁,十分壯觀。照壁與大道之間為平坦的操場。
潘氏宗祠
照壁之南,為一大池塘,範圍極大,約800平方米,四周用石板攔之,間豎石柱。池內遍植荷花,每當盛夏,裊裊紅蓮,田田荷葉,景色十分宜人,更有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令人流連忘返。

文物價值

潘氏宗祠氣勢壯觀、雕飾精美,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文物保護

潘氏宗祠1998年5月4日被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