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把“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潘多拉效應”或“禁果效應”。潘多拉效應的心理實質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潘多拉效應告訴我們:要求人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必須有相對充分的理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朵拉效應
- 表現:“不禁不為”、“愈禁愈為”
- 性質:逆反心理現象
- 別稱:“禁果效應”
典故,解析,故事,生活啟示,形成,疏導方法,啟示,
典故
潘朵拉
普羅米修斯盜取了天上的火種到人間,宙斯為懲罰人類,便令潘朵拉去普羅米修斯之兄厄庇墨特斯處。潘朵拉受諸神的祝福,使她成為最完美的女人而跟厄庇墨特斯成了婚。潘朵拉有個所謂『潘朵拉的盒子』,傳說盒子裡有著世間最可怕的詛咒。潘朵拉由於太幸福了,總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些什麼;使得好奇心重的她終於有一天打開了那個盒子,於是所有的病痛、戰禍災難......都化做恐怖的幻象,飛向世界每個角落,人類燦爛輝煌的黃金時代也就此宣告結束。 因為她的好奇,人類無法避免的承受了各種痛苦,並且永無休止。而她的慌張,卻讓她最後蓋住了希望。
解析
潘多拉效應告訴我們:要求人們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必須有相對充分的理由。
倘若宙斯給潘多拉盒子時,告訴她盒子裡裝的是人類的罪惡,想必潘多拉是不會打開盒子的,反之,倘若不加令人信服的說明和解釋,或說明和解釋不能為人們所領會,只是簡單地“禁止”,那么,禁止的結果必然引起人們各種各樣的疑慮、揣度、猜測,並為探究為什麼不許做而跨越禁區。結果人們偏偏要犯禁。
故事
蘇軾和蘇轍小時候非常頑皮,不肯讀書。為了引導他們喜歡讀書,他們的父母蘇洵夫婦不僅曉之以理,喻之以義,而且施之以“魔法”:每當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就躲在旮旯(gala)里讀書,孩子們一來,他就故意把書“藏起來”。父母 “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舉動讓孩子們好奇不已。他們猜想父母一定閱讀什麼好書。滿懷追根究底的慾念,他們乘父母不在家時,把父親藏起來的書“偷”出來讀。日復一日,讀書竟成了蘇軾和蘇轍的樂趣。蘇軾、蘇轍熱愛讀書,發奮學習,終於成為著名的文學家,與父親蘇洵被譽稱為“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生活啟示
學生中存在的逆反現象,部分就源於 “潘多拉現象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由於閱歷和經驗的不足,情緒失控,道德觀念和社會化發展不成熟。他們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慾、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就形成了。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經過青春期這個特殊的階段,它是架設在幼稚與成熟之間的一座橋樑,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發生巨大變化的過渡期,而中學生正處於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他們在生理上已經顯現出了不同於兒童的性徵,在心理上也具備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他們還不夠成熟,所以我們經常聽到這些“特殊學生”的家長抱怨:“這孩子真長大了,連我們的話也不聽,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你說東他偏要說西……。”這句聽似平常的話卻道出了一個普遍的問題,中學生在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用心理學理論上講就是作用於個體的同類事物超過了個體感官接受的閾限,而使個體產生的一種相反體驗。
形成
“潘多拉現象 ”是怎么形成的?
“ 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 ——《心理學大詞典》。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牴觸情緒的社會態度。
心理學大量的經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圍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是人在長期生物進化中形成起來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對一件事物作不說明原因的簡單禁止,會使這件事物有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將更多的注意轉移到這件事物上。另外,沒有得到解釋的禁止會引發起各種推測和假設。當人們對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時,人們就找不到充分理由來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從而心理平衡會朝違反禁止的方面傾斜,使人傾向於做出偷食禁果的行為。
學生中存在的逆反現象,部分就源於 “潘多拉現象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由於閱歷和經驗的不足,情緒失控,道德觀念和社會化發展不成熟。他們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慾、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就形成了。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1 、學生自身心理發展的影響。
小學生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小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好奇心的具體表現。一般說來,人們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就是所謂 “禁果逆反 ”。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小學生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麼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 “不要打架 ”、 “不要上網玩遊戲 ”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於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 “被禁的果子是甜的 ”,好奇心驅使小學生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並不甜的 “禁果 ”。家庭環境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很長,約占其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2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小學生成長的根本環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小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長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或命令式、專斷式等慣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這些都無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壓力 ,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澱,小學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我們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生牴觸 ,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生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於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對父母的這種敬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牴觸,而且以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父母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衝突,會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以及反社會行為。
3 、教師自身素質的影響。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當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而聽說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 “差生 ”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 “差生 ”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教師也不道歉。結果是 “差生 ”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即使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 ,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 “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
4 、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晌。
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小學生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對同輩群體的依賴最明顯。這是因為在小學生同輩中,小學生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間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小學生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勻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小學生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小學生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小學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小學生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小學生心理上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小學生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為此,在小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有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在班級中沒有知心朋友 ,他們中不少人也嚮往集體生活 ,想與同齡人交往 ,希望在班級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試圖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學們的注意,甚至不借用與常態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5 、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的影響。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及大眾傳播事業的發展,大眾傳播媒體對小學生的影響日益擴大,不僅給小學生提供了學習、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徑,而上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大眾傳播媒介在信息選擇、製作上因著力大眾,而忽視了對小學生客群群體的關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種現象或因製作節目的連貫性,本來用來警示人們和小學生的內容 ,卻被小學生負面地接受了;另外,由於大眾傳播還強調新奇性,介紹一些國內外的時尚新奇現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搖滾文化等,也影響並輻射著我國小學生的反文化心態和反文化意識的形成。
疏導方法
潘多拉現象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在於如何引導這一心理機制。從另一方面來考慮,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思維活躍、自立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但它畢竟是一種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個人說話辦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著,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病態,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對什麼事都看不慣,最終將會喪失對事業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嚴重妨礙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因此必須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為了促使學生健康、有序發展,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探究學生逆反心理的化解藝術,爭取主動權。
1 、轉變思想,充分尊重。
從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間是一對矛盾性的存在,實質上這兩者是一致的。這是因為我們教育的目的或目標都是有利於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長和發展,這和被教育者的願望是一致的。並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被教育者需要我們的指導,教育者教育指導的作用又具體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會化和不斷提高健康發展能力方面實現。正確解決這一關係及在指導思想上樹立熱愛教育工作特別是熱愛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識,就會在我們的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積極探索,敬業工作尊重學生。進而才會減少學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 、感情投入,密切關係。
對嬰幼兒來說,父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應具有前後一貫性,這樣,他們才能有把握地預測未來,也才會有安全感。兒童基於昨天什麼行為被允許或得到讚許,他們便能推斷今天的什麼行為也會得到允許或讚許,他們對自己和未來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們必須明確,對兒童造成威脅的,並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自然災變,而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負有養育責任的人的行為疏忽或失誤。如果孩子今天的什麼行為得到讚許,什麼行為受到制止,並不取決於父母的一貫態度,而取決於父母此刻是否頭痛或消化不良,取決於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決於父母打麻將牌的輸贏,那么,兒童深埋著的不安全感,是將來患神經症的一個重要根源。
父母的態度和行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見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難)形成評價事情好壞的統一標準,也就不能發展無衝突的價值觀。很多青年人的心理衝突可以從父母教養原則的不一至性那裡找到根源。
3 、同輩指導,有效控制。
任何群體都會對個體產生一種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或者說是一種生存、生長環境對人的壓力作用。積極的群體對個體的正常心理產生的則是一種動搖力量。為此,加強對同輩群體的正確指導,及時發現不良風氣並做到儘早扭轉是防範逆反心理和不良習氣滋生、擴大有效手段。特別是對同輩群體中 “領袖人物 ”者有效控制和指導,則更是必要的。
4 、分析導向,建構認知。
面對社會錯綜複雜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問題,小學生往往還未具備正確的認知能力,常常是因為好奇心驅使進行模仿,難以辨清其實質或其中蘊含著的積極、合理因素。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及時、有效、準確地把握這些現象和問題,把它提出來置於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實質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幫助小學生建構正確的認知,避免盲目的追隨。這也可預防、消除逆反心理。
5 、積極鼓勵,合理調適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社會心理學家卻認為:在人們的心靈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讚美。讚美是一種鼓勵,它在人們心屢深處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種的是奮進向上的種子;它是一種興奮劑,讓人更加充滿活力和精神;讚美還是一種認可,一種肯定,能使人們堅定發展的方向。我認為,多一種鼓勵,就少一個背離者;多一句讚美,就有可以把搖擺不定的小學生拉入我們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評雖然可以幫助受教育者認識錯誤,但其心理是不悅的,至於粗暴的批評,更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做法。為此,對小學生逆反心理的調適採用少些批評多些鼓勵、少些訓斥多些讚美,不啻是個好辦法。
無論是心理學理論還是大量的社會現實都在說明,感情是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並非順理成章,並非符合科學要求,但由於感情的因素,無形地左右著人們的某些行為,這就是情感魅力。對於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在其行為意向和決策中,受感情因素影響很大,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好感與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行為。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們都有體會,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喜歡某個老師的結果。如果我們教育者在感情上與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親近,相信在小學生心理上就不會再有那種厭惡、背離、逆反心理自然就會淡化或消除了。
是誰說逆反心理只會帶給人們無奈呢!它可以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求知慾望,幫助他們創造生活中的奇蹟!作為教師,我每天都在與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對話,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堅信!我用師者廣博的生命之愛,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個孩子,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讓他們思想接觸過的東西,在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中留下永恆的痕跡。
啟示
心理學大量的經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圍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是人在長期生物進化中形成起來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對一件事物作不說明原因的簡單禁止,會使這件事物有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將更多的注意轉移到這件事物上。另外,沒有得到解釋的禁止會引發起各種推測和假設。當人們對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時,人們就找不到充分理由來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從而心理平衡會朝違反禁止的方面傾斜,使人傾向於做出“偷食禁果”的行為。
1、不失為一種“有心”的教育方法。通過“假禁”達到真正的目的“希望如此!”這裡就是通過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把學生引導到老師期待的行為或活動中來!
2、“真禁”必須充分做好有關<strong>工作</strong>。在工作中要中斷學生的某些行為或“頒布”禁令前,要充分解釋,認真疏導,確保學生真正明白“不可能”的原因,而不“愈禁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