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騫,(之千),字子然,別署秋水居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寧夏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衛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現任寧夏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志騫
- 別名:子千、子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寧夏中衛
- 出生日期:1980年
- 職業:書法家
人物經歷,榮譽,秋水居隨筆,
人物經歷
2023年11月16日,潘志騫當選寧夏書法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
榮譽
·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展最高獎
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三屆西部書法篆刻展
第三屆“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
·全國中華龍文化書法展
秋水居隨筆
學書之道艱難,余自幼習書至今已十餘載,然終不得古法,更不敢妄談書法,然於書法學習,卻有小小體會。
宋高宗趙構曾云:“余自魏晉以來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或蕭散,或枯瘦,或遒勁而不回,或秀異而特立。眾體備於筆下,意簡猶存於取捨。至若《禊帖》,則測之益深,擬之益嚴。姿態橫生,莫造其原,詳觀點畫,以至成誦,不少去懷也。”此段為宋高宗對臨摹古人法帖的深切感受,足見一代帝王對古人法帖的認知與賞識。學書首要就是臨帖,要一筆一畫,亦步亦趨。從局部到整體,從字距到行距,從正距到斜側,從氣息到氣象等立體式臨摹,亦稱精臨。精臨就是要徹底“放下自己,沒有自己”。要完全契合原帖,要形神兼備,絕非刻板為之。違此,雖則有形,實無神識。故此,臨像是必須的。因為古人留給我們的法帖是有限的,要想汲取某一家之精華,就要深諳熟識。若不掌握其風格要領,如何得其風貌神髓?況歷代書家無不孜孜以求古人法帖而得精華要旨。譬如漫畫作品,對人物的誇張至甚,然憑一眼便可知曉所畫為誰。為何?就是作者完全熟知和掌握了人物“原型”的肢體特點和面部特徵等,但憑任意誇張,不失其規律。太像便成照片,不像則神形全無,臻度適狀,合之中庸。書法亦然,首當是對法帖形制特點的具象理解與消化。而並非死死記住某帖之中字法與章法,這是機械和表象的,最終都不會解決根本與實際性的問題。如果對某件法帖不能百分百的諳識熟知,那如何能夠走進古人書寫時的精神世界呢?“窺一斑而見全豹”。只有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方能捕捉到古人此帖時的結字特點,章法布白及思維方式等,具足此法,則可回溯到古人的“原創”狀態,可以“穿越”。唯此,作品所流露出來的氣息是瀰漫的,是真實的,而不是模仿和借鑑式的作態書寫。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參禪有三境界可證: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學書當如參禪,定會有所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