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雷茨基(Penderecki),曾在克拉科夫音樂學院學習,1958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72年任該校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德雷茨基
- 外文名:Penderecki
- 國籍:波蘭
- 出生地:波蘭登比查
- 出生日期:1933年
- 職業:作曲家 指揮大師
- 畢業院校:克拉科夫音樂學院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50年代後期,波蘭實行比較開放的藝術政策。1956年創立的“華沙之秋”音樂節,為波蘭現代音樂的發展,為波蘭年輕作曲家的成長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1959年,潘德雷茨基參加全國作曲比賽,因用不同署名上交三首作品,獲得三個一等獎而出名。幾乎一開始創作,他就對實驗新的音響感興趣,如《頌神歌》(Strofy,1959)、合唱《大衛讚美詩》(Psalmy Dawida,1959)等。在弦樂曲《放射》(Emanations,1958)和聲樂曲《時間和寂靜的限度》(Dimensions of time and silence,1960)中顯示了他對音色的豐富想像力。1960年創作的弦樂曲《廣島受難曲者的哀歌》或許是使用新音色、特別是使用音塊手法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作曲家利用和發展了斯托克豪森、布列茲、希納基斯等人打開的新的音響領域,創造性地發掘出弦樂器的各種音響潛力,使樂隊出現了類似電子音樂的音響效果。接著創作的弦樂曲《多形體》(Polymorphia,1961)同樣表現了他對音塊手法、對弦樂器非常規的演奏技巧的獨特處理。
潘德雷茨基在音響上的探,是和作品的內容表現結合起來的,而且常常賦予它一定的戲劇性結構。他認為:“很明顯,音樂應該直接進入聽眾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他的作品,不僅由於音響上的更新,令人矚目,也以能夠使人理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受到聽眾歡迎。這同當時一些拘泥於序列音樂程式的作品,音響複雜、內容抽象,形成鮮明對照。
60年代後期,潘德雷茨基的創作風格發生變化,向傳統靠攏,具有所謂“新浪漫主義”傾向。他常常從過去的音樂中尋找素材,如規模宏大的《路加受難曲》(St.Luke Passion,1963-1965)可使人想起巴赫的受難曲。《路加受難曲》是繼《廣島受難者的哀歌》之後作曲家創作的另一首最流行的作品。它的樂隊和合唱都使用了音塊和滑音,合唱隊也要發出如嘶嘶聲、喊叫聲、笑聲、耳語聲以及重複吟唱等。它把各種風格,從格里戈里聖詠直到最新的音響實驗都混合在一起。另一首同是宗教題材的作品《晨禱》(Utrenia,1970-1971,為獨唱、合唱、管弦樂隊而作)象是《路加受難曲》的續篇,它表現耶穌的下葬和復活,不僅引用東正教讚美歌的旋律片斷,而且充滿了東正教儀式的神秘色彩。
主要作品
潘德雷茨基的創作數量很多。除上述作品外,重要作品還有歌劇《勞登的魔鬼》(The Devils of Loudun,1968)、《失樂園》(Paradise Lost,1975-1978)、古鋼琴和室內樂隊曲《帕蒂塔》(1971)、《小提琴協奏曲》(1976)等。《小提琴協奏曲》具有寬廣的旋律線條,似乎表明作曲家越來越企圖接近19世紀音樂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