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平格
- 出生地:浙江慈谿
- 出生日期:1610
- 逝世日期:1677
- 代表作品:《求仁錄》
生平著作
《求仁錄輯要》,哲學著作,原十卷。明清間潘平格撰。初刻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潘平格,字用微。生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卒於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浙江慈谿人。先治程朱,後改王、羅(洪先),再事老莊、禪學。清之後,篤志孔孟。長年於紹興講學,後去崑山,又回浙江在黃宗羲所創證人書院執教。著有《求仁錄》十卷及《著道錄》、《四書發明》等書,均佚。現只存《求仁錄輯要》,為後人所輯。
該書主要匯集潘氏生前所撰的一些論文,前有鄭性序,後有有關生平事跡附錄。
《辨清學脈》篇以為自孔子沒後,聖人的學說便淹滅了。後代的學者都各自用自己的觀點來解釋孔孟,以致違悖了孔孟的原意,而使聖道“貿亂而無所適從”。在《讀書》篇中特別指出這種篡改是受了佛老之說的影響。因而有感於此,撰者以恢復孔孟聖學為己任,並提出了自己的“求仁”說。《辨清學脈》而後著重闡釋這一主張,以為“孔孟之學以求仁為宗。仁,人性也;求仁,所以復性也。”又說:“仁,即放心,……仁也者,渾然天地萬物一體,而充周於未發,條理於發見,吾人日用平常之事也。”進一步,他又將這種仁看作是日常的惻隱之心、同情之心、孝悌之心等,從而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渾然天地萬物一體”。以此為立論,來看“今日世界”,撰者以為恰恰是失去了仁,以至“亂離之慘,殺戮之痛,不知多少無辜死於兵刃,死於蹂踐,死於水火,死於饑寒,死於恐怖。……”(《篤志力行》)。
關於“求仁”的徑途,撰者提出了新的“致知格物”的內容。《辨清學脈》中說:“格者,通也。”“物者,身、家、國、天下也。”“格物,即格通身、家、國、天下也。”即四者渾然一體,使其成為一和諧整體。在《致知格物》篇中說:“知,吾性之良知也。孟子所謂不慮而知者是也。”“致知,即是擴充四端,四端非懸空無事而擴充之也。”可見,致知便是擴充仁、義、禮、智四端,將其旌之於實物,以此而從主體出發調整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將自身與世界渾然一體。撰者還特地提出了“恕”加以討論,以為不恕,即有人我之私,是不能實現格物致知的主要障礙,因此便需要“強恕反求”,即通過加強自我的修養而克服私心,去消“人我之分”。修身便也成了格物、知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鍵。由此,以為程朱理學因方法支離繁瑣,不理清學脈,從而造成格物理解上的不當,陸王心學由於格物是著眼於己身而非“明明德於天下”,因而流於佛學,虛而不實。
撰者為更好實行其求仁,於《篤志力行》篇中提出立窮神極聖、參天贊地大志的主張,即所謂“宇宙內事,皆我分內事。家、國、天下具系屬在吾身。”而這,也是克服自私心、習見的過程,既非計較自身得失、名譽、名位,也非閉戶窮巷、獨善其身。進而,在《讀書》篇中以為,立志當在讀《四書》上下功夫,而反對讀佛道二氏及宋儒之書。另一方面,又主張“力行”,《篤志力行》篇談到“說篤志處即是說力行,說力行仍是說篤志。蓋未有篤志而不力行者,亦未有力行而非篤志者,何可分也。”關於篤行,則正是反對儒說的清淡、空疏、苦思冥想,以及僅在書冊、言語上做學問。而只要“篤志力行”辦到了,那么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評:恢復孔孟為己任,理清學脈求其仁;
仁義禮智四端擴,家國天下繫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