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鄉潘岙楊村位於天台縣的西南角,大雷山的北麓,東與臨海市的龍泉接壤,南與仙居縣隔山。戶數四百五十餘戶,人口一千五百餘人。這裡風景秀麗,人傑地靈;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民風淳樸,物產阜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潘岙楊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天台縣雷峰鄉
- 人口:1500餘人
地理環境,經濟作物,人文古蹟,村鎮建設,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村莊坐北朝南,傍山臨水。前有湖長山下飛鳳棲息,鳳凰來儀;後有筆架山依靠,白虎伏地;里有岩龍頭獅龍鎮守;外有牛嶺頭橫山遮擋。高山仰止,曲徑通幽。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四周群峰環立,大雷山碧水流淌村前,真像世外桃源,這是一個十分宜居之地。
經濟作物
潘岙楊村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遠遠望去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海。有毛竹林1600多畝,杉木林5000畝,松木林6000畝,薪柴林2000畝,經濟作物有茶葉2000畝,水果有楊梅、板栗、柿子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資源,是村集體經濟的支柱,是村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銀行。近年來,村兩委同心協力,勵精圖治,大做山水文章,發展生態經濟,使這個古老而年輕的村莊嶄露出勃勃生機。
人文古蹟
從村中及大雷山區諸多遺蹟可以發現,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其間從拓荒的範圍來看,當時一度的生產規模大於現在。到了元朝潘岙楊就已形成了較大的村落。有張、王等姓氏在此居住。明初時期,有位來自仙居楊府的楊衍楞到潘岙楊設帳教書,娶了潘岙姓王的女子定居下來,從此子孫大發,繁衍至今。而村中其他姓氏則逐步衰落,直至絕跡。至今村中除幾戶丁姓外,其餘都是楊姓。其間從潘岙楊發出在外的有臨海市里後坑村下林、白岩下村、平鎮下曹村、湖州安吉的楊村等,其人口總量相當於潘岙楊本村。從衍楞公發跡到現在,剛好二十代,歷時六百餘年。所以說潘岙楊是個古老而年輕的村莊。
楊氏祠堂,美輪美奐。潘岙楊祠堂坐落在當時的水口,而現在則是村中心的車站旁。祠堂始建於明朝中期。其建築寬19米,長28米,占地面積532平方米。祠堂由牌門、戲台、天井、大堂及兩廂房構成。牌門有三雙大門,其兩側各有一雙邊門。正中門懸掛“上柱國”匾額,這三個大字蒼勁有力,據說是明嘉靖帝御筆,在原譜中還能查出它的原跡。中門兩邊掛有一副楹聯:“兄弟三大夫,五代七進士”。這副楹聯記載著楊府太祖曾經的偉績與殊榮。牌門拱斗重檐,壯麗繽紛。正中門常閉不開,等到有接官、迎譜等重大慶典活動時方可開啟。台頂飛檐翹角,裝飾華麗。天井石板鋪地,四周沿階精磨石砌。大堂分下坦與上坦。六株合抱有餘的大柱擎天立地,雕樑畫棟,十分雄偉壯麗。其頂高十多米,飛檐疊斗,雕龍纏鳳,頂棟還有一排雕飾。大堂取名為“四知堂”,取自楊氏太祖震公“天知、神知、你知、我知”的廉政典故。大堂供奉著各房派祖宗的牌位,還掛著許多匾額,其中有一塊“翰林庶吉士”楊辰豎立的匾額還保持到前不久,因火災而毀。整個大堂雄偉莊嚴,氣勢恢弘。兩廂屋則是祠堂的輔房,均為兩層建築,可供看戲所用。潘岙楊祠堂是美輪美奐的古建築藝術精品,其技術之高超,藝術之精湛,無不體現當時村人之實力,匠人之智慧。若保存至今,無疑是無價之文物古蹟。但可惜這一古建築在上世紀文革時被破壞,到上世紀80年代拆建成為大會堂,搞得面目全非,直到2008年,大會堂毀於火災,成為焦土。2011年村里決定重建祠堂,底層基本仿原有式樣,平頂現澆,二層加蓋餐廳,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但沒有以前那樣古典精美了,此工程正在建設中。
村鎮建設
以往閉塞落後的山村,現有通往縣城的康莊大道,也有通向臨海仙居方向的公路出口,又有十多里水泥路向大雷山區伸展,為以後連線龍溪天柱打好基礎。路盤山腰,橋隱幽溪。便捷的現代化交通,給山村的建設發展和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也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千多米長的中心大道貫串里外,兩邊高樓林立,鱗次櫛比。後坑、大坑兩條村道向兩翼伸展。村中各條支路全都澆上水泥路面。車站、操場空曠利落,兩棵百年名貴古樹挺立其旁。電力、電信、電視等線路井然有序。村容村貌整潔乾淨,成為一個文明、和諧、小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
地圖信息
地址:台州市天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