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草書詩軸》是現代書畫家潘天壽創作的一幅書畫作品。從用筆上看,這幅作品與潘天壽的以圓筆為主的篆、隸書不同,而是多為側鋒方切和側帶中、中帶側的用筆。這種瘦勁、生辣、峻峭並略帶荒率的線條形質,可以說是潘天壽書法藝術的一個主要特徵。在結體上,潘天壽的字更值得稱道。這些,都標誌著潘天壽對傳統成規的反叛與突破,也體現著潘天壽對書法藝術的美學思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天壽草書詩軸
- 作者:潘天壽
- 類別:中國書法
- 時代:現代(1955年)
作品簡介,作品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簡介】
唐朝的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談到書法創作時說:“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師造化、尚自然,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而潘天壽的書法,正是師法自然的產物。
作品背景
與書法相比,潘天壽在繪畫上的名聲更大一些。他的那種奇崛、險峻的構圖,霸悍、恣肆的用筆,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正因為如此,許多人仍把潘天壽的書法歸入“畫家字”的範疇。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他的書法,同樣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他的書法線條結實,結構險峻,布局奇特,堪稱20世紀書法的一大成就。
由於抗戰時毀於兵火和十年浩劫中毀於動亂,現存的潘天壽書法作品,已難反映出潘天壽書法的全貌,但以20世紀30年代中期為界,仍可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前一階段書體較多,以篆、隸為主,取法較廣,面貌多變,而又有多憑天性書寫的成分貫穿其間;後一階段以融會黃道周一路書風為特徵,書體漸趨穩定,法度日見精嚴,鮮明而強烈的個人面貌得以確立。在成熟期的書風中,最富於特色、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行草。這幅作品寫於1955年,正是潘天壽在藝術上趨於成熟的時期。
作品賞析
從用筆上看,這幅作品與潘天壽的以圓筆為主的篆、隸書不同,而是多為側鋒方切和側帶中、中帶側的用筆,如第一個“天”字多中鋒用筆,而“柱”、“擎”、“霞”、“永”等字則大多是側鋒起筆,從而增加了用筆的靈活和字勢的飛動。而且,除了少數筆畫被誇張拉長,或輔以牽絲連帶外,點畫皆短促斬截,隨著起筆轉鋒動作順勢而過,或收鋒或出鋒,或折鋒轉入下筆,而極少藏頭逆鋒和圓轉形態。從布局和章法上看,這幅作品也是可圈可點,那就是在有限的行列之間,藝術家充分調度著字與字之間的聚散、避讓、生克,乃至由字與行、點線與空白的互動關係所構成的收放對比、動靜對比、虛實對比,無不貫穿著造險、破險、以險制夷、反欹為正的創作思路,以服務於章法上的開合起落效果,而且打破行行相列、正文與署款主從分明的傳統習慣。這些,都標誌著潘天壽對傳統成規的反叛與突破,也體現著潘天壽對書法藝術的美學思考。正如沙孟海所說的那樣:“從結體、行款到整幅布局,慘澹經營,成竹在胸;揮灑縱橫,氣勢磅礴,富有節奏感,可說獨步一時。”
作者簡介
潘天壽(1898-1971),原名天授,字大頤,別號阿壽、雷婆頭峰壽者等,我國著名的中國畫家和藝術教育家。浙江寧海人,畢業於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書畫得李叔同、吳昌碩等名家指導。書法博取眾家之長,於鐘鼎、石鼓、“二爨”以及明代黃道周、倪元璐,近代沈曾植、吳昌碩皆有深入而獨到之研究,故自成奇崛、險峻、朴茂之風格。曾先後任上海美專、西湖藝專、東南聯大等教授及國立藝專校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分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分會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著作有《中國書法史》、《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潘天壽書畫集》等。“文革”期間被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