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喜雲

潘喜雲(1900-1965)原名潘文喜。江蘇邗江人。出生於香火世家。年隨父潘正玉學戲,16歲起先後師從鄭朝垣、郝玉海學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喜雲
  • 別名:潘文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65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生平事跡,

人物簡介

民國10年(1921年),他與崔少華等進入上海,在方浜路齊雲樓茶館唱“大開口”,始演旦角,後改生行。因嗓音清脆洪亮,武功紮實嫻熟,表演認真細膩,受到觀眾喜愛。茶館營業興隆,觀眾日增,老闆遂將茶館名改為喜雲樓戲院,成為上海首家揚劇固定演出場所。潘喜雲主演的《魏徵斬龍》、《斬經堂》、《打松下書》、《千里送京娘》等戲均別具一格,酷似京劇藝術家周信芳,被觀眾譽為“蘇北麒麟童”。

生平事跡

民國16年,潘喜雲與崔少華等發起組織“上海維揚伶界聯誼會”。潘擔任交際員,負責聯絡各演出團體,接待來滬演出的演員和幫助同行解決困難,受到同行的敬仰。為了求得劇種的生存與發展,他經常奔走在大小開口各演出團體之間,消除分歧,倡導聯合,主張摒棄偏見,結成一家。經維揚文戲的臧雪梅金運貴等共同努力,從同台共演到聯合組班,統一改名為維揚戲。他與維揚文戲演員潘玉蘭結為夫婦,曾與眾多的大小開口演員同台合演,取長補短,為劇種的發展開創了新局面。民國26年,上海維揚戲劇聯合會成立,潘被公推為理事長。此後,他更重視團結工作,有些班社演員陣容不強,賣座不佳,他就帶著妻子潘玉蘭和本班有聲望的演員去客串演出。民國35年上海維揚劇研究會成立,他繼任主任。上海解放後,他積極參加文藝界各種活動。1951年,各界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他出面邀請所有在滬揚劇知名演員,假共舞台聯合義演《郭子儀上壽》,所得收入全部捐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