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作楨(1908-1933),化名潘山,福建省閩侯縣潘墩鄉(今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潘墩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作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
- 出生日期:1908
- 逝世日期:1933
烈士簡介,生平經歷,
烈士簡介
潘作楨(1908-1933),化名潘山,福建省閩侯縣潘墩鄉(今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潘墩村)人。1924年從福州開智國小考入福建省立一中,因生活困難,國中未畢業就輟學回村務農。1926年參加民主革命運動,團結貧苦農民清算土豪劣紳侵吞的宗族公款,以此創辦“潘墩國小”教育子弟,還利用學校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1929年入廈門警察訓練所學習半年,派充“差遣員”,期間在《江聲日報》披露廈門博濟院貪污腐化黑幕,受到仇家打擊而難以立足,只得到廣東汕頭,在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61師政治部當文書兼“郵檢”。期間,利用郵檢機會大量閱讀進步書刊,接受並傳播革命思想。1930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上海“一二八”抗日鬥爭。在蔣介石阻止抗日,調十九路軍進入江西“剿共”後離隊回福州。1933年十九路軍入閩後回隊,駐防在泉州。期間在執行黨的任務時被叛徒告密受拘押,乘機吞進機密檔案,由此證據不足未能立案。出獄後回福州中共地下省委機關,在“互濟會”任職,還在鳳崗里馮宅村籌辦國小作為掩護革命活動的據點。不久,在執行任務中不幸被捕。受盡酷刑,終不肯暴露秘密。特務迫他帶路前往馮宅國小抓捕革命同志,潘作楨利用鳳崗的複雜路線穿入小路試圖脫身中被特務開槍擊傷。同年8月於西門雞角弄英勇就義。
生平經歷
民國8年(1919年),作楨入福州開智國小讀書,畢業後考入“福建省立一中”,但因生活困難,國中還沒有畢業,就輟學回村務農。作楨在鄉團結貧苦農民,清算出土劣潘一鶴侵吞的宗族公款600多元,並以此創辦“潘墩國小”,教育子弟,還利用學校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民國18年作楨入廈門警察訓練所學習半年,派充“差遣員”,在《江聲日報》披露廈門博濟院貪污腐化的黑幕,受到仇家打擊,難以立足,只得到廣東汕頭去,在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61師政治部當文書,還當“郵檢”,把扣留的進步書刊帶回閱讀,後再包封交郵局發出,傳播革命思想。民國19年作楨參加中國共產黨,冬,隨軍北上討伐馮玉祥、閻錫山,大戰於隴海線。民國21年上海“1·28”事件爆發,十九路軍奮起抗日,但被蔣介石制止,調到江西“剿共”。作楨思想牴觸,請假回福州。民國22年,十九路軍入閩,作楨回隊,駐防在泉州,但被告密。作楨被扣押後,乘機吞進機密檔案,因此證據不足,不能立案。出獄後,回福州中共地下省委機關,在“互濟會”任職,還在鳳崗里馮宅村籌辦國小校,作為掩護革命活動的據點,但開學不久,作楨不幸被捕。他受盡酷刑,終不肯暴露秘密。特務迫他帶路前往馮宅國小抓捕其他革命同志。作楨利用鳳崗的複雜路線,入小路疾跑,但慌不擇路,誤入“死路”,被特務開槍擊中。8月於西門雞角弄從容就義,年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