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介棠

潘介棠(1894-1929.8),湖南瀏陽縣人。出生於一個清末秀才之家。1917年畢業於湖南高等師範。1918年棄文從武,考入南京國術研究班,專心學習武術。從國術研究班畢業後,曾拒絕何鍵的高薪聘請,回到家鄉瀏陽在金江學校當一名清貧的教員。1921年在夏明翰等人的影響下,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1924年執教於長沙衡湘中學,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介棠
  • 出生地湖南瀏陽
  • 出生日期:1894
  • 逝世日期:1929.8
潘介棠烈士
大革命時期,1924年夏受黨組織派遣赴湘西保靖縣任4縣聯合中學教員,秘密從事黨的工作。1926年回到瀏陽任女子師範學校校長。1927年初出任瀏陽縣教育局局長。利用全縣大革命運動蓬勃興起的機會,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全縣各地普遍開辦平民夜校、女子職業學校,並規定全縣國小一律採用共產黨人李六如編寫的《平民讀本》,以及結合兒童實際和鬥爭實際的自編教材。同年3月,被推選為瀏陽縣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庭長,參與領導全縣懲治土豪劣紳的鬥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馬日事變”後,按照中共瀏陽縣委指示隱蔽轉移。化名“劍凝”打入南京政府,擔任逆產委員會辦事員。1929年1月在南京被捕。不久被押解長沙,關進陸軍監獄。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嚴刑拷打,堅貞不屈。1929年8月,被殺害於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犧牲時3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