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中的“*”為卦象中的字元,上下對稱結構,上下各為2個“-”組成,中間四個“—”。
基本介紹
- 書名:潔靜精微之玄思:周易學說啟示錄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359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張善文
- 出版日期:200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6617965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張善文,福建長樂人,1949年11月生。文學碩士。曾受業於已故著名易學宗師、福建師範大學原副校長黃壽祺教授。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易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特約編委、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福建立中華易學研究中心理事長、東方國際易學研究學術委員。曾多次應邀赴美國、馬來西亞、韓國、中國台灣等地講學及出席國際會議。目前主持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重點項目《中國古籍總目提高(周易卷)》的研究工作。已有海內外出版《周易譯註》、《周易辭典》、《象數與義理》、《周易與文學》、《周易入門》、《周易初階》、《歷代周易學要籍》等著作20餘種,點校整理馬振彪先生遺著手稿《周易學說》1種,主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十三經漫談叢書》等專著多種,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總著述量達800多萬字。
媒體推薦
前言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這是何等清幽的情趣啊!
中國自有真正意義上的學術以來,《周易》學說就以其博大精深的“玄思”內涵,成為學人潛心探討的熱門課題,迄今依然如是。
那么,《周易》學說窈冥奇奧的“玄思”精神究竟體現於何處?換言之,其足以啟迪世人、垂教後世的思想本質究竟何在呢?
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偉人孔子,曾經作過十分簡練的回答:“潔靜精微,《易》之教也。”(《札記·經解》引孔子語)可謂一語道破《易》之精神,《易》之本質,《易》之學說之凝聚力,《易》之玄思之感召力。
唐代孔穎達《禮記正義》對“潔靜精微”作了這樣的疏解:“《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凶,不為淫濫,是潔靜;窮理盡性,言入秋毫,是精微。”這是從儒學家的“正邪”觀、“窮理”觀作出的闡說。宋代張載《張子正蒙》云:“《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人,及繫辭其爻,必渝之以君子之義。”又云:“潔靜精微,不累其跡,知足而不賊,則於《易》深矣!”(《大易篇》)這是從理學家“君子之道”的角度作出的衍述。兩說皆頗可取。但我還覺得言猶未盡,於是,我在《談易隨筆》中曾對“潔靜精微”這四字又作了巨觀意義上的引申發揮:
潔者,一塵不染,通體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謂也。靜者,涵詠沉潛,閒適樂天,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謂也。精者,純粹不雜,堅確不移,爐火十年磨一劍之謂也。微者,虛無縹緲,得失無度,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謂也。總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
核心,《易》之精神,《易》之智慧型。
謂之“哲理核心”、“精神”、“智慧型”,似可展示出《周易》學說在象徵領域的廣泛啟迪,似可勾畫出“玄思”的幽深內涵。
因之,我在治《易》歷程中,久久思考著“潔靜精微”的蘊意。
我游弋於人類大文化的哲理空間,遂有《剛強勁健的中國龍》、《周易與當代世界之憂患》、《易道之內涵探微》、《對立與和諧》、《論周易熱及易學研究之走向》諸文之作。我又徜徉於古代經學與文學的交匯境地,遂有《周易卦爻辭詩歌辨析》、《易傳的句式詞章之美》、《論以易理為核心的邵康節體詩歌》、《衍易理以成章》諸篇之創。我更流連於遠古美學及文藝理論的奇奧世界,遂有《觀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周易卦爻辭的文學象徵意義》、《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的美學意義》、《自然成文說的美學意蘊》、《試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諸論之立。我復凝思於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的迷宮疑陣,遂有《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王弼易學之時代精神與歷史意義》、《周易本義闕疑衍論》、《道藏中之易說述要》諸作之撰。我心猶未安,又往往求索於《易》學所衝激的種種層面,遂有鉤探遺籍、辨疑前輩乃至諸多信筆隨談之文。
於是乎,以積年所作,裒為是編,以就正於同道。
凡此種種,實未敢言盡獲《易》學“潔靜精微”的宏旨,但此中所作出的各方面努力,自以為所獲取的某些一得之見,諒亦將略有裨於“朋友講習”之道,庶可共研《周易》學說對前人、今人以至後人的啟示吧?
本編之裒輯宗旨,其在斯歟!
張善文
公元2002年12月寫於福州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這是何等清幽的情趣啊!
中國自有真正意義上的學術以來,《周易》學說就以其博大精深的“玄思”內涵,成為學人潛心探討的熱門課題,迄今依然如是。
那么,《周易》學說窈冥奇奧的“玄思”精神究竟體現於何處?換言之,其足以啟迪世人、垂教後世的思想本質究竟何在呢?
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偉人孔子,曾經作過十分簡練的回答:“潔靜精微,《易》之教也。”(《札記·經解》引孔子語)可謂一語道破《易》之精神,《易》之本質,《易》之學說之凝聚力,《易》之玄思之感召力。
唐代孔穎達《禮記正義》對“潔靜精微”作了這樣的疏解:“《易》之於人,正則獲吉,邪則獲凶,不為淫濫,是潔靜;窮理盡性,言入秋毫,是精微。”這是從儒學家的“正邪”觀、“窮理”觀作出的闡說。宋代張載《張子正蒙》云:“《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故撰德於卦,雖爻有小人,及繫辭其爻,必渝之以君子之義。”又云:“潔靜精微,不累其跡,知足而不賊,則於《易》深矣!”(《大易篇》)這是從理學家“君子之道”的角度作出的衍述。兩說皆頗可取。但我還覺得言猶未盡,於是,我在《談易隨筆》中曾對“潔靜精微”這四字又作了巨觀意義上的引申發揮:
潔者,一塵不染,通體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謂也。靜者,涵詠沉潛,閒適樂天,萬物靜觀皆自得之謂也。精者,純粹不雜,堅確不移,爐火十年磨一劍之謂也。微者,虛無縹緲,得失無度,別有天地非人間之謂也。總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
核心,《易》之精神,《易》之智慧型。
謂之“哲理核心”、“精神”、“智慧型”,似可展示出《周易》學說在象徵領域的廣泛啟迪,似可勾畫出“玄思”的幽深內涵。
因之,我在治《易》歷程中,久久思考著“潔靜精微”的蘊意。
我游弋於人類大文化的哲理空間,遂有《剛強勁健的中國龍》、《周易與當代世界之憂患》、《易道之內涵探微》、《對立與和諧》、《論周易熱及易學研究之走向》諸文之作。我又徜徉於古代經學與文學的交匯境地,遂有《周易卦爻辭詩歌辨析》、《易傳的句式詞章之美》、《論以易理為核心的邵康節體詩歌》、《衍易理以成章》諸篇之創。我更流連於遠古美學及文藝理論的奇奧世界,遂有《觀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周易卦爻辭的文學象徵意義》、《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的美學意義》、《自然成文說的美學意蘊》、《試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諸論之立。我復凝思於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的迷宮疑陣,遂有《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王弼易學之時代精神與歷史意義》、《周易本義闕疑衍論》、《道藏中之易說述要》諸作之撰。我心猶未安,又往往求索於《易》學所衝激的種種層面,遂有鉤探遺籍、辨疑前輩乃至諸多信筆隨談之文。
於是乎,以積年所作,裒為是編,以就正於同道。
凡此種種,實未敢言盡獲《易》學“潔靜精微”的宏旨,但此中所作出的各方面努力,自以為所獲取的某些一得之見,諒亦將略有裨於“朋友講習”之道,庶可共研《周易》學說對前人、今人以至後人的啟示吧?
本編之裒輯宗旨,其在斯歟!
張善文
公元2002年12月寫於福州
圖書目錄
前 言
1.周易本義闕疑衍論
2.剛強勁健的中國龍
3.周易與當代世界之憂患
4.易道之內涵探微
5.對立與和諧
6.論周易熱及易學研究之走向
7.周易卦爻辭詩歌辨析
8.易傳的句式詞章之美
9.論以易理為核心的邵康節體詩歌
10.衍易理以成章
11.觀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
12.周易卦爻辭的文學象徵意義
13.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的美學意義
14.自然成文說的美學意蘊
15.試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
16.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
17.王弼易學之時代精神與歷史意義
18.道藏中之易說述要
19.易史一隅簡述
20.譚易隨筆
①智慧之源頭
②洗盡鉛華去雕飾
③君子嚴於義利之辨
④謙謙君子的風範
⑤物態的反常和變異
⑥走向通泰的美盛前景
⑦古老的治家之道
⑧沒有句號的人生進取
⑨君子制裁小人
21.易言
①見仁見智
②修辭立其誠
③易為君子謀
22.論易象答周振甫先生書
後 記
1.周易本義闕疑衍論
2.剛強勁健的中國龍
3.周易與當代世界之憂患
4.易道之內涵探微
5.對立與和諧
6.論周易熱及易學研究之走向
7.周易卦爻辭詩歌辨析
8.易傳的句式詞章之美
9.論以易理為核心的邵康節體詩歌
10.衍易理以成章
11.觀物取象是藝術思維的濫觴
12.周易卦爻辭的文學象徵意義
13.周易對立變化創新思想中的美學意義
14.自然成文說的美學意蘊
15.試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
16.論帛書周易的文獻價值
17.王弼易學之時代精神與歷史意義
18.道藏中之易說述要
19.易史一隅簡述
20.譚易隨筆
①智慧之源頭
②洗盡鉛華去雕飾
③君子嚴於義利之辨
④謙謙君子的風範
⑤物態的反常和變異
⑥走向通泰的美盛前景
⑦古老的治家之道
⑧沒有句號的人生進取
⑨君子制裁小人
21.易言
①見仁見智
②修辭立其誠
③易為君子謀
22.論易象答周振甫先生書
後 記
文摘
書摘
《周易》哲學認為,維繫大自然秩序的本質因素,在於保持陰陽力量的平衡。
《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均是由陰陽兩種符號構成的。八卦共有二十四畫。其中陽畫十二,陰畫十二,陰陽均等。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陽爻一百九十二.陰爻一百九十二,陰陽均等。《周易》卦爻符號的象徵模式,正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基點上。
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大過》卦.象徵“大為過甚”,揭示的是陰陽失調、物態反常的情狀。從卦形的組成看此卦作“*”,兩陰處頭尾過弱,四陽居中過盛,所以稱為“大過”。從上下卦的結構看,上卦兌三為澤,下卦巽(三)為木,大澤淹沒了樹木,也是“大為過甚”的象徵。卦中六爻分別說明置身“大過”之時的道理,其大體宗旨在於:上下兩陰爻必須取剛濟柔,中間四陽爻必須取柔濟剛。如此互濟,才能救“大過”之弊,成調和之功。此卦的《大象傳》提出要以“獨立不懼”的精神來救治“大過”。《論語·季氏》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相矣!”這似乎也足以借來啟示我們對拯治“大過”情狀的必要性的理解。
也許,我們對《大過》卦的象徵內涵還遠遠沒有參透。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立足的地球,自然生態嚴重失調的許多現象,不是十分類似於“大過”情狀嗎?甚至有不少日益加劇地威脅著人類生存的現象,較之“大過”,是否有過之而無不及呢?當代龐大工業源源不斷排出的濃煙、廢氣、污水,一天天侵襲人類生活的領域,同我們爭奪著有限的生存地盤。地下水源被無休止地汲取,地層石油被日復一日地抽出。我們幾曾想到,對地球索取過度,人類的明天將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呢?人類為了讓大地永葆肥沃,不顧一切地對她全面灌輸人為的“營養”。於是,我們久違了蛙群歡樂的合唱,罕見到泥鰍活潑蹦跳的身姿。許多與我們長期共處的生命在悄悄地萎縮。據說,南極洲的企鵝體內,居然也發現了“六六六”粉的存在。地球上似乎已經容不下一塊可憐的淨土了。有識之士已經在極力呼籲人們關注引起嚴重惡果的“後工業化”問題。
《周易》是以象徵為特色的哲學。而人類面臨的是嚴峻的現實。對照《大過》卦喻示的象徵義理,我們是否意識到人類的環境污染、地球的生態失調,亟待我們全力奮起以拯治“大過”呢?
當然,本文所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只是從劉勰直接運用《周易》說明文學理論這一點人手,尚未敘及劉氏對《周易》的間接發揮之處。而僅就文中所敘,已經較明確地揭示了《文心雕龍》所受到的《周易》的顯著影響。那么,這種影響,究竟因何而致呢?探其根源,不外有三:其一,《周易》作為一部古老的哲學著作,所體現的哲理意義,往往可以與文學理論相通互契,而文學理論的研討,往往也不能避免涉及哲學的範疇,因而劉勰援引《周易》內容為闡述《文心雕龍》服務,每見精當貼切,立意深邃。其二,兩漢之世,尊崇經學,遂使學者著書立說,往往引經以抒論。魏晉而後,老莊之學雖甚行,然《易》仍與《老》、《莊》並重,稱為“三玄”。劉勰在《文心雕龍》創作過程中,既繼承兩漢傳統,徵聖、宗經,有意於發揮群經之義,而其中對於“三玄”之一的《周易》的運用尤為突出,則亦時代學風使之而然。其三,就劉勰本人而論,他不但精於文學,固亦深研經學,於《周易》一書實曾探討,觀《論說》篇稱“……王弼之解《易》,要約明暢,可為式矣”,足見劉氏對王弼的《周易注》甚為讚許;而有此《易》學根基,則無怪乎劉勰好於援《易》以述文了。
此外,通過考察、辨析《周易》對《文心雕龍》的顯著影響,我們還體會到,這一考辨過程,不但對於深入理解《文心雕龍》這部古代文論巨著有一定作用,而且對分析《文心雕龍》與古代哲學的內在聯繫,並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代豐富的文學理論的民族特色問題,似亦不無裨益。
眾所周知,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無窮無盡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一前470左右)認為:一切都在變動中,像流水一樣,前水已不是後水,沒有人能在同一河流里插足兩次(《論自然》)。
以此對照人生的進取,我們也會時時感受到;無論何人,對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均是沒有止境的。換言之,即使我們取得一時的成功,但在茫茫無邊的事業長河中,卻無法找到“成功”的終點。單一些淺顯的例子,如每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賽場上,凡奪得金牌者,可謂盛極一時,無疑堪稱人生輝煌成功之極至,但在下一回的賽事中,其人能否繼續保住金牌得主的應有水準?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哪怕是最佳運動員都無法作出明確承諾的。又如一個人在學業、商業、企業或仕途等方面的進取,也均一樣,決不可能有絕對成功之時。古人常有“皓首窮經”之說,今天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與此理允無二致。我們常聽到一些潛心治學的人深有感觸地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然而,恰恰是“無涯”之路,“未成功”的思想,在推動著有志進取的人們深明事物的變化之理,而不斷地從“零”開始,邁開永不停止的腳步。中國古代兵法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論,我認為,其間的哲理是很深厚的——所謂“死地”的象徵,于思想內涵上即是先設定自己的失敗、死亡、未成功或一切剛起始於零,當此之時,人的心態將處於絕無任何負擔、任何包袱的境界,其內在潛力和能量將被充分調動、挖掘出來,於是,進取的力度、奮鬥的氣勢必將十倍百倍地激增,“成功”也將在這種情態下被奇蹟般地創造出來了。倘能永葆這種“死地”、“失敗”、“未成功”、“零”的心態,則人生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勢必不可阻擋地接踵而至。
《周易》六十四卦,以《未濟》卦為終,似乎正蘊含著對“《易》者,總之,《未濟》卦的象徵意義,廣泛展示了事物的“完美”或“成功”只是相對的,“缺陷”“未成”卻是時時伴隨著前者而存在。清人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說道:“《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
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詩中流露出濃厚的失意煩惱情緒,對人生百事缺陷多於完美,遺憾多於如意,充滿了深沉的無可奈何的哀嘆;但全詩的內涵韻調所展示的如何化“闕陷”為完美,變“夕陽”成“朝日”的思想實質,則隱隱體現了人生應當從“未濟”中求得“可濟”的哲理。
在今天的生活中,無數的人都在走著進取的路。讀畢《未濟》卦,人們或許會產生一種鮮明的認識——不論事業的追求達到何種境界,我們腳下的路大概都不應該劃上句號吧?
九 君子制裁小人
一陰一陽之氣,充斥於大自然與人類社會。
有時,陰陽力量之間處於極度對立,必然導致兩者無法緩解的殊死“鬥爭”。於是出現不可避免的“制裁”與“反制裁”的非常景況。在這種特定情況下,陰陽概念也體現出特有的涵意:陽剛之氣便為正道、君子的象徵,陰柔之氣則為邪道、小人的象徵。
人類自古以來就制定了許多典章禮法,往往含有較大幅度的扶正壓邪、扶陽抑陰、扶君子抑小人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們仍要頒布名目繁多的法律,建立層層相關、疏而不漏的法院、檢察、公安、司法制度,其用意亦不外乎此——展示著陰與陽、正與邪、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難以迴避的矛盾與鬥爭。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敘述了出自林黛玉之口的一句話:“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東風者,陽也;西風者,陰也。這雖是一位普通女子說出的家常諺語,卻包含了事物對立面的矛盾鬥爭無時或息、難以調和的哲理。
《周易》中的《央》卦,卦名“夾”字訓“決”,立義於“果斷”、“果決”、“決除”,正是從陰陽矛盾激化的角度,強調陽剛必須以“決斷”性的氣魄制裁陰柔,換言之,即“君子”應當清除“小人”,“小氣”應當壓倒“邪氣”。
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組合,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往往是不平衡的,由此便產生了矛盾、對立和鬥爭。古已有之的“君子”與“小人”的概念也就逐漸明朗化、定格化,而在特定的陰陽矛盾激化的條件下,“君子”發起的制裁、決除“小人”的行動,遂被人們視為無可非議的正義之舉。
《央》卦所闡述的,就是陰陽力量之間決一勝負的問題。卦辭曰:“央,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意思是:“《央》卦象徵決斷,可以在君王法庭上公布小人的罪惡(予以制裁),並心懷誠信地號令眾人戒備危險;此時應當頒告政令於城邑上下,不利於興師出兵(用強力制裁),這樣就能利於有所前往。”
全文所述頗有層次,均站在“君子”的立場上,圍繞全卦的大義,喻示君子“決除”小人的三方面基本準則或要領:一是必須公正無私,宜於在“王庭”上公開宣判“小人”的罪惡;今天我們採取的開庭審判,讓有關人眾參與旁聽,即屬此理。二是必須諭人戒惕,即以孚誠之心號令眾人戒備“小人”造成的危害;今天我們於判決罪犯之後發行、張貼布告,懲前毖後,教育民眾,允合此旨。三是必須以德取勝,說明此時不利於濫用武力,而要通過頒告政令來宣揚美德,使人誠服;今天我們準許罪犯不服抗訴,最後以無可辯駁的證據將其制裁,亦深切此道。準此三端,則君子處“央”必能“利有攸往”,小人必被徹底制服,正氣必得以全面伸張。
《周易》的象徵體系中,往往以“陽”喻君子,以“陰”喻小人,此卦便是典型之例。我們今日仍然習慣把陽剛不阿、光明正大者奉為君子,把陰邪不軌、昏暗鄙惡者斥作小人,顯然也與這種早期的陰陽象徵有一定的聯帶關係。
……
《周易》哲學認為,維繫大自然秩序的本質因素,在於保持陰陽力量的平衡。
《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均是由陰陽兩種符號構成的。八卦共有二十四畫。其中陽畫十二,陰畫十二,陰陽均等。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陽爻一百九十二.陰爻一百九十二,陰陽均等。《周易》卦爻符號的象徵模式,正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基點上。
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大過》卦.象徵“大為過甚”,揭示的是陰陽失調、物態反常的情狀。從卦形的組成看此卦作“*”,兩陰處頭尾過弱,四陽居中過盛,所以稱為“大過”。從上下卦的結構看,上卦兌三為澤,下卦巽(三)為木,大澤淹沒了樹木,也是“大為過甚”的象徵。卦中六爻分別說明置身“大過”之時的道理,其大體宗旨在於:上下兩陰爻必須取剛濟柔,中間四陽爻必須取柔濟剛。如此互濟,才能救“大過”之弊,成調和之功。此卦的《大象傳》提出要以“獨立不懼”的精神來救治“大過”。《論語·季氏》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將焉用彼相矣!”這似乎也足以借來啟示我們對拯治“大過”情狀的必要性的理解。
也許,我們對《大過》卦的象徵內涵還遠遠沒有參透。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立足的地球,自然生態嚴重失調的許多現象,不是十分類似於“大過”情狀嗎?甚至有不少日益加劇地威脅著人類生存的現象,較之“大過”,是否有過之而無不及呢?當代龐大工業源源不斷排出的濃煙、廢氣、污水,一天天侵襲人類生活的領域,同我們爭奪著有限的生存地盤。地下水源被無休止地汲取,地層石油被日復一日地抽出。我們幾曾想到,對地球索取過度,人類的明天將要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呢?人類為了讓大地永葆肥沃,不顧一切地對她全面灌輸人為的“營養”。於是,我們久違了蛙群歡樂的合唱,罕見到泥鰍活潑蹦跳的身姿。許多與我們長期共處的生命在悄悄地萎縮。據說,南極洲的企鵝體內,居然也發現了“六六六”粉的存在。地球上似乎已經容不下一塊可憐的淨土了。有識之士已經在極力呼籲人們關注引起嚴重惡果的“後工業化”問題。
《周易》是以象徵為特色的哲學。而人類面臨的是嚴峻的現實。對照《大過》卦喻示的象徵義理,我們是否意識到人類的環境污染、地球的生態失調,亟待我們全力奮起以拯治“大過”呢?
當然,本文所論《周易》對《文心雕龍》的影響,只是從劉勰直接運用《周易》說明文學理論這一點人手,尚未敘及劉氏對《周易》的間接發揮之處。而僅就文中所敘,已經較明確地揭示了《文心雕龍》所受到的《周易》的顯著影響。那么,這種影響,究竟因何而致呢?探其根源,不外有三:其一,《周易》作為一部古老的哲學著作,所體現的哲理意義,往往可以與文學理論相通互契,而文學理論的研討,往往也不能避免涉及哲學的範疇,因而劉勰援引《周易》內容為闡述《文心雕龍》服務,每見精當貼切,立意深邃。其二,兩漢之世,尊崇經學,遂使學者著書立說,往往引經以抒論。魏晉而後,老莊之學雖甚行,然《易》仍與《老》、《莊》並重,稱為“三玄”。劉勰在《文心雕龍》創作過程中,既繼承兩漢傳統,徵聖、宗經,有意於發揮群經之義,而其中對於“三玄”之一的《周易》的運用尤為突出,則亦時代學風使之而然。其三,就劉勰本人而論,他不但精於文學,固亦深研經學,於《周易》一書實曾探討,觀《論說》篇稱“……王弼之解《易》,要約明暢,可為式矣”,足見劉氏對王弼的《周易注》甚為讚許;而有此《易》學根基,則無怪乎劉勰好於援《易》以述文了。
此外,通過考察、辨析《周易》對《文心雕龍》的顯著影響,我們還體會到,這一考辨過程,不但對於深入理解《文心雕龍》這部古代文論巨著有一定作用,而且對分析《文心雕龍》與古代哲學的內在聯繫,並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代豐富的文學理論的民族特色問題,似亦不無裨益。
眾所周知,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無窮無盡的。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一前470左右)認為:一切都在變動中,像流水一樣,前水已不是後水,沒有人能在同一河流里插足兩次(《論自然》)。
以此對照人生的進取,我們也會時時感受到;無論何人,對任何一項事業的追求,均是沒有止境的。換言之,即使我們取得一時的成功,但在茫茫無邊的事業長河中,卻無法找到“成功”的終點。單一些淺顯的例子,如每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賽場上,凡奪得金牌者,可謂盛極一時,無疑堪稱人生輝煌成功之極至,但在下一回的賽事中,其人能否繼續保住金牌得主的應有水準?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哪怕是最佳運動員都無法作出明確承諾的。又如一個人在學業、商業、企業或仕途等方面的進取,也均一樣,決不可能有絕對成功之時。古人常有“皓首窮經”之說,今天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與此理允無二致。我們常聽到一些潛心治學的人深有感觸地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然而,恰恰是“無涯”之路,“未成功”的思想,在推動著有志進取的人們深明事物的變化之理,而不斷地從“零”開始,邁開永不停止的腳步。中國古代兵法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論,我認為,其間的哲理是很深厚的——所謂“死地”的象徵,于思想內涵上即是先設定自己的失敗、死亡、未成功或一切剛起始於零,當此之時,人的心態將處於絕無任何負擔、任何包袱的境界,其內在潛力和能量將被充分調動、挖掘出來,於是,進取的力度、奮鬥的氣勢必將十倍百倍地激增,“成功”也將在這種情態下被奇蹟般地創造出來了。倘能永葆這種“死地”、“失敗”、“未成功”、“零”的心態,則人生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勢必不可阻擋地接踵而至。
《周易》六十四卦,以《未濟》卦為終,似乎正蘊含著對“《易》者,總之,《未濟》卦的象徵意義,廣泛展示了事物的“完美”或“成功”只是相對的,“缺陷”“未成”卻是時時伴隨著前者而存在。清人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說道:“《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
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詩中流露出濃厚的失意煩惱情緒,對人生百事缺陷多於完美,遺憾多於如意,充滿了深沉的無可奈何的哀嘆;但全詩的內涵韻調所展示的如何化“闕陷”為完美,變“夕陽”成“朝日”的思想實質,則隱隱體現了人生應當從“未濟”中求得“可濟”的哲理。
在今天的生活中,無數的人都在走著進取的路。讀畢《未濟》卦,人們或許會產生一種鮮明的認識——不論事業的追求達到何種境界,我們腳下的路大概都不應該劃上句號吧?
九 君子制裁小人
一陰一陽之氣,充斥於大自然與人類社會。
有時,陰陽力量之間處於極度對立,必然導致兩者無法緩解的殊死“鬥爭”。於是出現不可避免的“制裁”與“反制裁”的非常景況。在這種特定情況下,陰陽概念也體現出特有的涵意:陽剛之氣便為正道、君子的象徵,陰柔之氣則為邪道、小人的象徵。
人類自古以來就制定了許多典章禮法,往往含有較大幅度的扶正壓邪、扶陽抑陰、扶君子抑小人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們仍要頒布名目繁多的法律,建立層層相關、疏而不漏的法院、檢察、公安、司法制度,其用意亦不外乎此——展示著陰與陽、正與邪、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難以迴避的矛盾與鬥爭。
《紅樓夢》第八十二回敘述了出自林黛玉之口的一句話:“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東風者,陽也;西風者,陰也。這雖是一位普通女子說出的家常諺語,卻包含了事物對立面的矛盾鬥爭無時或息、難以調和的哲理。
《周易》中的《央》卦,卦名“夾”字訓“決”,立義於“果斷”、“果決”、“決除”,正是從陰陽矛盾激化的角度,強調陽剛必須以“決斷”性的氣魄制裁陰柔,換言之,即“君子”應當清除“小人”,“小氣”應當壓倒“邪氣”。
大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組合,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往往是不平衡的,由此便產生了矛盾、對立和鬥爭。古已有之的“君子”與“小人”的概念也就逐漸明朗化、定格化,而在特定的陰陽矛盾激化的條件下,“君子”發起的制裁、決除“小人”的行動,遂被人們視為無可非議的正義之舉。
《央》卦所闡述的,就是陰陽力量之間決一勝負的問題。卦辭曰:“央,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意思是:“《央》卦象徵決斷,可以在君王法庭上公布小人的罪惡(予以制裁),並心懷誠信地號令眾人戒備危險;此時應當頒告政令於城邑上下,不利於興師出兵(用強力制裁),這樣就能利於有所前往。”
全文所述頗有層次,均站在“君子”的立場上,圍繞全卦的大義,喻示君子“決除”小人的三方面基本準則或要領:一是必須公正無私,宜於在“王庭”上公開宣判“小人”的罪惡;今天我們採取的開庭審判,讓有關人眾參與旁聽,即屬此理。二是必須諭人戒惕,即以孚誠之心號令眾人戒備“小人”造成的危害;今天我們於判決罪犯之後發行、張貼布告,懲前毖後,教育民眾,允合此旨。三是必須以德取勝,說明此時不利於濫用武力,而要通過頒告政令來宣揚美德,使人誠服;今天我們準許罪犯不服抗訴,最後以無可辯駁的證據將其制裁,亦深切此道。準此三端,則君子處“央”必能“利有攸往”,小人必被徹底制服,正氣必得以全面伸張。
《周易》的象徵體系中,往往以“陽”喻君子,以“陰”喻小人,此卦便是典型之例。我們今日仍然習慣把陽剛不阿、光明正大者奉為君子,把陰邪不軌、昏暗鄙惡者斥作小人,顯然也與這種早期的陰陽象徵有一定的聯帶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