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寒

唐代,在西域樂舞大量傳入內地的同時,一種叫“潑寒胡戲”,又叫“潑胡氣寒”的西域風俗性歌舞遊樂活動也傳了進來。這是源出於大秦國(東羅馬帝國)的習俗,後經絲綢之路傳到西域,又傳到內地。

同"潑寒胡戲"。
這種活動類似於至今仍流行於傣族地區的潑水節。不過“潑寒胡戲”是在十一月的寒冬季節進行。屆時,旗幟飄揚,鼓聲震天,人們穿著胡服騎著駿馬,有的戴著獸面,有的裸露著身體,相互潑水嬉戲,賓士追逐,喧噪喊叫,盡情歡樂,成群結隊跳著《渾脫》舞蹈,唱起《蘇莫遮》歌曲,真像是軍隊一樣的陣勢,簡直如戰爭一般的火爆,說是這樣能夠壓火去病。從唐武則天當政末年興起,到中宗時,已大為盛行,一時間上上下下都熱衷於此。唐玄宗即位之後,對這種比較粗放的外來風俗不大賞識,加之朝臣極力進諫,在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中旬,玄宗頒了“禁斷”此俗的詔書。這種在中原地區漸成蔓延之勢的民眾性潑水及歌舞遊樂活動,就逐漸絕跡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