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式地震預報(progressive type earthquake prediction):國際上關於地震預報原則上分兩類:一是遠期預測,預計某一地區幾十年可能遭受最高地震烈度,也稱烈度區劃,為工程建設的防震抗震服務;另一類是近期預測,預測何地、何時、可能遭受多大震級的地震,為及時作出防震準備和行動提供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漸進式地震預報
- 外文名:progressive type earthquake prediction
- 時間:20世紀60年代
- 分類:近期和遠期
20世紀60年代後期,國內外在地震預報的科研和實踐中,對地震孕育發生過程及相應預報階段的劃分開展了深入研究。中國大陸從1966年邢台7.2級強震至1976年松潘7.2級強震,前後共發生9次7級以上破壞性強震,由此推動了地震預報工作的全面發展,積累了寶貴的震例資料。1972年中國地震學家提出長期(十年至幾年)、中期(幾年至幾月))、短期(幾月至幾天)、臨震(幾天內)、震後(月內強餘震預報)的漸進式預報方案,取得共識後指導全國強震形勢預報至今,被日本地震學者稱之為中國式地震預報。1986年美國召開首次中期地震預報討論會時,我們發表了國際上利用地形變、實驗、理論、震例等不同資料劃分地震預報階段的對比表。根據漸進式預報方法,中國已先後對1975年海城7.3級等若干次強震作出不同程度的預報,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20餘年來總的預報水平,成功率還在25%左右徘徊。由於當前地震預報水平不高。中國則相對居於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