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為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大量民工修建漳河水庫。在1958年至1966年的工程施工期發生了多次事故,其中有四次重大事故死亡人數總計超過200人,死難者名單提供如下:
基本介紹
- 名稱:漳河烈士陵園
- 地點:荊門市漳河鎮觀音寺
- 時間:1958年
- 傷亡情況:大於200人
- 主要指揮官:湖北省荊州地區專屬
- 原行政區域:湖北省荊州地區荊門縣
- 現行政區域:湖北省荊門市
- 原地址名稱:荊門縣煙墩鎮
- 現地址改為:荊門市漳河鎮
- 參考資料:漳河水庫志
事件始末,雞公尖火災,觀音寺塌橋,三乾渠火災,腳手架倒塌,延伸閱讀,工程特色,遺留問題,歷史背景,後人緬懷,
事件始末
雞公尖火災
一:1958年12月13日雞公尖大壩公棚發生重大火災,死亡28人
趙輝吉 趙守興 蔡明陽 趙學德 劉來松 劉德仁 劉德丙 丁兆斌 王必雲 李友愷 吳光英(女) 趙守祥(女) 陳士珍(女) 葉文漢 劉光榮 蔡明海 趙學堂 趙學炎 劉光洪 劉光武 劉啟煥 劉成方 石慶壁 蔡忠興(女) 趙學秀(女) 劉祖秀 (女)李芝秀(女)
事故發生後,總指揮部及時派救濟款赴現場救濟慰問。荊門縣委等單位連夜送棉被450床,棉衣300套。總部按國家規定進行了撫恤,在工地召開了萬人追悼大會進行了公葬。建立了烈士陵園。
觀音寺塌橋
:1959年3月29日觀音寺工地塌橋溺水死亡159人
後港楊場
李永富 陳先炎 李祥坤 張成興 王澤俊 楊傳友 楊文德 楊行林 王昌丙 李傳華 殷官榮 殷青松 楊書言 王應才 李順清 黃興俊 吳學清 焦志林 張義才 王志高 鄭德滿 趙輝才 楊傳榮 張萬富 張先科 秦先林 胡慶達 唐新華 易大道 邵文遠 劉明生 王志華 蘇行之 伍學新 胡道香 胡緒年 張仙桃 李成之 張成輔 杜祖澤 占運祥 王宗興 劉德成 占井權 吳先金 張世艮 周厚堂 汪修聖 吳道甲 饒永江 杜祖榮 文升發 吳學富 郭洪春 張成學 餘思玉
後港丁崗
胡善炎 羅安富 李運兆 高占易 劉長春 劉良富 孟耀華 杜國喜 穆耀義 許同楷 鄒文國 王大德 卻錦星 李世香(女) 黃風培 蘆志秀(女) 王承才 王思秀(女) 李興友 何北青 張正安 王銀香(女) 楊顯聖 楊顯龍 全昌榮 黃風前 劉明金 高友清 鄭邦林 陳代科 李雲蘭 解正才
後港喬姆
陳嗣新 田盛玉 李永金 唐長發 童家昌 吳忠玉 徐德柱 松宏炎 郭洪生 唐冬金 張萬貴 杜開發 蔡志浩 李永前 張俗才 葉志勛 李成州 肖正才 文梅乾
後港毛李
鄧昌發 鄧香女耳(女) 余漢英(女) 余潤喜(女) 景菊女耳(女) 李書秀(女)朱愛珍(女) 孟祥珍(女) 馬芝秀(女) 杜俊秀(女) 殷道秀(女) 王正英(女) 楊宜秀(女) 范桂香(女) 鄧志丙 范全國 范冬女耳(女)
袁集掇刀
鄭安啟 劉樹德 蘇嗣常 李朝丙 劉兆貴 何寶山 嚴昌發 張必炎
袁集煙墩
李邦英 田順祥 廖邦明 高向榮 付定海 孫耀良 鐘先華 付正南 陳世德 陳文煊 陳蘊文
袁集卻集
毛耀華 劉尚友 楊中靜 李升鳳(女) 李家雲 劉傳富 劉明星 胡繼洪 胡緒全 楊廷全
袁集馮店
何右亮 杜祖要 江先明 袁志齊 夏國春 胡光興
事件發生後省地負責人張體學漆少川梁久讓饒民太等趕赴現場進行善後處理工地撥款20萬元作撫恤安葬和受傷者醫療費用。4月1日工地舉行萬人追悼大會進行了公葬,建立了烈士陵園。
三乾渠火災
1960年2月14日三乾渠掇刀石工地發生重大火災,燒毀公棚61間死亡14人重傷2人輕傷10人事故發生後總指揮部和荊門縣委主要領導及時趕到現場,進行善後處理死者全部在工地安葬,對其家屬按國家規定進行撫恤。(均屬沈集區人。因為資料缺失,死者名單未錄)
腳手架倒塌
1965年3月23日溢洪道腳手架倒塌死亡3人
李樹棟 許明倍 劉本雲
事故發生後總部黨委主要領導帶領機關幹部當即趕往工地,全力組織搶救,荊門地委,專屬慰問團對受傷職工和死者家屬進行了慰問,指揮部召開追悼大會,將死難職工李樹棟安葬在水庫烈士陵園,民工許明倍劉本雲(均為五里人)送後方安葬,並按國家規定對其家屬進行撫恤。
(以上內容參考1991年12月版《漳河水庫志》)
延伸閱讀
工程特色
漳河水利工程在上世紀58年開工。至66年基本建成受益,歷經8年,幾乎完全依靠人力,肩挑和手抬,少有機器和牛馬。最高檔的設備是木輪板車,和絞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工程,而觀音寺大壩也不愧為亞洲第一人工土壩。
遺留問題
但是關於烈士陵園還有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至今已有60年歷史。
漳河工程建設遇難者埋葬在烈士陵園,卻沒有烈士證明。其家屬還沒有申請到烈屬證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烈士褒揚條例,
第二條:
我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稱為革命烈士,其家屬稱為革命烈士家屬。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烈士陵園安葬烈士之外的骨灰或者遺體。這算從行動上默認的遇難者烈士的屬性。在官方網站上也明確稱呼為革命先烈。而在《漳河水庫志》中稱之為因公犧牲。
有外部人員修繕,瞻仰,紀念烈士,官方稱這些死難者為烈士。
但死難者家屬申請烈士證明卻因“地區改制”“沒有許可權”“不符合烈士評定標準,不能評為烈士”這未免表里不一,匪夷所思!
歷史背景
漳河水利工程,在上世紀60年代,是做為戰略工程來建設的,絕不僅僅是水利工程。包括605研究所,xxx局,熱電廠,煉油廠,化工廠,火車站等,是作為大後方,具有戰略目地的。只是後來形式變化,才演變為一個純粹的水利工程。如果沒有這些建設,荊門可能只是一個小縣城。農業,工業,飲水,漁業......漳河水利工程給周邊人民帶來的好處,絕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漳河水利工程的無論是規模,質量等方面,基本是絕無僅有的,一直到現在,還能用肉眼看到當年人工夯土的痕跡,一層一層,就像台階一樣。
後人緬懷
所以說,前人挖井,後人吃水。雖然現在不用人力大搞建設了,也不能忘了當年建設者付出的血汗和艱辛。為漳河死建設和難者正名,已刻不容緩,因為他們的後人都六七十歲,有些已經作古了。不要讓人都死完來才想起這么重要的事情。就像當年的抗日老兵一樣。